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六月中旬,徽商银行被各种突发状况缠身。

先是6月14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宁波监管局披露了一张与徽商银行有关的罚单,显示徽商银行宁波分行因7项违法违规事实,被罚款260万元,三名相关责任人一同收罚单。

罚单刚过去两天,6月16日,徽商银行突然发布了一则股东大会变更公告,称“中静系”股东在14日临时提交了两份补充提案,在提案中要求该行将原本定下的15%现金分红率,提高到30%。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徽商银行,不得不将因此股东大会从6月28日延期到29日。

事实上,不管是分行收到的大额罚单,还是股东中静系突然的高分红要求,都是徽商银行多年来一直存在的痼疾的集中爆发,隐在背后的是该行不出色的内控合规性,以及在分红与利润分配上与股东们的矛盾冲突,反映的是徽商银行在公司治理层面的薄弱。

矛盾再演化,大股东要求追溯7年分红

先说此次与中静系在股权分红上面的角力。据徽商银行披露,按照中静系股东提交的两份补充提案的说法,该行不仅要将原定的2023年的15%现金分红率提高到30%,还要追溯2016年-2022年的现金分红率,都按照30%来分红。

如果最终这份分红方案获得通过,那么徽商银行每10股的现金股利将从原来的1.46元(含税)大幅上升到2.92元(含税),合计分红金额预计将超100亿。由于这份新的分红方案与原分红方案相悖,最终,投资者将会在股东大会上,对这两份方案做出选择,是否能提高分红率,还得看股东大会的投票结果。

事实上,中静系股东与徽商银行董事会关于分红的冲突由来已久。早在2017年6月和2018年6月,中静系股东就针对徽商银行的分红,先后两次提出了分红方案,不过两次都没有获得通过,最终不了了之。此次时隔5年再次提出来,可能也借势了今年4月印发的新“国九条”中的“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

根据2023年报,截至2023年末,中静系四家公司合计持有徽商银行10.59%的股份,仅次于持股11.22%的第一大股东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在前董事长李宏鸣掌舵期间,还是徽商银行第一大股东的中静系,曾多次与徽商银行董事会产生公开争执,除了关于分红上面的争执,2015年中静四海还以“股东大会召集程序违反公司章程规定”为理由,起诉了徽商银行,最终以二审败诉告终;2016年中静系股东又提交了终止境外非公开发行优先股的提案,只是最终也没能成功。多年的董事内部争执、股东意见分歧,让徽商银行的A股上市难上加难。

再回到分红一事上来,中静系股东几次三番要求提高现金分红率,是否与徽商银行自身分红率本就偏低有关?

据有关统计,目前已发布2023年现金分红计划的41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14家的现金分红比例都高于30%。在19家H股区域性上市银行中,徽商银行15%的分红率也处于分红率较低的水平,甚至不如一些港股中小银行。纵向观察,徽商银行自2013年11月上市港股,据统计,上市10余年的徽商银行,仅2013年、2014年的分红率高于30%,这与中介机构建议的“现金分红比例占经审计净利润的30%以上”不符合。不仅这几年分红率持续偏低,2020年徽商银行还没有分红(该年归母净利润负增长)。

在多家银行分红内卷,甚至开始中期分红的当下,近几年利润端持续增长的徽商银行却在分红方面较为保守,一定程度上也会打击股东们的信心,徽商银行最新的市净率仅为0.25%,在19家H股上市区域性银行中仅位列11,属于中等靠后位置,而且徽商银行也在多次发展进行融资,如果大规模分红,可谓是“蜡烛两头烧”。

再收大额罚单,内控问题阻碍A股冲刺

除了股东内部分歧,内部治理的合规性不足,也在拖累徽商银行的A股上市。目前,徽商银行正处于A股IPO冲刺的持续辅导期,今年4月中旬披露的辅导公告指出,徽商银行在公司治理方面,仍存在部分董事超期任职,被多部门行政处罚等内控管理问题。

最近的一张罚单便是14号披露的宁波分行罚单,违法违规事项包括贷款三查不尽职、表外业务管理不规范、部分业务授信管理政策程序存在缺漏、违规变更支行营业地址和名称、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数据治理不到位等。此外,时任徽商银行宁波江北支行个贷客户经理陈龙宇因为对员工与第三方人员发生非正常资金往来等两项违规承担直接经办责任,被警告并罚款5万元;时任徽商银行宁波分行小企业银行部负责人李学存、时任徽商银行宁波慈溪支行小企业客户经理马琳也分别被警告。

宁波分行是徽商银行在浙江地区的唯一一级分行,截至2023年末下辖12家机构,成立至今仅4年多,却已两度收到罚单,上一次罚单在2023年6月,因“违规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业务、集团授信管理不到位”被罚款70万元。两张罚单均集中在2023年后,即宁波分行现任行长高坤履职一年之后,而在担任宁波分行行长之前,高坤是徽商银行总行党群工作部总经理,负责全行的党群工作,却在独自掌管分行时连收两张罚单。

而宁波分行只是徽商银行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徽商银行已经收到多张罚单。6月4日,徽商银行安庆分行也收到了一张百万罚单,因为违规发放固定资产贷款被罚款了105万元,时任该分行行长助理丁帼因负有连带责任被警告。

再往前数,徽商银行及分支机构五月收到1张罚单、4月收到4张罚单,2月和1月各自收到1张罚单,不到6个月的时间里收到9张罚单,且有4张都是百万级别罚单,最高罚款金额395万元,还有两张95万元罚单,罚款数额较大,反映出徽商银行在业务推进和内部治理中存在诸多问题。

面对与中静系股东的多年分歧,以及积弊颇深的内控合规问题,徽商银行未来要如何逐步化解这些难题,扫清A股上市路上的障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