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榨菜,募投项目历时4年龟速建设,产能过剩已成业绩致命伤?
最近有小伙伴和力场君讨论一只股票,曾被称为“榨菜茅”的涪陵榨菜(002507.SZ),股价走的挺弱,哪怕是924行情启动之后,股价也只从此前的不到12元,最高时涨到不到17元,随后又萎靡了,到目前只能在不到13元的价位勉强挣扎。
长期来看,更惨,2020年9月时的高点39.56元,已经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
还是来聊基本面,涪陵榨菜近两年营收都是小幅下滑的,没什么看头。好的一点是,主业赚钱能力不弱的,最近三年每年都有好几个亿的经营净现金流;但另一方面,也没少花钱出去,突出体现在投资现金流,2024年就净流出了近11个亿。
这大把的钱,并未对营收、业绩产生产生拉动作用,干什么用了?除了用来理财之外,就属花在在建工程上的多,“中国榨菜城-乌江涪陵榨菜绿色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在2024年就投入了近3个亿。
说起来,这个项目是涪陵榨菜在2020年11月实施增发时的募投项目,当年的那次增发,正赶上涪陵榨菜处于历史性的股价高位,按照当时的增发价格计算,到现在还套着近50%呢,赔得裤衩都掉了。
这个募投项目的胃口可不小呢,根据当时公开披露的信息,基地占地面积 57.72万平方米,达产将主要40.7万吨原料窖池,新增榨菜自动化生产线10条并实现产能20万吨/年。原本这个项目计划建设期为3年、达产期3年,但到目前来看,仍在龟速建设中,总投资额近37亿的项目,4年累计投入4个亿、工程进度10.94%。
客观地说,涪陵榨菜针对这个投资额巨大的募投项目,采取了龟速建设的策略,其实是对的。因为困扰涪陵榨菜的,不是产能不足,而是产能过剩,这一点充分体现在2024年年中披露的,几大生产基地也就是本部能到达90%,眉山、东北的产能利用率都不高,特别是东北基地产能利用率只有三分之一。
此外,力场君觉得值得反思的还有,当前的现实市场情况是否与当年的可行性报告存在质的差异,以及为什么?这个计划投资额巨大的项目,是不是当年为了操作高价增发而拍脑袋“放卫星”出来的?
甚至往后看,涪陵榨菜是否会面对着与白酒、煤炭等行业相似的产能过剩的尴尬?毕竟就连一向乐观的券商,在点评涪陵榨菜一季报数据时,都给出了《榨菜主营增收承压,并购扩品充实渠道》这样的标题,现实的境况或许就如其股价表现一般,低位徘徊、乏善可陈,没有多少想象力了吧。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