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业绩规模双杀,许文波与东方基金的“七年之痒”

作者|睿研金融 编辑|Emma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

东方基金副总经理、权益投资总监许文波站在了十字路口。

他麾下的基金产品近年来业绩几乎全线垫底,管理规模断崖式缩水,曾经寄予厚望的“投资理念”在市场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万得数据显示,许文波目前在管的基金只剩下四支,整体管理规模缩水到只有十亿出头,最大的一支基金(东方精选)业绩排名处于同类的后20%水平。

许文波在管基金规模及排名情况(资料来源:Wind)

这位从业二十年的老将,是东方基金的副总经理和权益投资总监,同时担任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固定收益研究部总经理等多个要职,手中掌握着东方基金的投资命脉。然而,他的投资业绩却与职位高度不匹配,职位越来越高,业绩越来越差。

01

业绩惨淡,规模缩水

许文波在东方基金的七年时间里,旗下产品的规模与业绩呈现出令人堪忧的下跌走势。许文波管理的“东方精选混合”和“东方龙混合”作为旗舰产品,清晰地反映了这一状况。

以东方精选混合为例,许文波自2018年8月13日接手这支基金以来,东方精选混合的净值就随着市场的涨跌同起同落,基本没有表现出主动管理的能力,业绩回报也处于同类基金后1/5的位置。

东方精选混合的基金净值(资料来源:Wind)

这样的业绩表现,投资者自然不会认可,纷纷“用脚投票”,管理规模大幅缩水。自接手许文波接手这只基金以来,基金的管理规模从最初的12.45亿份持续回落,目前只剩下5.26亿份左右,一半以上的投资者选择跑步离场。

东方精选混合的管理规模(资料来源:Wind)

东方龙的业绩表现更差,不仅相对排名比东方精选更靠后,规模缩水也更严重(3.89亿份缩水到1.47亿份)。

东方龙的基金净值(资料来源:Wind)

东方龙混合的管理规模(资料来源:Wind)

而这两支基金在其在管和已经管理过的基金中还是比较好的。除此之外的多支产品规模长期低于5000万元清盘线,面临清盘危机。对于一位2001就开始从事投研工作、有着二十余年投研经验的基金经理来说,这样的业绩回报着实令人失望。

02

理念丰满,现实骨感

许文波并非没有投资理念。相反,他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投资框架和选股体系。

他强调长期价值投资和基本面“审美”,注重生意模式优劣,偏好消费升级和先进制造领域。在公开演讲中,他多次表示,效用(消费)和效率(制造)的稀缺性是财富回报的核心来源。

他的选股标准关注企业持续良性经营、竞争优势、商业模式、现金流以及公司治理,尤其重视ROE的持续稳定性和质量,强调通过杜邦分析拆解财务指标,并看重长期现金流生成能力。

然而,完善的理论并未转化为实际业绩。2021年,许文波的“茅台加上科技小盘的组合思路被证明失败”,持仓行业过于分散,既有消费类茅指数个股,也有科技类宁指数个股,未能形成合力,反而削弱了收益弹性。

另外他的风险控制能力也备受质疑。尽管自称“对风险极度厌恶”,但其管理的部分权益产品在熊市和市场回调中回撤幅度较大,绝对收益目标未能实现。

许文波在东方基金身兼数职:权益投资总监、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固定收益研究部总经理,2022年又升任了公司的副总经理,管理职能又大幅增加。这种安排表面上体现了公司对其能力的认可,实际上却导致精力过度分散。

一位基金经理同时管理权益和固收产品,本身就是极大的挑战。股票和债券投资需要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投资框架,要求基金经理在不同市场环境中快速切换角色。

许文波还担任公司投研团队的管理工作,致力于投研体系改革,将团队按行业分组,倡导“学习型”团队和长期视角。然而,这些管理工作无疑会占用其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基金行业本就以“业绩论英雄”,投资业绩直接决定管理规模。许文波在管理职责上投入过多精力,必然影响其投资决策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03

人才困局,系统性危机

许文波的困境并非个例,而是东方基金整体人才困局的缩影。

东方基金长期以来存在“重债轻股”倾向,权益类产品缺乏爆款,明星基金经理流失严重。许文波作为权益投资总监未能扭转这一局面,反而深陷其中。

2022年2月,尽管业绩持续不佳,许文波仍被提拔为公司副总经理。这被市场解读为东方基金在人才短缺下的无奈之举——既然无法从外部引进人才,只能内部提拔,可以算是矮子里面挑将军。

东方基金实施的激励措施并不能根本解决人才问题。中小基金公司在人才争夺战中处于天然劣势,很难与头部公司提供的平台和资源相竞争。

许文波的同事王然管理的产品曾因过度集中押注医药股(如长春高新暴跌40%)而业绩垫底,进一步暴露了公司投研体系的问题。单个基金经理的失误可能是个案,但多位基金经理同时出现问题,则表明公司整体投研和风控体系存在缺陷。

04

困局何解?前景堪忧

面对业绩垫底、规模缩水的双重压力,许文波和东方基金需要找到破局之道。

理论上,许文波需要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减少管理职责,集中精力做好投资。但在人才短缺的背景下,公司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来接替他的管理职责。

东方基金则需要重新审视其投研体系和人才战略。简单地通过内部提拔可能不足以解决根本问题。公司需要构建更加系统化的投研体系,减少对个别基金经理的依赖。

对于投资者而言,许文波和东方基金的案例再次提醒我们:选择基金产品不能仅仅看基金经理的头衔和投资理念,更要考察其长期业绩表现和基金公司的整体实力。

市场不相信眼泪,也不相信空洞的投资理念。只有实实在在的业绩,才能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和资金。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整理,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