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短期波动,每年都有分红,如何捉住这个红利基金家族?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每年盛夏都是岭南佳果荔枝大量上市的季节。传统的荔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色香味俱变”,而在投资圈,今年也刮起了“红荔”旋风。
和荔枝的难以保鲜不同,红利基金家族却以低波动、高股息成为稳健风格投资者的首选。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数据显示,截至7月4日,简称中包含“红利”在内的指数已经达到了129条,仅今年以来就有18条“红利指数”新成立。
其中,样本数量较多、跟踪产品数量较多的红利指数当属中证红利指数、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还有聚焦港股高股息率公司的红利指数,例如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等。
具体来看,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结合了低波因子,纳入高股息股票中波动率较低的个股,使指数表现更稳健;中证红利价值指数则结合了估值因子,在股息率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市净率、市盈率、市现率等估值指标的考量,聚焦具有更高估值性价比的红利股。
何为红利指数,红利指数又为何能提供源源不断的股息?这就要从红利指数的选股方法谈起。
图:不同红利指数的动态股息率展示 来源:Wind 截至2025/6/27
上市公司赚钱之后拿出一部分利润分给股东,就是股息,是上市公司给投资者“真金白银”的回报。股息率是公司分红与股价之比,股价一定的情况下,分红越多,股息率自然越高。而红利指数聚焦高股息率公司投资,选取具备持续分红能力的公司,通常需要连续三年分红,以期获取稳定的分红收益。
例如,中证红利指数是先从中证全指的4957只股票里,筛选分红连续且稳定的公司,按照过去三年连续现金分红、过去三年股利支付率的均值和过去一年股利支付率均大于0且小于1的要求,选出符合条件的1816只股票进入样本池,然后从中选出过去三年平均现金股息率最高的100只股票作为指数成份股。而且,指数采用股息率加权,这意味着股息率越高的股票,在指数里占的权重越高。
目前,红利家族正在大扩容,为投资者投资红利类资产、获得 “被动收入”提供了低成本、多样化的选择。
举个例子,家住在广州的张先生每个月需要固定还房贷,面对这笔支出,他可以考虑同时持有红利价值ETF(563700)、恒生红利低波ETF(159545)和红利低波动ETF(563020)。
这三只ETF分红节奏有所不同,从分红评价安排来看,如果同时持有这三只产品,有机会每个月都获得分红,去覆盖张先生每月部分固定支出。
从近两个月的实际分红情况来看,恒生红利低波ETF和红利低波动ETF已先后发放分红,若投资者此前同时持有各10万份这两只产品,这两个月将分别获得1200元、1000元的现金分红。
而家住在北京的王先生则没有还房贷的压力,他更看重资产的增值。他就比较关注每年进行分红评价的红利ETF易方达(515180),将所得年度分红再投资于该产品,更好发挥复利效应。
复利的核心是将分红收益以增加本金的形式再次投入到投资中,以产生更多收益,让投资收益像“滚雪球”一样不断累积,从而提升长期回报。投资者将所得的基金分红再买入该ETF,把基金分红转化为新的基金份额,可让收到的分红发挥复利效应,参与到未来的增值中。
而如果投资者想在红利投资的基础上争取进一步增厚长期收益,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投资目标和风险偏好,将所得分红投资于高成长、追踪新兴趋势的“未来已来”指数产品,包括恒生创新药ETF(159316)、人工智能ETF(159819)、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等,布局未来产业发展机遇。
这些产品风险和收益相对更高,在这种操作下,即使市场震荡,这部分更高风险的投资遇到了回撤,也不会对原本投资红利的本金产生影响。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红利资产属于权益类的产品,可能会跟随个股的股价产生波动。那么,面对短期波动,持有红利资产的投资者应该怎么办?
有业内人士指出,红利板块短期仍有回调需求,此前在银行带动下,大盘整体震荡的情况下仍然连续大涨,当前可以理解为补跌。这波回调,主要是出于短期技术面和资金面因素,长期基本面并没有变化。整个A股的红利板块还有很大的盈利增长和估值上行的空间,不仅仅是定位防御,其本身也有一定的进攻潜力。
国信证券研报认为,前几年股市震荡调整阶段,红利资产因其高股息和防御属性,被广泛视为权益类股票的替代品,用于降低组合波动并提供收益安全垫。然而,随着利率中枢下移,债券票息收益显著压缩,传统纯债资产的“安全垫”效应弱化,红利资产的逻辑已从“替股”转向“替债”。
因此,在低利率环境下,红利资产可以对债券形成较好补充。建议有券商交易账户的投资者可以直接选择场内相关ETF,如果没有股票账户,也可在各大银行、券商、互联网平台,选择已有基金开户的常用平台申购相关ETF的联接基金。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