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率96%?水晶光电光学龙头毛利碾压寒武纪,真相是……
从手机滤光片到AR眼镜,光学龙头的三重跃迁。在全球几十亿部手机中,每4部就有1部使用了水晶光电生产的光学元器件。
这家从代工厂起步的企业,如何成为年营收超60亿元的光学巨头?
2024年,水晶光电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营收62.78亿元,净利润10.3亿元,均创下历史新高。2025年上半年,公司业绩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实现净利润5亿元,同比增长17.35%。
从滤光片到微棱镜,从汽车HUD到AR眼镜光波导,水晶光电完成了从传统光学元件制造商到综合光学解决方案提供者的蜕变。在全球光学赛道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这家中国光学企业正在多个前沿领域布局未来。
光学基石,滤光片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光学元器件是水晶光电的营收支柱,2024年该业务营收占比超四成。
而撑起这片江山的,是滤光片与微棱镜两大“杀手锏”。
滤光片如同摄像头的“色彩过滤器”,能滤除杂光、还原画面真实色彩,在高性能摄像头中不可或缺。红外截止滤光片更是水晶光电的拳头产品,产能规模全球最大,产销量占全球的30%以上。
水晶光电在滤光片领域的优势并非一蹴而就。早在2022年,公司就盯上了红外截止滤光片市场,在之后的两年内凭借强劲的实力挤进了柯达和索尼的供应商名单。随着智能手机加速渗透,它又巧妙复用这一技术,2005年成功打入三星供应链。
到2023年,水晶光电滤光片市占率达21%,稳居全球第一。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公司对技术研发的持续投入。2020到2024年,水晶光电研发费用从2.09亿元飙升到4.08亿元,五年间几乎翻了一番。
微棱镜市场的领跑者。
水晶光电的业务版图远比想象中广阔。
在微棱镜领域,公司凭借长期积累的经验,已成为颇具实力的资深玩家。
微棱镜是智能手机潜望式摄像头的核心零部件。它如同给光线铺设了微型跑道,通过不断的反射和折射,让原本需要纵向堆叠的镜头“折叠”成水平排列,使摄像头在保持轻薄的同时,拥有望远镜般的高倍变焦能力。
2023年,水晶光电实现关键突破,成为全球首家量产四重反射棱镜的供应商,产品供应北美大客户。这一突破意义重大,因为微棱镜的技术门槛极高,需要精密的光学设计和制造工艺。
水晶光电创始人曾表示:“光学行业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持续投入研发,才能在技术变革中保持竞争力。我们在微棱镜领域的突破,是团队多年坚持不懈的结果。”
目前,公司的组合式微棱镜项目、单体棱镜项目等正在加速推进,为水晶光电筑牢了技术护城河。这些技术积累也为公司进军AR/VR领域奠定了基础。
汽车电子,AR-HUD市场的国产巨头。
在消费电子领域站稳脚跟后,水晶光电将目光投向汽车电子这一新业务。HUD(抬头显示)便是其核心突破口。
当前,汽车HUD技术主要分为三类:C-HUD、W-HUD和AR-HUD。其中,AR-HUD具备显示效果更加真实、驾驶安全性高等特点,在HUD产品中优势明显。
水晶光电是国内首批量产AR-HUD的供应商,拥有多项技术专利,客户覆盖比亚迪、吉利、奇瑞等多家车企。不仅如此,公司还为问界M9供应车载HUD零组件等光学元器件产品。
2024年,水晶光电HUD出货量近30万台,成功斩获国内外十余个重点项目定点。2025年1-4月,在国内AR-HUD市场上,公司以5.25万套的装机量和19%的市场份额位列国产供应商第三位,领先于华为、比亚迪等巨头。
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前装AR-HUD仅44万套,预计2030年将飙升至250万套,年复合增长率超30%。伴随AR-HUD搭载量增长,水晶光电车载HUD业务有望迎来新一轮放量。
除HUD抬头显示外,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水晶光电还布局了车载摄像头、激光雷达视窗片等产品,已和海内外多个激光雷达厂商建立合作。
AI眼镜光波导技术布局未来。
当下,科技圈的“新战场”已悄然转向AI眼镜。Meta、小米陆续推出新品,苹果CEO库克甚至决心抢在Meta之前推出行业标杆产品。在此轮AI眼镜争霸中,水晶光电已手握关键底牌光波导技术。
光波导技术能把眼镜发射的光线精准反射到人眼中,既保证了眼镜的轻薄便携,又能让成像更加清晰。水晶光电在反射光波导、衍射光波导、阵列光波导等方面均有深厚技术储备。
反射光波导技术被列为水晶光电的一号工程,公司已打通核心工艺,正加速突破反射光波导的全球性量产难题。衍射光波导方面,水晶光电通过与北美光波导巨头Digilens公司合作,已实现小批量商业级应用出货。
为了进一步完善AI眼镜布局,水晶光电还通过并购加速技术协同。2025年3月,水晶光电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斥资3.24亿元收购埃科思。
埃科思的核心产品是3D视觉传感器,主要应用在机器人、汽车电子、AR眼镜等领域,已实现大规模量产,客户包括海康威视、乐动机器人、歌尔光学等行业龙头。
有意思的是,2018年水晶光电就布局了摄像头模块预研项目,2020年将这一业务转让给了埃科思。这次收购,相当于公司将当初自己孵化的业务又买了回来。这一战略举措显示了水晶光电在AI眼镜领域的长期布局思维。
高研发投入驱动增长。
从财务角度看,水晶光电展现了稳健的增长态势。
2024年公司营收62.78亿元,净利润10.3亿元,净利润率达到16.4%,在制造业中表现突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5亿元,同比增长17.35%,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这种增长主要来自于公司在高端光学元件市场的竞争优势和新业务的拓展。
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从2020年的2.09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4.08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保持在6.5%左右,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种高研发投入为公司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供了坚实基础。
从业务结构来看,传统光学元器件业务仍然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汽车电子和AR/VR业务的占比正在快速提升。这种多元化的业务结构有助于公司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增强抗风险能力。
言西认为,水晶光电的成功在于其精准的战略定位和持续的技术创新。公司没有停留在舒适区,而是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从手机到汽车,再到AR眼镜,每一步都踏准了行业发展的节奏。
尽管水晶光电在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光学行业技术更新换代快,需要持续高额研发投入以保持竞争力。其次,公司主要客户集中度较高,对北美大客户的依赖度较大,地缘政治风险可能影响业务稳定性。此外,新业务如AR-HUD和AI眼镜的市场普及速度存在不确定性。
这些挑战背后也蕴藏着巨大机遇。全球AI眼镜市场预计将从2023年的21万副增长到2030年的8000万副,2035年更将突破14亿副。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趋势也为HUD等产品带来了广阔市场空间。
水晶光电创始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光学技术是未来数字世界的眼睛,随着元宇宙、智能驾驶等新技术的发展,光学行业的市场空间将会不断扩大。我们有信心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随着Meta、苹果等科技巨头纷纷推出AI眼镜,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8000万副。水晶光电通过光波导技术提前卡位,正在为即将到来的AR大潮做准备。
从手机滤光片到AR眼镜光波导,从数码相机到汽车HUD,水晶光电的转型之路正是中国光学产业升级的缩影。在全球光学竞争的舞台上,这家从台州起步的企业正在证明中国光学技术的实力与潜力。
注:(声明: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