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东方通收天价罚单监管部门持续筑牢资本市场诚信基石

《电鳗财经》电鳗号/文

中国资本市场的法治化进程正迎来标志性事件——东方通财务造假案的查处,以“天价罚单、市场禁入、强制退市、刑事移送”四环相扣的惩戒链条,释放出“零容忍”监管的强烈信号。这一案例不仅是对个别企业的纠偏,更是对市场生态的系统性净化,其深远意义或将载入中国证券法治史册。

近日,东方通发布公告称,2025 年 9 月 12 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2025]10 号)(以下简称《告知书》)。根据《告知书》认定的事实,公司 2019 年至 2022 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公司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构成欺诈发行,可能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第 10.5.1 条第(一)项、第 10.5.2 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情形,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据悉,证监会拟对东方通罚款2.29亿元,对7名责任人合计罚款4400万元,对实际控制人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相关媒体报道称,因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深交所将依法启动退市程序。对于可能涉及的犯罪线索,证监会将移送公安机关。

证监会开出的亿元级罚单,彻底颠覆了“造假收益高于代价”的侥幸逻辑。通过罚没违法所得叠加顶格行政处罚,让财务舞弊从“一本万利”变为“倾家荡产”,从根本上掐断了造假的经济动因。这一记重拳,为后续同类案件树立了量化惩戒标杆。

对涉案高管实施终身证券市场禁入,直击资本玩家“换壳重生”的命门。监管层以“职业资格剥夺”为利器,将个人诚信记录与职业生涯永久绑定,形成“一朝失信,终身受限”的威慑。这种“断后路”式的惩戒,比罚款更能触及灵魂。

启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程序,终结了问题企业“保壳续命”的闹剧。通过市场化出清机制,将害群之马彻底逐出资本市场,既保护了投资者权益,也腾挪出资源空间给优质企业。这一举措彰显了注册制时代“进退有序”的监管智慧。

案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标志着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无缝对接。当民事处罚与刑事追责形成合力,法治的牙齿才能真正咬穿违法者的铠甲。

四重惩戒如同四把法治手术刀,精准剜除毒瘤的同时,也为资本市场培育出“不敢假、不能假、不想假”的制度免疫力。这不仅是个案正义的实现,更是中国资本市场迈向“良法善治”的关键一步——当每一个环节的违法者都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市场的诚信基因方能真正生根发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