近日,北京产权交易所一则关于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宝盈基金”)股权转让的挂牌信息,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北京产权交易所网站显示,宝盈基金股东——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拟转让宝盈基金25%的股权,转让价格面议,挂牌日期从2024年6月13日至2024年7月10日。

若此次股权转让成功,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将完全退出宝盈基金股东行列。

“清仓式”减持

天眼查显示,宝盈基金为信托系基金公司,共有中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铁信托”)和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两位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75%、25%。

6月13日起,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所持的宝盈基金25%股权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挂牌日期截至7月10日。

若此次股权转让成功,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将完全退出宝盈基金股东行列。

目前,宝盈基金的上述股权转让还处于挂牌期,其最终价格和接盘方尚未可知。

此前,宝盈基金股权经过多次变更,还因股东代持问题被证监会停发新基3年。

2010年,宝盈基金被查出大股东中铁信托委托成都工业投资集团代持26%的股权长达6年从未披露,违反彼时内资基金公司大股东持股不得超过49%的规定。宝盈基金也因此自2010年2月发行宝盈中证100指数基金后,被证监会暂停发行新基金长达3年。

直至2013年,宝盈基金股东代持问题才最终解决。中国证监会在2013年核准了宝盈基金的股权变更,成都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宝盈基金26%股权变更至中铁信托名下,使得中铁信托的持股比例增至75%。

“实际上,近年来基金公司股权变更已经常态化,收购中小基金公司股权进入基金市场成为资方的重要渠道之一。”中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驰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如果是中小股东的股权变更,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如果是大股东或者是控制权的变更,对于基金公司在经营模式、管理理念、发展战略等方面会产生较大影响。

徐驰认为,通过引进外部资金和股东,在增强自身资金实力的同时可以优化治理结构、引入外部的管理理念,以此完善基金公司的管理经营模式。

半数产品“告负”

公开资料显示,宝盈基金于2001年5月成立,注册资本为1亿元。

股权转让挂牌信息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宝盈基金综合资产管理规模1378.21亿元,其中,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673.32亿元,专户资产管理规模695.94亿元。子公司中铁宝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资产管理规模8.95亿元。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宝盈基金共管理63只基金,资产净值合计716.59亿元,非货币型基金资产净值合计474.19亿元。

从产品结构来看,宝盈基金债券型基金规模占比最大。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该公司债券型基金占比37%,货币型基金占比33.83%,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分别占比23.65%、5.23%。

从近十年的新发基金情况来看,宝盈基金自2020年发行规模达到高峰187.85亿元后,便开始下滑。2022年为宝盈基金发行低谷,新发了8只基金,总规模仅有14.5亿元。2023年开始,发行稍有回暖。截至6月13日,2024年宝盈基金年内发行4只基金,总规模45.36亿元。

从宝盈近一年的产品业绩表现来看,分化较为明显。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3日,宝盈基金旗下有可比数据的108只基金中(A/C份额分开计算),近一年有54只是负收益,占比五成。

具体来看,截至6月13日,近一年宝盈互联网沪港深混合、宝盈新锐混合、宝盈优质成长混合等多只基金净值下跌均超过30%。

此外,宝盈核心优势混合、宝盈鸿利收益混合、宝盈先进制造混合在近一年基金净值下跌超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