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财经》文 / 李瑞峰

3月31日,岳阳振兴中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顺新科)沪交所主板IPO因财务数据更新中止了上市进程。招股书显示,中顺新科是一家综合型化工产品生产供应商和配套服务商,主营业务为双氧水工作液组分和各种规格双氧水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在阅读该公司提供的上市资料时,《电鳗财经》注意到,此次IPO,中顺新科计划募集资金8.8亿元,其中1.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而该公司刚在2022年现金分红4320万元,超过九成现金分红落入了实控人父子的口袋中。此外,中顺新科在过去10年仅有两项发明专利,且该公司募资项目将致其产能大增,未来如何应对行业整体产能过剩?

实控人父子突击现金分红近4000万 还要募资1.4亿补流

招股书显示,此次IPO,中顺新科计划募集资金87810.37万元,其中4亿元用于年产20万吨过氧化氢(浓度27.5%)项目,18962.9万元用于3,000吨/年四丁基脲、3,000吨/年2-乙基蒽醌、10,000吨/年磷酸三辛酯生产项目,4,845.21万元用于年产2,000吨戊基蒽醌项目,4860万元用于8MW/44MWh储能电站(一期)项目,5142.26万元用于中水回用及零排放试验项目,14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由此可见,中顺新科将用1.4亿元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占总募集资金的16%左右。而在此次IPO前夕,2022年该公司现金分红4320万元。

截至最新招股说明书签署日,陈振兴和陈攀分别直接持有公司13,090,920股和8,727,24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65%和7.10%。陈振兴和陈攀通过中顺咨询分别持有公司52,363,656股和34,909,104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2.61%和28.41%。

陈攀通过中顺合伙(徐浪波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间接持有公司1,305,494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6%;陈攀通过弘毅中顺(李幸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间接持有公司2,125,297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73%。陈振兴和陈攀系父子关系,两人合计持有公司112,521,71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91.56%,合计控制公司109,090,92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8.77%。

由此可见,上述现金分红中约九成落入了实控人父子的口袋中。2022年,中顺新科的董事长陈振兴的薪酬为68.26万元,其副董事长、总经理陈攀的薪酬为68.21万元。

从2020年至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期),中顺新科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圆的薪酬分别为128.55万元、187.3万元和341.45万元,占同期利润的比例分别为1.52%、1.57%和1.65%。

报告期内,中顺新科向陈振兴的拆出资金分别为52万元、50.5万元和83.5万元。

10年仅有两项发明专利

招股书显示,截至报告期末,中顺新科拥有各项专利49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的6项发明中有4项是在2014年3月份之前取得的。另外两项发明专利取得的时间分别为2018年和2021年。也就是说,在过去十年时间里,中顺新科仅有两项发明专利。

报告期内,中顺新科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129.09万元、1,595.75万元和2,264.72万元,投入金额逐年增加,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40%、3.90%和3.66%。同期同行可比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64%、3.59%和4.02%。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顺新科的研发人员为29人,占员工总数的10.21%。2022年,中顺新科的研发费用中的职工薪酬金额分别为207.95万元。由此可以计算的出,该公司的研发人员在2022年薪酬为7.2万元,每位研发人员的月薪甚至不足6000元。

报告期内,中顺新科的毛利率分别为43.63%、40.13%和44.79%,同期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别为36.93%、32.73%和30.02%。

对此,中顺新科表示,公司毛利率高于齐鲁华信、鼎际得、风光股份,但与中触媒和呈和科技接近。由于精细化工产品专业性较强,细分领域较多,各公司之间产品结构和应用领域不同,其毛利率水平及波动趋势也存在差异,但与公司经营规模相似的催化剂和助剂类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平均值较高。

产能大增 如何应对行业产能大增?

此次IPO,中顺新科的8.8亿元的募集资金中,除了1.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外,其余募集资金项目都有扩大产能有关。

报告期内,中顺新科来自第一大收入来源2-乙基蒽醌的收入占比分别为36.33%、45.76%和38.15%,来自磷酸三辛酯的收入占比分别为37.68%、35.72%和37.16%。,来自四丁基脲的收入占比分别为13.21%、11.04%和19.38%。

报告期内,中顺新科的2-乙基蒽醌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68.88%、184.36%和96.42%,磷酸三辛酯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04.62%、108.8%和129.35%。2022年,中顺新科的前三大产品的产能利用率159.06%、129.35%、96.42%。报告期内,上述三大产品的综合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09.91%、117.63%、124.18%。

由此可见,中顺新科的产能利用率非常高,这也是该公司投入大量募集资金扩大产能的原因。

报告期内,中顺新科的存货周转率分别为6.27次、4.27次和5.75次,同期可比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分别为4.98次、5.69次和5.86次。

2022年,中顺新科2-乙基蒽醌生产线就拥有2000吨2-乙基蒽醌产能,加上此次IPO还将募投3000吨/年的2-乙基蒽醌新产能,总共产能一下子提升至5000吨,位居行业前三。

值得注意的是,中顺新科的主要竞争对手恒光股份、怡达股份等企业近年来亦加快布局2-乙基蒽醌产线,目前均已有近万吨新建或扩建项目陆续投产。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随着行业2-乙基蒽醌产能加快扩充,国内市场上2-乙基蒽醌整体供给总量及增速将高于需求,存在产能过剩、市场饱和的风险,这或使原先中顺新科2-乙基蒽醌领域的内卷将更厉害,被迫陷入更多的促销战、价格战的红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