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的病,还得中药医?
斑马消费 陈晓京
星巴克中国,已到了不得不大动手术的时候了。
中国咖啡市场长期的9.9元价格战,将星巴克拖入到了尴尬的境地。跟与不跟,左右摇摆。
数据不会骗人。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颓势,已直接影响到了公司的整体业绩表现。
上周,市场传出消息,星巴克正在寻求给中国市场开“中药方”。
一个重大的悬念是,谁能接下星巴克中国?
寻求“中药方”
纵横全球50年,咖啡巨头星巴克,在面对中国市场的新竞争时,始终没有想出太好的应对之策。
上周,有消息称,星巴克正在为其中国业务,寻求“中药药方”。据外媒报道,出售股权、引进当地合作伙伴等交易选项,星巴克都在综合考虑。
媒体在报道中,引述知情人士的话,称星巴克已非正式评估了潜在投资者兴趣,包括中国的私募股权公司、感兴趣的中国企业集团以及有行业经验的本地公司。
不过,目前各种举动处于评估阶段,是否继续推进,尚未做出决定。
事实上,给中国业务动手术,星巴克已酝酿了很长时间。
在2024财年第三季度(截至6月末)业绩会上,时任公司CEO纳思瀚,就首次公开提出,在中国探索战略合作关系。在他看来,星巴克在中国有更高的增长和利润机会,通过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的深入探索,进一步增强竞争地位,加速增长和创新,进而取得中国市场的长期胜利。
只不过,在提出这个想法没多久,执掌星巴克不足一年半的纳思瀚就匆匆离任,这家咖啡巨头将迎来尼科尔时代。
纳思瀚掌舵星巴克时期,公司的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股价更是大幅下跌。在新的竞争环境下,需要一位更具开拓精神的掌门人。在公司董事会看来,曾带领多个连锁餐饮品牌力挽狂澜的尼科尔,是更合适的人选。
有消息称,尼科尔走马上任才几个月,就着重考虑中国业务问题,源于各方的压力,尤其是激进投资机构埃利奥特。该机构已明确提出,希望星巴克承诺对其中国业务进行审视。毕竟,中国已是星巴克的全球第二大市场,中国业务的成败,对星巴克至关重要。
早前,尼科尔在接受CNBC专访时,就曾表示,自己将在12月择时走访中国市场,以便更好地了解业务。
毫无疑问,只有等到尼科尔结束对中国市场的走访,星巴克如果进一步考虑中国业务,才能见分晓。
丢失王座
50多年前,星巴克在美国创立,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毕特,一名荷兰的咖啡商人,后移居美国。1966年,他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开店,引入阿拉比卡咖啡和重度烘培技术。有3位咖啡爱好者向其拜师,学成后于1971年,在西雅图派克市场创立星巴克,开出了第一家区域性的咖啡豆门店。
霍华德·舒尔茨原本是一名咖啡研磨机供应商,后加入星巴克。期间,他受意大利咖啡馆的启发,提出了在美国开设精品咖啡馆的设想,但没有得到星巴克几位创始人的重视。
于是,他从星巴克辞职,自立门户创立“天天咖啡馆”。
后来,霍华德·舒尔茨筹资收购星巴克与天天咖啡馆结合,才有了如今的星巴克。
1992年,星巴克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当时,其门店总数也才165家。巨额募资的加持,霍华德·舒尔茨对星巴克全球化的设想,终于有了展开的可能。
此后,在舒尔茨的带领下,星巴克开启了向全美乃至全球市场的大扩张。
1999年1月,星巴克在北京国贸中心,开出中国内地第一家门店,正式开启了中国市场的征程。
当时,为数不多的中国咖啡用户,对咖啡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速溶阶段。星巴克用现磨精品咖啡产品和第三空间的概念,很快征服了中国的一众精英阶层。可以这么说,很多中国人的第一杯咖啡,就是星巴克。
进入中国市场十余年,星巴克在中国的大城市一路掘进,几乎没有遭遇强有力的对手。
直到2017年,瑞幸咖啡横空出世,中国咖啡市场最大的变数出现。
贴着“星巴克平替”的标签,借助互联网的补贴式打法,更小的门店和轻便的模式……瑞幸以价格优势迅速席卷全国市场,规模节节攀升。目前,其门店数量已突破2万家,是星巴克中国门店数量的2倍多。
2023年,瑞幸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总额首次超越星巴克中国,成功登顶中国的“咖啡之王”。
星巴克正在遭遇全方位的挑战,中国市场尤甚。
2024财年第四季度,星巴克全球同店销售额下降7%,其中,北美和美国同店下降6%,中国市场的销售额降幅高达14%。
本土化、中国策
谁也不会想到,瑞幸、库迪等平价连锁咖啡品牌,在中国发起的价格大战,会持续这么久,对行业的影响会如此深远。
今年3月,星巴克创始人舒尔茨走访中国市场时,仍对价格战下星巴克在中国的发展,表现出了极其乐观的态度。
在他看来,竞争培育了更多咖啡用户,随着时间的推移,顾客更了解咖啡之后,就会向高端升级,星巴克坚持高端定位,就能继续引领行业。舒尔茨还明确表示,星巴克没有兴趣加入价格战。
嘴很硬,腿很软。
尽管,星巴克官方并没有直接调低产品价格的动作,但各种优惠券、团购券,已在不断击穿星巴克的价格底线,主动或被动地卷入价格战中。
长期的低价竞争环境中,中国的咖啡用户越来越理性,对一杯现磨咖啡的接受度已停留在了9.9元。这样一来,星巴克在用户心目中的印象,已不再是高端,而是贵。星巴克过去20年,在中国市场形成的优势,已越来越模糊。
在产品层面,国内连锁咖啡品牌,显然更了解中国用户的需求,提前感知并引领了咖啡奶茶化的趋势,不断推陈出新,打响一个个爆款产品。
营销端,国内品牌将各种跨界、联名玩得游刃有余,时时占领流量的制高点。
在这种情况下,星巴克不得不考虑大动手术,让自己更适应中国市场。
拆分中国市场业务,寻求强有力的战略合作伙伴,麦当劳、肯德基已提前给星巴克打了个样。
前些年,麦当劳和百胜相继将中国市场业务独立,并将部分股权出售给私募股权公司。经过调整,麦当劳和肯德基在中国市场,双双进入本土化时代,短短几年,规模和业绩都取得了快速发展。
对于这些变化,星巴克新任CEO布莱恩·尼科尔并不陌生。他在连锁餐饮行业的起点,正是百胜餐饮。
只不过,星巴克目前在中国市场面临的竞争环境,比多年前的麦当劳、肯德基要严峻得多。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