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财经九号
作者 | 跳跳

前些天,作者发布了一篇邯郸银行稿件(邯郸银行:查询年报先交个人信息、踩雷恒大多次诉讼,不良贷款率居城商行前列),发现通过其官方网站查询银行年度报告需要先登记个人的姓名、联系方式、职业和工作单位等信息,该系统还会在后台对信息进行验证(如对查询人的姓名与实名注册的手机号进行关联验证),如果姓名与手机号不匹配则会跳出提示,显示信息不正确。

好家伙,不知道的还以为要做什么,我到银行去存个钱取个钱都没收集这么多个人信息!

不过不查不要紧,一查我发现河北省多家城商行都采用了这套系统,要查银行年报,你得先提交个人信息。

年报信息背后又隐藏了什么呢?河北的多家城商行怎么就如此默契达成了一致?这种操作在全国来说都是独一份吧。

在正式行文前,作者还是要表扬一下,河北省11家城商行中,仅有河北银行、唐山银行和承德银行在信息披露方面是做的比较好的,作者选取的三个标准:一是年报能够公开方便查询,二是正常披露关联交易信息,三是定期披露监管资本信息也即第三支柱信息。这个要求已经是银行信息披露最基本的几项了。

但是其他8家城商行,连这三项最基本的法定信息披露都做不到,做这不禁想问,河北省的银行监管部门,你们是没看到还是睡着了?

1

多家银行年报查询“加锁”,要么无法正常加载

除了前文所述的邯郸银行查询年报信息需要提交个人信息之外,还有沧州银行,同样也要先填写个人信息进行提交,只不过需要提交的内容仅仅是姓名和手机号。

保定银行和廊坊银行需要提交的个人信息,跟邯郸银行基本一样,都要姓名、职业、工作单位、手机号等,同样也需要进行后台验证,这三家银行年报查询的验证页面不能说一模一样么,只能说完全一致了。

剩下的几家银行,邢台银行、张家口银行、秦皇岛银行、衡水银行,虽然在公司官网有年报披露栏目,比如2023年年度报告,但是点击后显示无法加载。

起初作者以为是浏览器缘故,从谷歌、IE换到360,均跳出无法加载的页面,即便更换网络环境、换电脑等操作都无法加载上述几家银行的2023年度年报信息。

凭借作者在500强企业曾主持过信息化建设的经验,这大概率是遇到访问授权限制了啊!换言之,要想正常加载银行年报,需要在特定网络环境下,比如企业内网,如果外网的话,需要对电脑进行加域操作,才能访问有关的企业信息。也就是说上述几家银行将公司的年度报告视作企业内部信息,只有特定授权的对象才能查询,至于社会公众想查询,你想干什么?

否则,除了上述的情况,无法解释始终下载不了上述四家银行年报的情况。感兴趣的读者也可以登录上述四家银行官网进行年报查询看看。

要知道,银行的年报信息是属于法定公开披露的信息,什么叫法定公开,我相信很多人都能理解,为什么河北省的多家城商行,如邯郸银行、沧州银行、保定银行、廊坊银行,要对查询人进行个人信息登记呢?

至于邢台、张家口、秦皇岛、衡水等四家城商行年报不能正常加载一事,即便不是背后的网络授权限制原因,也必然是有信披瑕疵的,毕竟同一浏览器和网络环境下,除了年报无法下载,其他信息可以正常点击阅览,你怎么解释?

根据原中国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规定:“商业银行应将年度报告置放在商业银行的主要营业场所,并按银监会相关规定及时登载于互联网网络,确保公众能方便地查阅。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鼓励商业银行通过媒体向公众披露年度报告的主要信息。”

请注意,确保公众能方便查阅,而非设置门槛,这一管理办法作为银行业的监管规定目前仍然有效,河北的这些城商行是要和监管条款对着干啊!

至于这些银行对查询人进行信息验证涉及到的个人信息的收集和后台验证是否合理问题,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六条的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应当与处理目的直接相关,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银行的年度报告本来就是法定需要公开的信息,这些城商行却在法律规定之外加了查询门槛不说,还要收集和验证查询人的多项个人信息,这些个人信息与银行的业务相关吗?银行收集这些个人信息适用于什么明确、合理的目的呢?

作者就上述情况,将向河北省金融监管部门书面投诉和反馈,期待一个合理的解释。

2

省内城商行不良贷款率普高

河北省多家城商行年报信息查询出现异常的背后,是河北省内城商行不良贷款率的集体高企。

根据企业预警通统计的全国100多家城市商业银行数据显示,河北省有7家城商行的不良率能排进全国前50名。其中保定银行、邢台银行,邯郸银行的不良率全国城商行的前20名。

据统计,河北全省11家城商行,除了衡水银行无法查询到数据之外,其余10家中,截至2023年9月底,廊坊银行的不良率曾高达2.59%(该行发行2024年同业存单计划披露的数据),业内已经是相当高了。但不知如何在短短3个月内将不良率下降0.55个点至2.04%的。

2023年全年度的不良贷款率,高于1.7%的城商行,有8家,分别是廊坊银行、保定银行、、邢台银行、邯郸银行、张家口银行、秦皇岛银行、沧州银行。

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为1.62%,全国商业银行的平均不良贷款率仅为1.59%。

相比较而言,河北省内的城商行不良贷款率绝大多数都高于全国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全国的城市商业银行不良率超过2%的也是为数不多,而河北省就高达5家,可以说省内城商行整体的不良率之高,也是领先全国水平了。

那么河北省的城商行为和不良率如此之高呢?这背后的原因因为无法查阅各家银行完整的年度报表,不好妄下判断。

但这对于河北省的整个城商行领域,恐怕都是一个不太好的信号。

3

信息披露普遍不规范

除了年报信息难以查询,银行不良率高企之外,河北城商行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信息披露的不规范。

作者通过查询11家城商行的官网,除了上文提到的河北银行、唐山银行、承德银行的几类信息披露均正常。邢台银行、邯郸银行、秦皇岛银行等3家银行除了年报加锁或无法正常打开查询之外,关联交易均是及时信披,第三支柱信息(监管资本信息)也是按照监管要求每季度披露;

而其他的银行简直就不把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放在眼里了。

比如,张家口银行,除了披露关联交易外,年报无法正常加载,第三支柱信息(监管资本信息)并无官网披露。

保定银行除了关联交易及时披露外,年报无法正常下载,监管资本信息最近的只披露到2023年三季度,四季度和今年1季度的监管资本信息并无披露。

沧州银行的监管资本信息披露也只截止到去年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的监管资本信息同样没有披露。

廊坊银行则是在“我行公告”和“财报信息”栏目中均未查询到2023年各个季度的监管资本信息披露,仅在今年4月底公布了2024年1季度的监管资本信息。

衡水银行同样没有在官网的公告中查询到2023年以来各个季度的监管资本信息披露。

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第一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商业银行应通过公开渠道,以简明清晰、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披露第三支柱相关信息,确保信息披露的集中性、可获得性和公开性。

该办法的第一百八十二条同时还规定“商业银行未按本办法规定提供监管资本报表或报告、未按规定进行信息披露或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报表和统计报告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相关规定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或情节严重的,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好了,问题我都已经梳理好了,接下来就交给监管部门按图索骥吧。

河北省的城商行信息披露的合规问题,该好好整治一下了。

(免责声明:本文数据及信息均来自各家银行官网、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企业预警通等公开信息,数据或信息如有遗漏,欢迎更正,并以公司最终披露为准。未经授权,本文禁止转载、抄袭或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