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苏州银行迎来新董事长崔庆军,由此开启了新一轮高层人事变动,从行长、副行长、行长助理,到董事会秘书、监事会主席等都换了一轮。就在4月26日,苏州银行发布公告表示,张小玉因个人原因辞去了苏州银行副行长、首席信息官、执行董事及董事会相关专门委员会职务,辞职后将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近两年苏州银行推进数字化转型,作为首席信息官的张小玉工资也是苏州银行所有高管中最高的,2022年和2023年分别获得了252.38万元、236.9万元的税前薪酬。对于张小玉辞职的“个人原因”,苏州银行没有细说,但此前有爆料称张小玉或将前往华兴银行任职。伴随着张小玉的辞任,苏州银行大致完成了“自上而下”的人事调整,而大换血后的新领导班子,面临的第一个难题便是苏州银行疲态尽显的经营业绩。

在发布张小玉辞职公告的同一日,苏州银行的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也正式披露。从年报来看,2023年该行实现营收118.66 亿元,较2022年只增加了1.03亿元,增幅0.88%。除了营收增长缓慢外,该行的经营还存在内生增长持续性不足、和房地产业绑定较深等问题待解。

营收增长出现颓势,有调节利润之嫌

2020年以来,苏州银行的营业收入增速便一直在10%以下徘徊。2020年-2023年分别为9.97%、4.49%、8.62%、0.88%,到2023年几乎陷入增长停滞。分季度来看的话,2023年苏州银行的营收在逐季度下降,第四季度该行仅实现了26.78亿元的营收,环比三季度减少了8.22%,同比减少了2.19%。

营收增长的颓势,主要原因或在于利息净收入的增长收缩和中收业务净收入的下滑。2023年,苏州银行的利息净收入为84.82亿元,勉强维持了1.7%的正增长,到2024年一季度的增速就变成了-0.84%。

利息净收入增速下降的背后,是净息差的逐年收窄。2023年,苏州银行的净息差为1.68%,较2022年下降了19个基点;今年一季度的年化净息差又继续下跌到1.52%。苏州银行净息差的大幅下跌,既有重定价的原因,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苏州的金融机构较多,银行间的竞争也更激烈,在定价上的溢价空间也更小, 这给苏州银行的贷款定价带来了一定的冲击——2023年该行的贷款平均收益率为4.29%,同比下降41个基点,拖累了整体生息资产收益率。

苏州银行营收端的另一个收入来源即中收业务,2023年的表现也称不上好:全年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2.39亿元,同比减少5.95%。手续费净收入的下降主要是因为金融市场波动导致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叠加减费让利政策,最终导致苏州银行的代销类业务中收出现明显下降,2023年该行代客理财业务同比下降19.87%,为6.85亿元。

营收增速减缓的情况下,苏州银行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却同比大增17.41%,实现了46.01亿元。而利润端的优异表现,很大一部分源于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的大幅减少,2023年该行只计提了16.48亿元的信用减值损失,比2022年少计提了11.16亿,颇有通过减少计提而调节利润的倾向。不过,由于苏州银行的信贷质量控制得比较好,截至去年年末的不良率为0.84%,比年初下降了4个基点,不良贷款余额虽有所上升,却也只有27.07亿元,加上拨备覆盖率较高,其减值计提下调并未过多影响到整体资产质量。

对公贷款高占比,房地产贷款投放较激进

在资产端,苏州银行有一个突出的特征是对公贷款增速高于整体贷款增速。截至2023年末,苏州银行的对公贷款余额为1960.01亿元,相比年初增加了22.40%,这一增速高于整体贷款增速17.38%,更高于个人贷款增速7.62%,对公贷款在总贷款中的占比也进一步提升到66.80%,远高于江苏银行、宁波银行等其他优秀的江浙沪城商行。

诚然,苏州银行的对公贷款业务不良率低,算得上该行的重要优势,但对公贷款的收益率相对零售业务更低,2023年,苏州银行的公司贷款平均收益率只有4.03%,比零售贷款的平均余额低了76个基点。纵向对比,2019年时该行的公司贷款平均利率还有5.56%,零售贷款平均利率为5.79%,二者之间的差距并不算大。但短短4年公司贷款平均利率就减少了153个基点,和零售贷款平均利率的差距也拉得更大。+

在对公贷款的行业投放方面,苏州银行几乎在每年的财报中都提及要“加大支持制造业”,但从实际贷款增量来看,该行对制造业领域的贷款投放力度似乎有所保留。首先,该行的制造业贷款占比在2017年末达到峰值,有22.15%,但此后便逐渐下滑。2023年3月,崔庆军以苏州银行党委书记的身份接受专访时,便提出苏州银行要“以政策资金精准滴灌普惠小微、制造业等重点客群”,只是这份重视在年报中过多体现。截至2023年末,该行的制造业贷款为522.46亿元,在总贷款中占比17.81%,虽相比上年末略有增长,但规模增量比不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比增长又比不过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贷款上,苏州银行依然保持着激进的扩张,年末房地产业贷款余额为168.32亿元,较年初增加69.08亿元,增速高达69.61%,占比也上升到5.74%。房地产业是该行贷款不良率最高的行业,2021年一度飙升至惊人的6.65%,尽管近两年不断压降,也依旧有2.6%。在房地产行业风险暴露的情况下,苏州银行仍大力投放地产贷款,一定程度上会埋下风险隐患。

而在零售业务板块,苏州银行的表现则较为保守。尽管在年报中,苏州银行也将零售业务放在重要战略位置,但2023年该行的零售贷款只增长了7.62%,与公司贷款超20%的增速相差甚远,年末个贷余额为974亿元,在总贷款中占比下降到33.2%。而从代客理财业务收入的走势来看,被苏州银行当作零售业务重点的财富管理业务,暂时也难挑大梁。

不过,由于苏州银行此前定位服务中小微企业,在经营贷扩张上有一定优势,近几年该行的经营贷一直保持双位数增长,2023年的增速为14.97%,经营贷的稳定增长也给苏州银行的零售信贷业务增长创造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2019年起,苏州银行的核充率便一路下滑,及至2023年末只剩9.38%,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行的内生增长持续性不足,长期下来有可能会对资产扩张形成制约。新领导班子全面接手苏州银行后,如何摆脱营收增长放缓、核充率下滑等焦虑,是继续走老路还是找准新目标进行转型,都亟待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