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独立 穿透

不破不立、破后而立。

作者:蒙多

编辑:楚逸

风品:时完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股价反映基本面,也牵扯投资者信心。

2024刚开年,坐拥“进口食品第一股”、“国内乳酸菌饮料第一股”头衔的品渥食品、均瑶健康便遭遇了股价连滑。

截至2月5日,前者股价15.09元,创历史新低、较26.66元发行价累跌超40%。均瑶健康股价7.86元,同样创新低、较13.43 元的发行价同样缩超40%。

市场在担忧什么?

接(上)文:


4

集团债压面面观 百年老店野望


质押能缓解一定的现金流压力,却是权宜之计,只是将风险后置。

据企业预警通,截至2023年一季末,均瑶集团资产负债率达71.24%。短期借款金额244.01亿元,短期债务总额341.44亿元,有息债务金额539.89亿元,利息费用5.32亿元。

而同期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仅58.02亿元,即便加上17.30亿元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亦无法覆盖紧迫债压。

2023年三季度,均瑶健康负债总计4.07亿元,同比增长84.17%。资产负债率17.24%,二季度15.75%。

提起均瑶集团,便不得不说三兄弟创业的商业传奇。

1991年7月,来自温州的王均瑶、王均金、王均豪,成立温州天龙包机有限公司,开创中国民营包机先河。伴随着旗下产业逐步壮大,三兄弟又于2001年创立了均瑶集团。

如今,均瑶集团已形成航空运输、金融服务、现代消费、教育服务、科技创新五大业务板块,拥有包括均瑶健康、吉祥航空等在内的4家A股上市公司,员工总数近2万人。

乍看足够庞大繁华,然有时候摊子越大,压力挑战也越大。

据温州人物,2005年,均瑶集团曾提出建立卓越的国际化的现代服务业“百年老店”的目标。彼时王均豪表示:“我一想到百年老店,就热血沸腾,就觉得辛苦根本不算什么。这是三兄弟共同的梦想,也是均瑶集团的最终目标。”

可如同治国烹鲜,打造一家“百年老店”亦需注重细节、把控节奏、敬畏周期。

比如吉祥航空,2020年至2022年营收101.02亿元、117.67亿元、82.10亿元,归母净利为-4.74亿元、-4.77亿元、-41.48亿元。2022年营利大变脸,创下亏损新高。

2022年3月,吉祥航空拟定增募集不超33.02亿元。其中23.12亿元用于引进飞机及备用发动机项目外;还将拿出9.9亿元偿还银行贷款。

好在2023年业绩可喜回暖。2024年1月24日,吉祥航空发布预告,2023年预计经营业绩将扭亏为盈,归母净利6.80亿元到8.80亿元;归母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为6.35亿元到8.55亿元。

不过截至2023年9月底,企业账面货币资金仅11.77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1.04亿元,远无法覆盖91.89亿元的短期借款。加之负债率超78%,资金链压力仍不算轻。

均瑶集团旗下的大东方、爱建集团也在负重前行。前者主业为百货零售、三凤桥品牌经营、医疗健康业务。2023三季报出现增收不增利,营收26.84亿元,同比增长14.88%;归母净利1.31亿元,同比增速-24.74%。

爱建集团主业为信托业务、融资租赁业务、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私募股权投资。2023三季报营利双降,营收16.84亿元,同比下滑31.96%;归母净利4.75亿元,同比下滑28.72%;。

最新年度预报显示,全年归母净利9,000 万元到13,000 万元,同比减少73.03%到81.33%;扣非净利6,500万元到9,500万元,同比减少69.09%到78.85%。

此外,大东方、爱建集团债压同样不小。截至2023年9月底,大东方账面货币资金5.58亿元,短期借款则达9.30亿元;爱建集团账面货币资金13.51亿元,账面短期借款却有35.17亿元。另据同花顺F10,除了均瑶健康,均瑶集团还质押了吉祥航空直接持股比的75.47%;质押爱建集团直接持股比的79.90%。

种种闪转腾挪不予余力,但要真正打造“百年老店”,稳健根基是重中之重。能否行稳致远,仍考验王氏兄弟的风险化解能力、杠杆敬畏、质量敬畏。

5

低谷穿越 大力出奇迹


低谷穿越,最宝贵的是战略信心、战略眼光、战略定力。

所谓跌的越多,反弹的越猛。从自身实力及赛道前景看,品渥食品、均瑶健康并非没有“出坑”可能。

先看品渥食品。其深耕市场多年,早已构筑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据凯度消费者指数数据,2019年-2022年,德亚牛奶连续四年进口牛奶销量排名第一,市场影响力不容小觑。

同时,企业也在借助种种革新进化,不断夯实上述优势。如2023 上半年,德亚品牌围绕全球品牌代言人王源进行系列推广活动,品牌短视频平台各项数据新高。

旗下“瓦伦丁”啤酒,则继续围绕“进口好啤酒”的差异化定位强化客户认知,推出的330ml系列果味啤酒获得不少年轻消费者青睐。

从行业赛道看,随着全球健康意识提高,进口食品市场前景依旧广阔。据中国海关统计,2013-2022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3%,2022年中国进口食品1396.2亿美元,同比增长3.1%。根据WTO统计,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食品进口国。

更值欣慰的是,品渥食品也在持续打磨质量关。在与投资者互动时称公司供应商均为国际知名食品加工企业,建立起全面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且自身也建立了较严格的产品质量检验和检测制度。

再看均瑶健康。均瑶集团总裁、均瑶健康董事长王均豪曾在“2023中国新消费高峰论坛”上表示,公司致力成为全球益生菌引领者。

宏伟目标背后是有一定底气的。放眼国内,能从益生菌原料菌粉生产到终端消费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企业寥寥,均瑶健康恰好就是“少数派”。往期看,其通过破产重整均瑶润盈及泛缘供应链的业务接入,成功建立了“原料-产品-渠道”一体化生态链模型,形成较强市场竞争力。

据财报,均瑶润盈在业内有着国内益生菌“黄埔军校”之称,目前已研发生产50多种中国本土益生菌菌种,手握4000余株自主知识产权的益生菌菌种资源库,其中高活性冻干菌粉年产能达300吨。这为企业冲击引领者提供了充足“弹药”。

同时,均瑶健康还与江南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达成战略合作,通过独家授权、自研、购买等方式,储备了具有独特功能性的益生菌株10余株。加上整合均瑶润盈的益生菌菌株资源库,均瑶健康得以打造出针对不同人群、不同配方、不同价格体系的产品矩阵。

可以说,2023年的业绩回暖与益生菌食品崛起关系密切。在2023半年报后,均瑶健康接受机构调研时称,味动力毛利率是40%左右,而益生菌部分则达60%左右。

据王均豪介绍,公司已基于相关专利菌种研发推出功能性食品饮料。例如,味动力常温乳酸菌饮料添加缓解便秘和促进肠道健康的菌种,味动力餐后轻体乳酸菌饮品添加抗肥胖的菌种。2023 上半年还推出了口腔健康新功能的“清清君”等新品,成为企业长远发展的抓手。

可见,两企都在强化先发优势、革新挖掘新增长点,个中蕴含的“不服输、想更好”精神值得赞许。

不过,还是那句话,市场不等人、资本不等人、竞品同样没闲着。想要穿越周期低谷,让股价业绩支棱起来,两企的发展脚步还需再大些、突破还需再精准些、高效些。摆脱惯性思维、经验路径,除了连续性创新,更要有跳跃性创新。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2024,均瑶健康、品渥食品能否大力出奇迹?

本文为首财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