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销售渠道多点开花,年轻人买基金当买奶茶是否热情过了火?
《老友基》霞路/作者
近些年来,我们时常能听到“年轻人爱上了买基金”、“买基金的投资者中90后占比……”之类的新闻。这反映出一个现象:基金投资者的年轻化和基金投资的日常化。
上述现象与年轻人理财意识的逐渐崛起有关,同时也离不开越来越方便、快捷的基金投资渠道。
一、接触基金的方式在智能手机时代逐渐丰富
智能手机的出现让理财渠道更加多元,自媒体的出现更是让人们有了更多接触到基金产品和基金相关知识的机会,年轻人“跑步”进入基金市场更为方便。
1、手机银行APP的出现增加了购买基金的渠道
商业银行是基金主要的销售机构,在智能手机出现之后,各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手机银行APP”,基金销售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这些手机银行APP的功能之一。
手机银行APP的出现,投资者可以随时直接在手机上进行基金投资,不再需要到银行柜台或网上银行网站进行操作,大大提升了基金买卖的效率。
2、第三方支付平台让买基金成为“家常便饭”
在支付功能成熟后,不少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功能逐渐丰富了起来。例如,目前的的支付宝不仅仅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它已经成长为了一个集外卖、出行、健康和市民生活等多种功能的平台,而理财和基金产品的销售只是这些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功能之一。
现在,几乎所有年轻人都离不开智能手机,而大部分年轻人智能手机中都安装有支付宝、微信等软件,这些软件已经成为了不少人每天使用的工具。在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增加基金销售功能后,可以说,只要会使用智能手机和第三方支付平台,买基金更是“家常便饭”。
3、自媒体让年轻人接触到了丰富的基金知识
以往,手机只是一个通讯工具,其核心功能只有发短信,而智能手机不再是一台手机,它是集传统手机、电视、电脑、MP3等一系列电子设备于一体的新工具。
而自从一些自媒体APP出现后,智能手机更加是成为了人们分享生活、传播信息的新渠道。在这样的条件下,人们接收信息和知识的渠道又多了一个,况且,人们还能随时随地从这个渠道接收信息、学习知识。
在从智能手机中接收的信息当中,自然有与基金相关的知识。而在制作这些基金相关的短视频的“博主”、“UP主”之中,不乏具有专业知识、深耕基金市场的专业从业人员。其中,有的“博主”、“UP主”账号背后甚至就是基金公司或基金销售机构。
总而言之,相对于传统的理财渠道,无论是银行理财APP还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它们都创造出了一个更加完整、便捷的理财系统。用户只要连上网络,无论是在地铁上,还是旅途中,随时都可以进行投资。例如,我们可以在支付宝的“财富管理-基金”,或者微信的“理财通-基金”中找到并投资易方达、华夏、鹏华等基金公司的基金产品。而这恰恰是当代年轻人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需要的理财渠道。
二、丰富的信息容易让投资者心浮气躁
在2020年股基表现出现反差之后,有的投资者认为“炒股不如买基”。而且。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认为,买基金能获得比炒股更多的收益。在这个背景下,不少年轻且冲动的投资者“干劲十足”,把大部分的资金都拿来买了基金。殊不知,与股票相同,基金也存在着风险。
前面我们说到,自媒体的兴起给人们带来了基金的知识,与之相对的,自媒体发布的基金信息也会良莠不齐,有的自媒体运营者为了博取眼球,瞎讲、乱讲、胡乱引导,有的投资者不能分清楚信息的真假,在引导之下冲动买入基金,跟风跑进基金市场。
有的“基民”在自媒体平台接收到与基金相关的信息后,容易心浮气躁,认为基金的风险远小于股票,稳赚不赔,抱着赚快钱的心态跑进基金市场。进到市场之后,心情跟随着市场行情“波澜起伏”,追涨杀跌,频繁交易。投资基金贵在坚持,这部分投资者在自媒体运营者的错误引导之下反而频繁申赎,最后“一波操作猛如虎,十块基金只剩八块五”,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尴尬境地。
三、3个方法避免冲动投资
1、多思考
从自媒体等渠道获得的与基金相关的信息未必准确,在听到“推荐”、“建议”等字眼后,可以先放慢节奏仔细听一听,思考一下自媒体账户为什么要推荐、建议,这种建议是否合理。
2、保持耐心
说到底,冲动投资大部分是由于预期盈利和实际收益的偏差,而基金的价格并不会只涨不跌或只跌不涨,总会存在波动。因此在投资基金时,我们可以先给自己划定一个涨跌的上下限,如果基金的波动在这个区间之内,可以先保持不动,如果基金的波动超过了这个区间,再进行处理。如此以来,我们就可以降低申赎基金的频率,也可以避免因为情绪波动的影响而错失盈利的机会。
3、坚持长期持有,避免一次性买入
在投资生活中,最忌讳一时冲动,而因亢奋而不计后果地投入,则容易导致“亏本买卖”。在大量资金一次性投入到基金等投资品后,一旦投资品的价格出现波动,投资者容易陷入到懊恼情绪中,害怕市场下一刻就出现逆转,导致血本无归。
冲动是魔鬼,我们在投资生活中,需要定下心、守住地。只有坚持长期投资,才能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以坚守取代冒进,以长期对抗短期。善用定投,合理止盈止损,才是在浮躁的基金市场中“稳赢”的诀窍。
总而言之,在智能手机时代,虽然我们可以从多方渠道了解到基金,也能随时随地进行基金投资。但基金与股票一样,风险是它们与生俱来的特征。因此,无论现在或未来基金投资有多方便,我们都应该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不应该冲动投资,也不宜人云亦云盲目地冲进市场。
最近更新
-
投资于区域发展的新“引擎”
股票 · 05-18 20:15
-
开放型和封闭型基金各有千秋,长线投资者怎么选?
股票 · 05-17 21:10
-
被高门槛“劝退”? 投资基金也能布局“专精特新”企业
股票 · 05-15 19:54
-
买基追热点就能获得高额收益的“钥匙”吗?
股票 · 05-12 20:56
- 政策和需求驱动,充电桩的春天或将到来
- 周三只有强势修复才可以做多,数字经济等弱转强
- 蓝光发展黯然退市,95后董事长替父“限高”
- 【20230607早评】很多时候躺平就是最好的操作
- 泰禾一日还债1.72亿元
- 无线传媒业务单一布局不敌同行 大客户或变身竞争对手瓜分市场
- A股三大指数集体跌幅超1%,绿票4500只,机构们是如何操作的?
- 这个巨头,太难了
- 燕之屋距离“燕窝第一股”还有多远?
- 「富玩Vision Pro,穷玩Pico」,成真了?
专栏推荐
-
军师点兵 浓缩机构研究精华,提前捕捉市场风口 1608人已购
¥258.00/月 -
排股掌内功心法 股市修炼有三大要素,即方法、选股、择时。 145人已购
¥399.00/月 -
尾盘擒牛之如何选股? 学完这些方法,告别选股难! 114人已购
¥288.00/月 -
财报拆解 知识点解读+实战案例,帮你5小时学会看财报 72人已购
¥19.9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