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杨霞与锦波生物,重组胶原蛋白的新玩家

作者|企业家记事 编辑|MAX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

一位从山西走出的女企业家创造了最新的财富故事。

锦波生物创始人杨霞

被称为“北交所明星”的锦波生物,它的创办人杨霞以"再造人体青春蛋白"为使命,将锦波生物从50万启动资金的小微企业,发展为市值超200亿的生物材料龙头。

杨霞的“人源化胶原蛋白”帮助她的公司获取医美产业的高额利润,并带来更为宏大的愿景——"让重组胶原蛋白成为继钢铁、碳纤维后的第三代基础材料"。

1974年9月,杨霞出生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1997年从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因成绩优异留校任教,研究方向为肝移植手术中的器官保存技术。

2000–2007年,她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关键痛点:肝移植器官保存液需添加胶原蛋白维持细胞活性,但当时全球仅美国默克西格玛公司掌握人体胎盘提取技术,1毫克售价超万元,且天然胶原蛋白存在免疫原性高、难溶于水的缺陷。这一技术垄断意味着中国临床研究严重受限,同时又具备极高的商业潜力(进口胶原蛋白1克售价10万元,超黄金百倍)。

转折点出现在2008年。面对技术封锁,杨霞提出颠覆性构想:“能否通过人工合成替代天然胶原蛋白?” 同年3月,她与丈夫任先炜共同出资50万元,注册成立太原锦波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后更名山西锦波生物),公司定位为“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研发商”。杨霞此时并未辞去教职,而是以“产学研双轨并行”模式推进项目,直至2016年11月才正式离开山西医科大学。

十年创业填补国际空白

杨霞2008创立公司面临着三重困境:

无实验室,团队在山西医科大学租赁场地开展实验,设备简陋;无技术参照,全球尚无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成功案例;资金链紧绷,初始50万元资本耗尽后,依靠政府补贴维系研发。

技术突破于2014年。杨霞团队成功研制出第一款重组Ⅲ型胶原蛋白产品,首次实现重组Ⅲ型胶原蛋白上市。

持续7年攻关后,2018年迎来里程碑突破: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解析出Ⅲ型胶原蛋白核心功能区——由30个氨基酸(残基704–733)构成的高活性区域;在国际上首次完成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原子结构复刻,获中国发明专利。

产业化落地2019年,锦波生物建成全球首条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生产线。2021年6月,核心产品“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薇旖美)获国家药监局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成为中国首个获批的注射级重组胶原蛋白产品。该产品通过完全人源化序列设计彻底消除动物源胶原的免疫排斥风险,临床应用于创面修复及医美填充。

北交所的“胶原蛋白第一股”

2023年7月20日,锦波生物登陆北交所(股票代码:832982),发行价49元/股,募资2.45亿元,成为“重组胶原蛋白第一股”。上市首日市值达120亿元,杨霞持股58.89%成为控股股东。

业绩在上市后爆发式增长,2024年营收14.43亿元(3年翻6倍),同比增长84.9%;归母净利润7.32亿元,同比增长144.3%,毛利率92.02%;核心产品“薇旖美”贡献营收12.54亿元,占比86.89%,终端覆盖超4000家国内医疗机构。锦波生物的产品正在走向医美之外妇科、泌尿科等严肃医疗领域。

2025年3月,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全球富豪榜》,杨霞以115亿元身家成为山西女首富。同年5月22日,锦波生物股价从上市49元涨至收盘价577.50元,公司股价较发行价涨超11倍,总市值超511亿元。杨霞作为公司实控人,持股58.89%,以当时最新持股市值301亿元。

从三类证全覆盖到AI革命,钟睒睒入局与全球化布局

2025年4月,公司第三款注射类产品“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凝胶”获国家药监局批准。至此,锦波生物包揽国内仅有的3张重组胶原蛋白注射三类医疗器械证书,技术壁垒处于行业领先。

同期完成AI生产体系升级,建成集成AlphaFold2的智能车间,蛋白结构预测周期从3个月缩短至7天。

2025年6月,锦波生物公告两项重大资本运作,定增募资向养生堂有限公司(钟睒睒控股)定向增发募资20亿元,用于胶原蛋白数据库开发及产能扩建(北交所史上最大现金定增);及股权转让:杨霞以243.84元/股(较市价折价30%)向钟睒睒关联方转让5%股份,套现14亿元,创北交所实控人单次减持纪录。

交易后,钟睒睒持股10.58%成为第二大股东。双方计划整合农夫山泉300万终端渠道,拓展功能性食品、护肤品等消费领域。

国际化同步推进2025年4月,与四川大学联合主导的国际标准提案《利用生物工程生物物质制备的医疗器械-应用风险管理》获ISO立项。同时也获越南医疗器械注册证,并与欧莱雅合作推出“铂研”胶原针。

高光过后则是长期主义考验

杨霞的公司上市并获得战略投资意味着不再是一家“创业公司”,而必须成为一家“实业公司”。也就是说,产品结构单一的现状仍然是锦波生物必须面对的挑战。2024年“薇旖美”占营收78.5%,市场分析人士总是会追捧热卖的“大单品”,但也会时时担忧它在竞争中能否保持确定的领先地位。

锦波生物在研发投入方面面临“失衡”质疑,2024年营收14.43亿元,其中销售费用2.59亿元,同比增加56.73%。研发费用仅7121.32万元,占营收4.9%,低于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15%的平均水平。

股东减持传递的信息需要进一步解读,2025年一季度,4家机构股东减持超230万股,叠加杨霞个人套现14亿元。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杨霞仍持股58.89%。她在采访中强调:“锦波生物的核心竞争力是原始创新,这需要数十年技术沉淀”。公司已建立功能蛋白创新研究院,培养博士后团队。

除医美外,公司正推进胶原蛋白在口腔、骨科、妇科等医疗场景的应用。杨霞多次重申:“重组胶原蛋白本质是人体生命材料,必须通过严格临床验证”。

杨霞的创业轨迹呈现两条交织的主线,科学线从解析30个氨基酸的结构密码(2018),到主导3项三类医疗器械获批(2021–2025);商业线从50万元启动资金(2008),到北交所上市募资2.45亿元(2023),再到引入钟睒睒34亿元战略投资(2025)。

锦波生物的崛起印证了生物材料国产替代的可行性,但杨霞面临的挑战从未改变——如何在资本扩张中守护研发初心。正如她在2024年博鳌论坛的宣言:“原始创新才能定义新赛道”,这句话或许正是这场科技长征的最佳注脚。

通过杨霞说过的话了解她和她的企业

“锦波生物不是医美企业,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也不是医美材料,它是人体的一种生命材料。而医疗(进展)通常更加缓慢、更加严谨,需要较为长期的临床检验。” ——明确区分医美与严肃医疗,强调材料的本质属性。(上海证券报)

“我们一直向员工强调,公司销售的核心是生命材料。医美只是其中一个应用方向,未来随着研究深入,材料在更多领域的价值都会被挖掘出来。” ——展望应用场景的扩展,从医美到妇科、骨科等严肃医疗领域。(中国证券报)

“医美领域更像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通向医疗领域的一把钥匙。” ——解释医美的过渡作用:通过快速反馈优化技术,为更广泛的医疗应用铺路。(上海证券报)

“我们让中国人在这个领域实现了弯道超车,领先国际。” ——表明锦波生物在全球竞争中的突破性地位。(新华网)

“当时项目已投入近十年心血,若推翻意味着前功尽弃,但带着隐患上市可能引发一定不良反应。经过深思,团队决定推翻重做。” ——展示了她对安全性的绝对优先考量,即使代价高昂。(21世纪经济报道)

“从去年开始,国家药监局启动了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国际标准的制定,以此保障我们能继续走在国际前端。” ——强调标准制定对维持全球领先地位的重要性。(中国妇女报)

“我们建库的核心目标是产业化。” ——说明数据库建设的终极目的,服务于规模化生产。(中国证券报)

“以往一个月才能完成的筛选工作,现在仅需一天就能实现。” ——量化AI对研发效率的提升,体现技术赋能。(中国证券报)

参考资料

资本运作:钟睒睒投资,北交所公告

财务数据:2024年年报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整理,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