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从二季度反弹到阶段高点之后,由于缺乏除新能源之外足够强势的主线题材,三季度来就几乎一直处于弱势调整状态,让投资者备受洗盘波动的煎熬。

在成长赛道,拥挤交易和估值泡沫早已成为最明显特征,这种资金大规模抱团行为在宏观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和无持续利好支持的环境下,短期回调的风险也在明显增加,大家都想先出来观望,以审时度势。

谁是资产的避风港?

有人选择不断制造焦虑的旧能源,也有人选择政策催动的各种大基建和新科技,还有人重新布局预期回暖的大消费。从这些概念的资产近期表现看,都各有不错的收获。

所以,就算是身处熊市,也是不发投资机遇的。

在近期,我们注意到,与“一带一路”相关的重大会议越来越多,且会议规格极高。

有关共建“一带一路”的各种重大战略意义,这里已经不用再细说,这里主要想跟大家聊聊它对我们普通投资者带来怎样的新机遇。

01

“一带一路”曝光度不断提升

众所周知,当前在全球疫情及复杂地缘局势的影响下,全球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有目共睹,所有国家都在积极寻求更有效的重振经济措施。

最简单的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收缩意味着衰退,扩张意味着成长,对一个国家来说同样如此,只有经济不断扩张才能让发展打开空间。

尽管当前在地缘政治冲击下,全球经济出现了去化趋势,但经济全球化从来都是对抗经济衰退的正解。

在二季度以来,我国在寻求国际多方合作方面一直大动作频频,或组织或参与了很多促经济有关的重大会议,并且基本都会有非常重要的领导参与。

单是9月份,就有近10场与“一带一路”概念相关的重大经济会议,频度之密,几乎是在连轴转。

在上旬举办的“一带一路服务贸易合作论坛”、俄罗斯主办的“东方经济论坛”。

在昨天,第八届“一带一路园区建设国际合作峰会”在厦门开幕。

紧接着在今天,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以“全球发展:共享数字机遇、投资绿色未来”为主题,围绕高水平开放和国际投资合作,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金砖合作、RCEP经贸交流合作,努力打造国际投资公共平台。其中韩国作为主宾国参展;联合国工发组织以及韩国、日本、奥地利等48个国家和地区参展。

下旬还有“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亚欧博览会”等多个重大会议或会展。

尤其是在15日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将是各国对国际形势与经济发展的一次重要研判和规划。

去年的会议在9月17日举行,我方谈到的内容包括要坚持走开放融通之路,持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打造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现代农业合作增长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各国发展战略及欧亚经济联盟等区域合作倡议深入对接,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力争未来5年同本组织国家累计贸易额实现2.3万亿美元目标。

这些规划和目标,在今年达到了非常有力的落实,比如在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现代农业等与“一带一路”经济带国家深入对接等方面。

尤其新能源领域,我国去年和今年在太阳能、风电装备和新能源车等方面在“一带一路”的合作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果,一大批龙头企业闻名海外,而在股市上这些相关企业也走出了涨势可观的行情。

如今又到了重要的会议时点,此次最高层将会指明怎样的方向?

进一步分析,或许我们还可以从此次会议的讲话中去窥探马上到来的20大的规划方向。

这个价值,值得重视!

02

长期投资机遇

这些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国家合作关系越来越紧密,合作共赢的局面在不断打开,尤其是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行的大环境下,“一带一路”给所有的参与国都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实惠和重要经济贡献。

有太多的数据可以证明:

在2021年,中欧班列已经通达欧洲24个国家,进出口6.88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9.7%,其中出口4.29万亿,同增长21.7%,进口2.59万亿,同比增长16.6%。而在今年上半年,进出口额为3.45万亿元,同增长7.3%,远高于GDP增速。

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达到了12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超过1400亿美元。

截至7月底,我国已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重大合作文件。中欧班列共铺画了82条运输线路,累计开行超过5.7万例。。。

这一系列巨大成就,有不少是得益于由“一带一路”经贸畅通之后带来的增量,并且一直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

对于我们投资者来说其中同样也蕴含着很多巨大的投资机遇。

从短期看,全球经济下行给金融市场带来巨大影响,很多行业都面临增长压力,在市场下行周期,资金更倾向选择有足够业绩支撑和未来业务发展确定性的行业,除了新能源,新科技等行业外,我国得益于海外需求依赖和自身各种成本竞争优势,上半年一些基建工程、资源、机电、服务出口等业务并不差,甚至景气度明显高于国内,这为其业绩增长带来稳固基础。

同时,这也为资金寻求短期避险提供不错的方向。

从长期看,如果把“一带一路”经济带作为一个超级经济体,自从这个倡议以来,9年的时间,不仅把最基本的物流网络和贸易关系给打通,还取得了极其可观的成就,且对各国来说都是极大受惠,不仅是极大优化了各国的资源禀赋、技术、资金等各方面要素的配置,大大加速了各参与国尤其落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还表现出了在全球宏观经济形势恶化背景下的抵抗力。

其中,对中国来说,意义更大,效益也更加明显。

很多分析都说如今国内很多企业在成为国内龙头之后面临天花板导致市值增长空间不足,所以一直无法与海外的巨头企业相抗衡,原因就在于在国内很多增量的红利在减少,导致大家被逼内卷。但“一带一路”为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和可能。

并且,这并不缺乏成功范例,比如很多出口企业,包括新能源车、光伏、机电、电子等行业,很多在出口业务方面表现出了巨大潜力,在金融市场上也成长为了行业巨头。

以前这些企业主要是在欧美发达地区,但近几年,越来越多转移到了东南亚经济带、和其他“一带一路”非欧地区。

而中国企业“走出去”,仅仅是一个开始。

从行业看,收益的行业非常多,不好划分。

但如果把“一带一路”经济带当做一个正在崛起的经济体,那么它的成长轨迹一定是“要致富,先修路”。也就是先建好大基建设施,畅通物流网路,之后再依据各参与方的禀赋优势和供需展开经贸合作。

所以在投资上,大基建走出去(铁路公路,城市基建、通讯网络)、跨境电商服务、跨境物流等行业一定是长期增量越来越大的,尤其在“碳中和”时代下,很多落后国家失去了从高污高耗的基础技术起步逐渐发展出高水平技术的时代,一些领域更加倾向现成的基础技术(尤其基建、化工、材料等领域)。

恰好在这写方面,中国的优势最明显,别看国内在内卷严重,但这些企业走出去的话,业务增量空间还是极大的,这个口子随着“一带一路”的大时代加速到来,已经可以值得期待了。

除此外,中国已经逐渐进行产业升级,很多中低端产业和资源从出口逐渐转向进口依赖,同时中国的各层次消费能力在崛起,对国外很多中高端的消费品需求也越来越大。

所以,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口贸易也会逐渐成为不可阻挡的大潮流,其中的跨境贸易平台和品牌商,将来也很有可能逐渐成长出来,成为巨头。

03

尾声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上述所讲可能都比较难挖掘到,但好在国内一些基金都开始发布不少“一带一路”相关的ETF产品,懒得挖掘细分赛道又不想错过这种机遇的,相关ETF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做投资,很多时候都是要从一个很长期的视角去看的。格局越来越打开的“一带一路”经济带,短期可能收益不明显,长期投资它,收益肯定不会差。

这与投资国运,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