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报解读:利润激增97%背后,赛力斯顺利完成高端突围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期中成绩单的陆续揭晓,一份“利润与销量倒挂”的答卷引发行业震动。
赛力斯集团最新业绩预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27亿至32亿元,同比增幅高达66.20%至96.98%,近乎翻倍。耐人寻味的是,同期其整车销量却同比下滑15.77%,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14.35%。
图源来自问界官方
利润与销量走势的剪刀差,则揭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逻辑的质变。当价格战卷无可卷,“以价换量”的粗放策略正在让位于“以质搏利”的高阶竞争。
净利润大涨背后的制胜密码
业绩预告显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也预计在22.3亿至27.3亿元之间,同比增长55.13%至89.92%。
图源来自官方公告
销量方面,产销数据显示,今年1-6月赛力斯累计销售19.86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7.21万辆。
拆分来看,今年上半年,问界品牌系列销量为152239辆、蓝电品牌系列销量为19869辆;此外还有风光品牌系列销量为26495辆。
然而,高溢价车型往往是车企利润的重要来源,赛力斯的逆势增长,恰恰踩中了豪华电动车市场爆发的节点。
产销数据显示,问界M9上半年销量达62492辆,同比增长6.28%。在过去的15个月时间里,问界M9的交付总量甚至超过20万辆,连续11个月蝉联中国市场50万级月销冠军。
7月8日,鸿蒙智行官方再度宣布,上市不到3个月的问界M8累计交付突破4万辆,持续蝉联四十万级SUV销冠。最新数据显示,M8上周交付量达到5044辆,力压领克900、理想L9、深蓝S09、腾势N9等同尺寸SUV。
可见,高端车型正在成为赛力斯利润增长的隐形引擎。对此,赛力斯官方也表示,公司将坚持软件定义汽车的技术路线,坚定用户定义汽车的市场路线,丰富产品布局。
随着2025年二季度新产品上市,公司二季度销量较一季度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盈利能力增强,实现经营质量持续提升。
不仅如此,在用户焦虑的续航与补能领域,赛力斯超级增程系统给出破题方案,构筑了差异化壁垒。相较之下,其综合油耗降低15%,增程器噪音感知频次降低90%。44.8%的热效率与3.65kWh/L的油电转换率,更是成功树立行业标杆。
技术红利直接转化为市场话语权。2024年赛力斯增程器销量超47万台,并外供12家合作伙伴,技术输出正成为新增量。
整体来看,赛力斯2025年上半年业绩逆势增长的核心逻辑,在于高端化产品结构的战略成功。整体销量虽同比出现下滑,但以问界M9、M8为代表的高端车型持续领先传统豪华品牌,更通过高溢价显著拉升了单车均价和毛利率,成为利润增长引擎。
这一成果直接印证了公司“以用户定义市场”技术路线的有效性,通过精准定位豪华智能电动车需求,实现从“以价换量”到“以质搏利”的竞争升维。
高端车型攻城略地,赛力斯的王牌是什么?
高端车型攻城略地的锋芒之下,是赛力斯在底层技术架构上悄然构筑的坚实壁垒。
问界M9持续领跑50万级市场、M8上演“上市即爆款”的奇迹,以及超级增程系统树立行业标杆,这些成果绝非孤立存在。它们的共同根基,正是赛力斯倾力技术底蕴。
正如,赛力斯提倡的“软件定义汽车”并非概念噱头。电动化方面,其魔方技术平台作为全球领先的全栈式多动力兼容平台,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了超增、纯电、超混三种新能源动力形式的兼容。
智能化方面,目前魔方技术平台已实现100%的SOA,搭载全场景连接技术和多维显示技术;并支持全域无感升级,使车辆具备“越开越新鲜”的进化能力。
图源来自问界官方
而且,其智能化能力已经延伸至安全领域——首创“场景定义安全”体系,通过多维度传感器融合与算法决策,实现主动预判风险。这使问界M9在C-NACP碰撞测试中屡获超五星评级,将“安全是最大豪华”的理念具象化。
赛力斯技术领先的背后依仗其孤注一掷的投入。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赛力斯研发投入70.53亿元,同比增长58.92%;过去十年里,赛力斯累计研发投入238.17亿元。
据中汽信科2024年汽车专利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11.17万件,同比增长3.62%。其中,赛力斯以474件的发明专利数入围Top10,更以301.69%的速度位列自主整车企业增速第一位。
此外,今年上半年,赛力斯与华为的深度绑定又有关键落子。3月,赛力斯通过战略入股华为旗下引望智能(持股10%)进一步强化智驾协同。
双线布局下,赛力斯既借力华为ADS3.0智驾系统、鸿蒙座舱等前端科技,又通过自研掌握了三电系统、整车集成等底层能力。
如今,技术积累也在转化为全球化筹码。今年4月,赛力斯正式递表港交所。招股书显示,此次募资将有20%用于多元化新营销渠道投入、海外销售及充电网络服务以提升全球品牌知名度。
此时,其魔方平台的多元兼容性展现出战略价值。可针对欧洲市场适配纯电版本,针对东南亚推出超混车型,避免“一套技术打全球”的水土不服。这种柔性技术架构,使赛力斯区别于单一技术路线车企,拥有更广阔的市场穿透力。
新势力分化下的生存法则
只是,当技术护城河遭遇市场格局的剧烈洗牌,赛力斯能否将技术势能转化为可持续的生存优势,则需直面新势力阵营加速分化的残酷现实。
大浪淘沙般的新能源汽车赛道,已经有不少品牌倒在了这场产业马拉松的前半程。
今年上半年,新势力销量榜单再次迎来座次上的大变动。过去不温不火的零跑汽车以22.17万辆(同比增长156%)登顶半年销量榜。
图源来自零跑官方
鸿蒙智行(含问界)也以20.47万辆略超理想汽车。而理想汽车今年上半年累计交付20.39万辆,同比仅增长7.9%。
更残酷的是尾部淘汰,极越、哪吒等品牌销量跌出前十,印证行业进入“强者恒强”的固化期。
赛力斯虽受M7、M5等老款车型下滑拖累,但高端车型占比持续提升,其中35万元以上高端车型占比达76%,结构性优化抵消了总量收缩。
此外,局势紧张的2025年还被视为盈利拐点年,新势力集体冲刺盈利生死线。继理想连续两年盈利后,赛力斯2024年实现净利润47.4亿元,扭亏为盈。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再度攀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达到27亿元至32亿元。
对比来看,今年一季度,零跑、小鹏通过成本管控将毛利率提升至15%左右,蔚来仍深陷亏损泥潭,一季度毛利率为7.6%。而赛力斯的毛利率早已从2023年的7.2%飙升至2024年的23.8%,今年一季度,更是逼近30%。
不得不说,当资本市场对“烧钱换增长”的耐心耗尽,盈利模型势必成为新的估值锚点。
而赛力斯的三重布局(资本加持、技术沉淀、产品升级)正推动其冲出重围,从“华为代工厂”向技术驱动型车企蜕变。
当问界M9在50万级市场压制BBA,当魔方平台开始对外技术输出,赛力斯已悄然跨越代工模式的价值鸿沟。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正从“销量的战争”升级为“利润的战争”与“技术的战争”。赛力斯的期中答卷,为行业指明了一条穿越周期的路径:高端化提升价值,技术化筑牢根基,全球化打开空间。
这条路注定需要持续巨额投入与战略定力,但对于志在百万辆俱乐部的赛力斯,这或许是蜕变为真正行业巨头的必由之役。
作者:桑榆
来源:松果财经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