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赢在顶底

  • 3893粉丝
  • 35.4万获赞
编号:A0790****

简介:善于捕捉底部热门行业龙头。对波段爆发逻辑有深刻的研究,拥有一套“抄底”、“逃顶”秘诀。

  • 动态
  • 观点
  • 文章
赢在顶底 10-13 23:10
新学员必读!

查看更多内容请移步至云掌财经APP

所属分组:默认分组
赢在顶底 08:58
覆盖全工况 聚变能量导出关键技术获重大突破---------据报道,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在磁约束核聚变能量导出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自主设计并建成了用于聚变能量导出研究的工程性液态金属和氦气工质热工研究台架,并已全面投入运行。这标志着我国构建起覆盖聚变堆全工况、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液态金属与氦冷技术研究体系,为未来聚变堆的工程化应用奠定了关键实验基础。点评:能量导出热工实验台架的全面建成,是我国在核聚变关键设备与技术自主化能力上的重要体现。该成果显著提升了我国在液态包层和氦冷系统领域的工程验证能力与技术储备,表明我国已系统掌握包括主风机、高效换热器等在内的氦冷系统设计、制造与集成核心技术。这一进展将有力支撑我国聚变实验堆的后续建设,推动ITER计划顺利实施,为人类最终实现聚变能源梦想奠定坚实的工程与技术基础。A股相关概念股有中国核电(sh601985) 、久盛电气(sz301082)等。提升话语权 我国首个载人航天领域国际标准注册立项---------据报道,近日,由全国载人航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提出的国际标准项目ISO/NP14620-5《航天系统一安全性要求一第5部分:载人航天器》,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注册立项。这是我国载人航天领域首个成功立项的国际标准,也是该领域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首次突破,为促进载人航天飞行安全提供了“中国方案”,将进一步提升我国载人航天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点评:载人航天市场正从“试验性探索”迈向“规模化运营”的关键转折期,随着技术不断突破、成本持续下降和政策环境优化,未来十年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特别是商业航天企业的崛起,正在重塑全球航天产业格局。我国已形成“国家队+民营企业”协同发展格局,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主导核心运载火箭与载人飞船研制,民营企业如星际荣耀、蓝箭航天等聚焦可重复使用动力系统与商业载荷集成领域。预计2025年全球载人航天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到2030年有望达到5000亿元级别,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5%-30%之间。A股相关概念股有烽火电子(sz000561) 、航天科技(sz000901)等。AI存储需求激发替代效应 供应商加速转进大容量SSD---------据报道,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调查,AI推理(AI Inference)应用快速推升实时存取、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需求,促使机械硬盘(HDD)与固态硬盘(SSD)供应商积极扩大供给大容量存储产品。由于HDD市场正面临巨大供应缺口,激励NAND Flash业者加速技术转进,投入122TB、甚至245TB等超大容量Nearline(近线) SSD的生产,原先对未来需求不确定的状况获得缓解。点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智能手机、智能眼镜等产品的发展,带动了存储器市场需求,部分产品供不应求。我国存储行业正凭借技术突破与产品迭代,进入海内外一线手机、个人电脑以及服务器品牌的供应链体系,国产存储的产业化与市场化进程迈入全新阶段。A股相关概念股有佰维存储(sh688525)、同有科技(sz300302) 等。中国工业机器人存量居全球首位关注潜在政策催化——————10月1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与此同时,中国机器人正在汽车、电子、金属机械、家庭服务、医疗教育等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十四五”期间,科技部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在人形机器人方面,整机技术实现突破,多模态感知、大脑-小脑模型等关键技术取得进展,促进了与具身智能的深度融合,正在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电力巡检等场景加速落地应用,为未来万亿级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国内机器人行业尚未出现领头羊,产业仍需政策引导,后续可关注潜在的政策催化。中大力德(sz002896) 的RV减速器、谐波减速器可应用于六轴机器人、协作机器人上,主要用于工业机器人的关节部位。万向钱潮(sz000559)已将机器人业务确立为继轴承与汽车底盘系统之后的第三大战略业务板块。(特别声明:仅供参考,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赢在顶底 昨天 08:04
核聚变关键部件迎突破 项目招标加快推进——————10月13日上午,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夸父"(CRAFT)取得重要进展--偏滤器原型部件顺利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测试结果显示,该部件稳态热负荷能力达到20兆瓦/平方米,靶板面向等离子体表面邻接误差小于1毫米,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的国际尺寸最大、热负荷最高的偏滤器原型部件研制成功。偏滤器作为聚变堆堆芯稳态运行的关键部件,承担排出聚变产物和热量,控制杂质等重要功能,服役环境极为复杂和严苛。研究人员表示,该部件的成功研制标志着我国偏滤器研发已实现自主可控,为未来中国聚变堆偏滤器的工程应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另外,2025世界聚变能源集团第2次部长级会议暨国际原子能机构第30届聚变能大会,将于10月14日至18日在成都举办,旨在推动全球聚变能领域交流合作。可控核聚变已成为全球主要国家未来能源战略布局的重点方向,在海外头部经济体的政策持续加码下,我国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共同引领可控核聚变行业发展建设提速。BEST核聚变项目招标加速推进,资本开支有望提速,高温超导、第一壁材料、低温系统、热交换器、真空室等一系列材料和零部件市场,有望迎来发展机遇。爱科赛博(sh688719) 主营精密测试电源和电能质量控制设备等产品,磁体电源,涉及快控、校正及RMP等电源产品受益于核聚变产业发展。安泰科技(sz000969) 研发生产的偏滤器全钨复合部件、第一壁组件等产品,已成功应用于我国“人造太阳"EAST大科学工程装置、CRAFT(夸父)、中国聚变工程 CFETR和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存储行业供需偏紧涨价有望持续——————据媒体报道,存储模组大厂威刚董事长陈立白表示,此前三大原厂决定停产DDR4,并已拆除相关旧设备,市场供应缺口将持续扩大,产品价格涨幅也将是存储行业之最,其次为DDR5。另外,NAND闪存在云厂商的刚性需求驱动下,缺货将延续到明年上半年;硬盘缺货情况也将越来越严重。他指出,此前韩国厂商在放长假,预计将于近期宣布新品价格,合约价格或将上涨20%-30%。研究机构认为,自9月以来,闪迪、美光、三星等海外存储原厂相继宣布涨价,且涨价幅度多超市场预期。Al大模型推理应用呈快速增长态势,以AI眼镜为代表的AI新兴终端需求快速增长,均带来新增存储市场需求。供需共振推动存储周期向上,国内存储产业链经营情况有望改善。深科技(sz000021) 主营HDD代工等业务,转型存储封测取得积极突破,超薄存储芯片PoPt封装技术实现量产,16层堆叠技术和uMCPSiP封装技术具备量产能力。兆易创新(sh603986) 主营存储芯片设计业务,市场份额位居行业前列。碘离子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性能和安全性双提升---------据报道,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黄学杰团队联合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机构,通过在硫化物电解质中引入碘离子,成功解决了全固态金属锂电池中固-固界面接触不良的世界性难题。这项技术突破的关键在于,电池工作时,电场驱动碘离子迁移至电极界面,形成“富碘层”,像“智能胶水”般主动吸附锂离子,填补所有缝隙,实现零外部压力下的紧密贴合;原型电池在1.25mA/cm²电流密度下循环2400次后容量保持率仍达90.7%,远超行业标杆;碘离子固态电池有望实现超过500Wh/kg的电池能量密度,使电动车续航提升至少两倍,同时彻底消除液态电解液泄漏风险,安全性跃升。点评: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核心方向,凭借高能量密度、本质安全性和超长循环寿命(8000-10000次),正加速替代传统锂离子电池。全球头部企业普遍规划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规模量产,2030年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其中,中国凭借政策支持、技术储备和产业链优势,有望占据全球40%市场份额。权威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614.1GWh,渗透率突破10%,市场规模超2500亿元。中国作为最大单一市场,届时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163亿元,复合增长率达42%。A股相关概念股有当升科技(sz300073) 、博苑股份(sz301617) 等。中国“夸父”又有新跨越 成功打造聚变堆“盾牌”---------据报道,10月13日,我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夸父”(CRAFT)项目取得重要突破,其偏滤器原型部件顺利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测试结果显示,该部件稳态热负荷能力达到20兆瓦/平方米,靶板面向等离子体表面邻接误差小于1毫米,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的国际尺寸最大、热负荷最高的偏滤器原型部件研制成功。点评:聚变堆偏滤器是磁约束核聚变装置的核心部件,承担排出氦灰、控制杂质及导出热量的关键功能,其技术突破对实现聚变能商业化至关重要。偏滤器的制造极其复杂,堪称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整整108道工序,我国通过热等静压、钎焊及爆炸焊等工艺路线,已实现钾钨、弥散强化铜和低活化钢等核心材料的国产化,摆脱了对进口材料的依赖‌,成为全球首个批量生产钨铜偏滤器的国家。A股相关概念股有楚江新材(sz002171) 、弘讯科技(sh603015)等。一秒充一公里 我国建成世界上最大充电设施网络---------据报道,我国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服务车型最广、覆盖面积最大的充电设施网络。2025年8月底,全国充电设施数量已达1734.8万个,也就是每5辆车就有2个充电桩。高速公路建成充电设施超4万个,是五年前的5倍。此外,97%的县城以及80%的乡镇配建了公共充电设施。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已达到3.7万台。一秒充一公里成为现实,慢充智能化技术得到广泛推广,预约充电、充低谷电已经成为车主充电的习惯。A股相关概念股有中恒电气(sz002364) 、华自科技(sz300490) 等。(特别声明:仅供参考,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赢在顶底 08:58
覆盖全工况 聚变能量导出关键技术获重大突破---------据报道,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在磁约束核聚变能量导出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自主设计并建成了用于聚变能量导出研究的工程性液态金属和氦气工质热工研究台架,并已全面投入运行。这标志着我国构建起覆盖聚变堆全工况、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液态金属与氦冷技术研究体系,为未来聚变堆的工程化应用奠定了关键实验基础。点评:能量导出热工实验台架的全面建成,是我国在核聚变关键设备与技术自主化能力上的重要体现。该成果显著提升了我国在液态包层和氦冷系统领域的工程验证能力与技术储备,表明我国已系统掌握包括主风机、高效换热器等在内的氦冷系统设计、制造与集成核心技术。这一进展将有力支撑我国聚变实验堆的后续建设,推动ITER计划顺利实施,为人类最终实现聚变能源梦想奠定坚实的工程与技术基础。A股相关概念股有中国核电(sh601985) 、久盛电气(sz301082)等。提升话语权 我国首个载人航天领域国际标准注册立项---------据报道,近日,由全国载人航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提出的国际标准项目ISO/NP14620-5《航天系统一安全性要求一第5部分:载人航天器》,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注册立项。这是我国载人航天领域首个成功立项的国际标准,也是该领域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首次突破,为促进载人航天飞行安全提供了“中国方案”,将进一步提升我国载人航天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点评:载人航天市场正从“试验性探索”迈向“规模化运营”的关键转折期,随着技术不断突破、成本持续下降和政策环境优化,未来十年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特别是商业航天企业的崛起,正在重塑全球航天产业格局。我国已形成“国家队+民营企业”协同发展格局,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主导核心运载火箭与载人飞船研制,民营企业如星际荣耀、蓝箭航天等聚焦可重复使用动力系统与商业载荷集成领域。预计2025年全球载人航天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到2030年有望达到5000亿元级别,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5%-30%之间。A股相关概念股有烽火电子(sz000561) 、航天科技(sz000901)等。AI存储需求激发替代效应 供应商加速转进大容量SSD---------据报道,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调查,AI推理(AI Inference)应用快速推升实时存取、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需求,促使机械硬盘(HDD)与固态硬盘(SSD)供应商积极扩大供给大容量存储产品。由于HDD市场正面临巨大供应缺口,激励NAND Flash业者加速技术转进,投入122TB、甚至245TB等超大容量Nearline(近线) SSD的生产,原先对未来需求不确定的状况获得缓解。点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智能手机、智能眼镜等产品的发展,带动了存储器市场需求,部分产品供不应求。我国存储行业正凭借技术突破与产品迭代,进入海内外一线手机、个人电脑以及服务器品牌的供应链体系,国产存储的产业化与市场化进程迈入全新阶段。A股相关概念股有佰维存储(sh688525)、同有科技(sz300302) 等。中国工业机器人存量居全球首位关注潜在政策催化——————10月1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与此同时,中国机器人正在汽车、电子、金属机械、家庭服务、医疗教育等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十四五”期间,科技部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在人形机器人方面,整机技术实现突破,多模态感知、大脑-小脑模型等关键技术取得进展,促进了与具身智能的深度融合,正在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电力巡检等场景加速落地应用,为未来万亿级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国内机器人行业尚未出现领头羊,产业仍需政策引导,后续可关注潜在的政策催化。中大力德(sz002896) 的RV减速器、谐波减速器可应用于六轴机器人、协作机器人上,主要用于工业机器人的关节部位。万向钱潮(sz000559)已将机器人业务确立为继轴承与汽车底盘系统之后的第三大战略业务板块。(特别声明:仅供参考,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赢在顶底 昨天 08:04
核聚变关键部件迎突破 项目招标加快推进——————10月13日上午,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夸父"(CRAFT)取得重要进展--偏滤器原型部件顺利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测试结果显示,该部件稳态热负荷能力达到20兆瓦/平方米,靶板面向等离子体表面邻接误差小于1毫米,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的国际尺寸最大、热负荷最高的偏滤器原型部件研制成功。偏滤器作为聚变堆堆芯稳态运行的关键部件,承担排出聚变产物和热量,控制杂质等重要功能,服役环境极为复杂和严苛。研究人员表示,该部件的成功研制标志着我国偏滤器研发已实现自主可控,为未来中国聚变堆偏滤器的工程应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另外,2025世界聚变能源集团第2次部长级会议暨国际原子能机构第30届聚变能大会,将于10月14日至18日在成都举办,旨在推动全球聚变能领域交流合作。可控核聚变已成为全球主要国家未来能源战略布局的重点方向,在海外头部经济体的政策持续加码下,我国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共同引领可控核聚变行业发展建设提速。BEST核聚变项目招标加速推进,资本开支有望提速,高温超导、第一壁材料、低温系统、热交换器、真空室等一系列材料和零部件市场,有望迎来发展机遇。爱科赛博(sh688719) 主营精密测试电源和电能质量控制设备等产品,磁体电源,涉及快控、校正及RMP等电源产品受益于核聚变产业发展。安泰科技(sz000969) 研发生产的偏滤器全钨复合部件、第一壁组件等产品,已成功应用于我国“人造太阳"EAST大科学工程装置、CRAFT(夸父)、中国聚变工程 CFETR和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存储行业供需偏紧涨价有望持续——————据媒体报道,存储模组大厂威刚董事长陈立白表示,此前三大原厂决定停产DDR4,并已拆除相关旧设备,市场供应缺口将持续扩大,产品价格涨幅也将是存储行业之最,其次为DDR5。另外,NAND闪存在云厂商的刚性需求驱动下,缺货将延续到明年上半年;硬盘缺货情况也将越来越严重。他指出,此前韩国厂商在放长假,预计将于近期宣布新品价格,合约价格或将上涨20%-30%。研究机构认为,自9月以来,闪迪、美光、三星等海外存储原厂相继宣布涨价,且涨价幅度多超市场预期。Al大模型推理应用呈快速增长态势,以AI眼镜为代表的AI新兴终端需求快速增长,均带来新增存储市场需求。供需共振推动存储周期向上,国内存储产业链经营情况有望改善。深科技(sz000021) 主营HDD代工等业务,转型存储封测取得积极突破,超薄存储芯片PoPt封装技术实现量产,16层堆叠技术和uMCPSiP封装技术具备量产能力。兆易创新(sh603986) 主营存储芯片设计业务,市场份额位居行业前列。碘离子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性能和安全性双提升---------据报道,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黄学杰团队联合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机构,通过在硫化物电解质中引入碘离子,成功解决了全固态金属锂电池中固-固界面接触不良的世界性难题。这项技术突破的关键在于,电池工作时,电场驱动碘离子迁移至电极界面,形成“富碘层”,像“智能胶水”般主动吸附锂离子,填补所有缝隙,实现零外部压力下的紧密贴合;原型电池在1.25mA/cm²电流密度下循环2400次后容量保持率仍达90.7%,远超行业标杆;碘离子固态电池有望实现超过500Wh/kg的电池能量密度,使电动车续航提升至少两倍,同时彻底消除液态电解液泄漏风险,安全性跃升。点评: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核心方向,凭借高能量密度、本质安全性和超长循环寿命(8000-10000次),正加速替代传统锂离子电池。全球头部企业普遍规划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规模量产,2030年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其中,中国凭借政策支持、技术储备和产业链优势,有望占据全球40%市场份额。权威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614.1GWh,渗透率突破10%,市场规模超2500亿元。中国作为最大单一市场,届时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163亿元,复合增长率达42%。A股相关概念股有当升科技(sz300073) 、博苑股份(sz301617) 等。中国“夸父”又有新跨越 成功打造聚变堆“盾牌”---------据报道,10月13日,我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夸父”(CRAFT)项目取得重要突破,其偏滤器原型部件顺利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测试结果显示,该部件稳态热负荷能力达到20兆瓦/平方米,靶板面向等离子体表面邻接误差小于1毫米,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的国际尺寸最大、热负荷最高的偏滤器原型部件研制成功。点评:聚变堆偏滤器是磁约束核聚变装置的核心部件,承担排出氦灰、控制杂质及导出热量的关键功能,其技术突破对实现聚变能商业化至关重要。偏滤器的制造极其复杂,堪称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整整108道工序,我国通过热等静压、钎焊及爆炸焊等工艺路线,已实现钾钨、弥散强化铜和低活化钢等核心材料的国产化,摆脱了对进口材料的依赖‌,成为全球首个批量生产钨铜偏滤器的国家。A股相关概念股有楚江新材(sz002171) 、弘讯科技(sh603015)等。一秒充一公里 我国建成世界上最大充电设施网络---------据报道,我国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服务车型最广、覆盖面积最大的充电设施网络。2025年8月底,全国充电设施数量已达1734.8万个,也就是每5辆车就有2个充电桩。高速公路建成充电设施超4万个,是五年前的5倍。此外,97%的县城以及80%的乡镇配建了公共充电设施。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已达到3.7万台。一秒充一公里成为现实,慢充智能化技术得到广泛推广,预约充电、充低谷电已经成为车主充电的习惯。A股相关概念股有中恒电气(sz002364) 、华自科技(sz300490) 等。(特别声明:仅供参考,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赢在顶底 10-10 09:01
我国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加码 稀土价格中枢有望持续上移——————10月9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布对部分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本公告自2025年11月8日起正式实施。同日发布的2025年第56号和62号公告,分别对部分稀土设备和原辅料相关物项、稀土技术实施出口管制。2024年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68.57%、储量占比39.21%,供应主导地位明显,全球市场对中国稀土依赖高。今年4月,我国对部分稀土产品实施了出口管制,海外中重稀土价格大幅上涨,国内外价差快速拉大。本次出口管制政策明显加码,将稀土出口管制环节扩大到海外转口和技术转移,海外企业即便获得矿石,也将面临冶炼分离技术和含有中国成分的中间品的获取难题,有助于巩固中国在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进而强化稀土的全球定价权。可关注拥有稀土矿端资源的企业,比如中国稀土(sz000831) 、广晟有色(sh600259) 等。小鹏汽车将宣布在物理AI领域“重大突破” 商业化提速驱动下核心公司持续受益——————据报道,小鹏汽车将于今年的AI科技日上宣布在物理AI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小鹏世界基座模型对世界进行推演能力上取得关键进展。小鹏AI团队已投入物理世界AI基座模型研发一年多时间,从底层的AIInfra开始重构其物理AI领域的方法论,正在研发的基座模型使用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模型数据量,是国内最领先的物理AI大模型。此举将是攻克大规模L4的关键一步,可以快速将图灵AI智驾部署到全球其他国家,也可以将技术复用到AI汽车、AI机器人上,利好其打造“AI+出行”生态。物理AI旨在让AI理解物理世界,其核心是对摩擦力、惯性、因果关系、物体“永久性”及三维世界的理解,被视为推动机器人发展的关键。英伟达此前发布的Omniverse+Cosmos可生成物理AI数据,应用于智驾及机器人领域,目前已完成工业物理AI实践,为端侧模型训练提供重要支撑。目前物理AI已从概念到落地阶段,现在已经有项目实际应用。随着英伟达、小鹏等科技公司的持续推进,物理AI商业化进程加快,场景落地成效显现,可关注布局具备核心壁垒及取得进展的优质公司。赛意信息(sz300687) 公司与逗号科技合作,从实物互联网(PI)切入,实时数据流打通物流物理节点,以AI为物理世界的货品移动提供最优化方案,奠定后续人机协作机器人基础。索辰科技(sh688507) 发布具身智能虚拟训练方案(对标NvidiaIsaacSim),低空三维地图应用(实时监管导航等),物理学底层积累深厚。(特别声明:仅供参考,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赢在顶底 10-10 07:44
颠覆传统存储架构 全球首颗二维硅基芯片研发成功---------据报道,‌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将二维超快闪存器件“破晓(PoX)”与成熟硅基CMOS工艺深度融合,率先研发出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芯片。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期刊,被视为中国集成电路领域的“源技术”,有望颠覆传统存储架构并推动AI时代数据存储升级。今年4月,该团队提出“破晓”二维闪存原型器件,实现了400皮秒超高速非易失存储,是迄今最快的半导体电荷存储技术,为打破算力发展困境提供了底层原理。点评:面对摩尔定律逼近物理极限的全球性挑战,具有原子级厚度的二维半导体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破局关键。二维半导体是当前半导体技术领域的前沿方向,其核心优势在于原子级厚度(单层或几层原子构成),可突破硅基材料的物理极限,为后摩尔时代芯片发展提供新路径。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技术有望颠覆传统存储器体系,让通用型存储器取代多级分层存储架构,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领域提供更高速、更低能耗的数据支撑,让二维闪存成为AI时代的标准存储方案。A股相关概念股有复旦微电(sh688385) 、德尔未来(sz002631) 等。高性能固体电解质 为氢能商业化提供新技术路径---------据报道,日本东京科学大学团队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他们研发出一种高性能固体电解质,能在90摄氏度下可逆吸收和释放大容量的氢。基于该固体电解质,研究人员构建了以金属镁和氢气为电极活性物质的镁-氢电池。实验表明,在90摄氏度条件下,电池每克可实现2030毫安时的可逆氢气吸放容量,几乎达到了镁的理论储氢上限。点评:安全高效的氢储存技术是实现氢能社会的关键。《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5-2035年)》明确储氢技术为攻关重点。该成果有望在可再生能源储能、燃料电池汽车供氢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氢能商业化提供新的技术路径。A股相关概念股主要有富瑞特装(sz300228) 、厚普股份(sz300471) 等。两部门对超硬材料等实施出口管制产业链受关注——————10月9日,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发布关于对超硬材料、稀土设备和原辅料、钬等5种中重稀土、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将于11月8日正式实施。研究机构认为,目前我国超硬材料各细分领域的产销比整体维持在较高水平,反映出行业供需关系基本平衡、市场消化能力较强。其中,金刚石线材和微粉产品产销比接近100%,显示出光伏与磨削等成熟应用场景的强劲需求和高效产能利用。PCD、PCBN刀具与超硬砂轮也维持在95%左右,说明在传统制造与精密加工中的稳定渗透率。而CVD金刚石薄膜的产销比为75%,但增长潜力大,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50亿元,推动行业向高附加值领域升级。四方达(sz300179) 已经形成了以复合超硬材料为核心、以精密金刚石工具及CVD金刚石为新的业务增长点的战略产品体系。黄河旋风(sh600172) 为超硬材料行业龙头,主要产品包括培育钻石及工业金刚石两大产品体系。台积电营收超预期半导体行业或迎来全面复苏——————10月9日,台积电公布业绩数据显示,公司9月销售额3309.8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31.4%,环比下降1.4%。台积电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0%,达到9899亿新台币,超出分析师平均预期的9628亿新台币。今年以来累计销售额2.76万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36.4%。台积电是英伟达、AMD和博通等主要AI加速器设计商的首选芯片制造商。随着全球科技巨头持续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对高端芯片的需求为台积电带来强劲业绩支撑。台积电高管认为,美国科技公司在云计算能力建设方面的大规模支出将成为公司重要的长期增长引擎,这一趋势推动了对先进制程芯片的持续需求。研究机构认为,在AI需求推行下,2025年半导体行业或迎来全面复苏,产业竞争格局有望加速出清修复,产业盈利周期和公司利润有望持续修复。京仪装备(sh688652) 主营产品包括半导体专用温控设备、半导体专用工艺废气处理设备和晶圆传片设备。盛美上海(sh688082) 主要从事半导体清洗设备、半导体电镀设备、立式炉管系列设备、涂胶显影Track设备等开发、制造和销售。人形机器人迎来密集催化行业量产有望加快——————据媒体报道,“杭州六小龙之一”的云深处科技正式发布全新一代行业级人形机器人DR02。DR02最核心的突破在于其达到IP66级(IP防护等级是电气设备安全防护的重要评判标准)的整机防水防尘能力,满足全天候户外作业场景需求。云深处科技DR02人形机器人采用高度拟人化设计方案,其175厘米的身高与68厘米的臂长接近成年男性标准体型。另外,沃尔玛美国网站近日上架中国宇树G1人形机器人,基本款售价为21600美元(现汇率约合15.4万元人民币),免费送货,一次可以订购六台。作为对比,宇树G1人形机器人基本款在中国的售价为9.9万元。人形机器人进入量产前夕,国内外景气度共振。特斯拉二季度财报会明确机器人进展节奏,马斯克表示第三代人形机器人Optimus原型将在3个月内完成,并计划在2026年初开始生产,目标未来5年内产量达到每月10万台。国内人形机器人快速发展,优必选、智元、宇树等多家龙头公司获得亿元级别订单。在国内外人形机器人龙头公司的共同推动下,行业有望在2026年进入量产阶段。安培龙(sz301413) 力传感器产品涵盖压式测力传感器、拉压力传感器、弯矩传感器等,可分别适配机器人足底、机器人关节模组等智能装备领域。绿的谐波(sh688017) 专业从事精密传动装置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包括谐波减速器及精密零部件等。(特别声明:仅供参考,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快讯更多
13:43 算力概念股午后回暖 海光信息涨超6%
13:40 ASML预计明年中国市场净销售额回落
13:38 创指、深成指双双涨超1% 超3700只个股上涨
13:37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起而行之 汇聚各界促进中美交流合作的磅礴力量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