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自主选择产品的持续放量及收入占比提升,诺泰生物预计2024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8亿元到2.5亿元,同比增加330.08%到497.34%。

预计上半年业绩同比涨330%到497%

2024年6月19日,江苏诺泰澳赛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诺泰生物;证券代码:688076.SH)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公司预计2024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8000万元到25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13814.75万元到20814.75万元,同比增加330.08%到497.34%。

诺泰生物表示,报告期内,得益于公司自主选择产品的持续放量及收入占比提升,公司2024年半年度业绩同比实现较大增长。

实际上,2024年一季度公司业绩已出现大幅增长。

一季报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6亿元,同比上涨71.02%;取得归母净利润6632.68万元,同比上涨215.65%;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6539.85万元,同比上涨179.69%。不难发现,公司第二季度业绩增长进一步加速。

6月20日,公司股价报收于72.80元/股,涨幅18.64%。6月21日,公司股价继续走高,报收于76.9元/股,涨幅5.63%。

自主选择产品助力业绩上涨,司美格鲁肽表现突出

诺泰生物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0.34亿元,同比增长58.69%,其中自主选择产品实现营收6.29亿元,同比增长145.48%。

诺泰生物表示,自主选择产品方面,公司围绕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疾病治疗方向,以多肽药物为主、小分子化药为辅,产品管线包括司美格鲁肽、磷酸奥司他韦等,公司共有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片等多个品种获批上市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值得关注的是,年报显示,2023年司美格鲁肽系列原料药贡献收入12547.45万元,同比上涨571.41%。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司美格鲁肽等多肽产品的市场规模迅速扩张,根据诺和诺德年报,2023年司美格鲁肽销售额同比增长52%,全球相关仿制药及GLP-1创新药亦在积极布局研发。

而诺泰生物多年以来前瞻性研发布局多肽药物及其他具有潜力的自研品种,逐步形成一定的先发优势。2023年,公司先后取得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等原料药的FDA First Adequate Letter,可满足下游制剂客户在FDA的申报需求。

截至2023年12月末,公司已取得16个原料药品种的国内原料药登记、7个制剂品种的国内药品注册证书;12个原料药品种获得美国FDA药品DMF/VMF编号,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磷酸奥司他韦等原料药品种已通过与制剂的关联技术审评。

目前,公司的司美格鲁肽等多个长链修饰多肽药物的单批次产量已超过10公斤,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此外,公司还掌握了控制多肽药物比表面积的纳米缓释微粉制备技术,并用于兰瑞肽研发及大生产。公司的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替尔泊肽、兰瑞肽纯度均在99%以上,收率均在30%以上。

2023年度公司新签订两份原料药战略合作协议,将为公司未来原料药销售收入增长提供支撑:一是与客户签署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欧洲区域战略合作协议,由公司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司美格鲁肽原料药,借助客户的制剂生产及区域销售推广优势,双方销售分成以实现双赢;二是与客户签署口服司美格鲁肽原料药拉丁美洲区域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产品可商业化上市销售后,指定该客户独家采购并进行销售推广。

公司的多肽原料药面向全球市场,建立了符合国际法规市场标准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多次通过国内外GMP符合性检查及知名药企的现场审计。目前,公司的多肽原料药已销往美国、印度、加拿大、欧洲等海外市场,主要客户包括Cipla、Apotex、Chemo、Teva、Dr.Reddy、普利制药、齐鲁制药、健友股份等国内外知名制药公司,支持其制剂的研发或注册申报。

此外,公司长期投资建设紧紧围绕提高多肽药物及小分子化药研发及规模化大生产能力所开展。

“杭州澳赛诺新厂区二期工程”产能建设项目旨在加强公司小分子CDMO业务专注服务创新药的研发生产,“多肽原料药产品技改项目”产能建设以多肽药物为主、兼顾小分子化药搭建了丰富的产品管线。公司同步规划新建多肽生产车间,预计2025年底多肽原料药产能将达数吨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