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硬科技相关ETF再掀热潮,多只产品获批如何布局?

硬科技相关ETF再掀热潮。

11月21日,16只硬科技产品迅速获批,涉及易方达、华泰柏瑞、工银瑞信、永赢、景顺长城、摩根、鹏华、天弘等11家大型公募基金。

16只产品包括首批7只科创创业人工智能ETF、3只科创板芯片ETF、4只科创板芯片设计主题ETF,以及2只科技主题主动权益类基金。

聚焦科创板与创业板人工智能主题

易方达、华泰柏瑞、工银瑞信、永赢、景顺长城、鹏华、摩根基金等7家基金管理人申报的中证科创创业人工智能ETF产品拿到批文。

资料显示,中证科创创业人工智能指数(简称“科创创业AI”)是一只聚焦人工智能全产业链的代表性指数,旨在反映科创板与创业板中人工智能主题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科创创业AI指数于2025年5月14日正式发布,基日为2019年12月31日。指数从科创板和创业板中选取50只业务涉及人工智能基础资源、技术及应用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采用市值加权方式编制。

为控制集中度风险,指数设置单个成分股权重上限为10%,并限制科创板或创业板单个板块权重不超过80%。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截至2025年11月21日,50只成分股覆盖人工智能产业链的上游算力基础设施、中游算法模型与下游应用场景。核心成分股集中于半导体、软件开发与信息技术服务领域。

从行业分布看,通信服务占比41%,电子占比为34%,计算机占比近16%,构成指数核心驱动力。

最新数据显示,50只成分股中最大市值为5266.85亿元,最小市值为86.39亿元,中位数为230.35亿元。

以权重排序,前十大成分股包括中际旭创、新易盛、寒武纪-U、澜起科技、金山办公、芯原股份、昆仑万维、协创数据、石头科技、深信服。前十大成分股累计权重为71.52%。

估值水平方面,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1月21日,科创创业AI指数TTM市盈率为101倍,市净率为9.01倍。

随着“人工智能+”行动深入推进及“十五五”规划明确“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核心目标,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其产业正从算力驱动向应用闭环演进。

上游芯片与光模块、中游大模型、下游智能终端与行业软件协同发力,推动产业链价值释放。指数成分股覆盖国内AI核心企业,具备技术领先性与市场代表性。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科创创业AI指数估值处于高位区间,反映市场对人工智能产业高成长性的预期,但也提示需关注盈利兑现节奏。

专注芯片设计业绩增长显著

广发、易方达、鹏华、天弘等4家基金管理人申报的上证科创板芯片设计主题ETF拿到批文。

资料显示,上证科创板芯片设计主题指数(简称“科创芯片设计”)是聚焦科创板芯片设计领域核心企业的专业指数。

科创芯片设计指数自2024年7月26日正式发布,基日为2019年12月31日,选取科创板内业务涉及芯片设计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科创板芯片设计领域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7月26日,与科创芯片设计指数同期发布的还有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

上交所围绕芯片设计、半导体材料设备两大半导体行业关键环节,研究推出两条科创板半导体细分主题指数,助力跟踪半导体产业链各环节公司的表现。

科创芯片设计指数通过日均总市值排序选取前50名,确保成分股具备市场代表性与流动性。指数每半年定期调整,并设有单一个股权重上限10%,有效控制集中度风险。

由于科创芯片设计指数所指行业十分明确,其成分股均为芯片设计领域的上市公司,所属行业为集成电路。

最新数据显示,50只成分股中最大市值为5266.85亿元,最小市值为43.12亿元,中位数为167.15亿元。

以权重排序,前十大成分股包括寒武纪-U、海光信息、澜起科技、芯原股份、佰维存储、睿创微纳、思特威-W、晶晨股份、东芯股份、恒玄科技。前十大成分股累计权重为63.11%。

估值水平方面,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1月21日,科创芯片设计指数TTM市盈率为206.49倍,市净率为10.45倍。

虽然估值水平也处于高位区间,但指数成分股业绩增长喜人。

2025年前三季度,指数成分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76%,净利润同比增长高达179.27%,业绩增长强劲,反映国产芯片设计企业在AI算力、存储、汽车电子等高景气赛道的快速渗透与商业化落地能力。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预测,2030年前中国芯片设计产业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当前,国产高端芯片验证与导入进程加速,AI芯片性能持续突破,如寒武纪Cambricon NeuWare平台已实现对主流AI框架的全面兼容,推动生态建设。同时,中芯国际等代工厂产能利用率超95%,订单饱满,为设计企业提供了稳定制造支撑。

在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持续强化背景下,芯片设计作为“卡脖子”环节的核心突破口,长期成长逻辑坚实。

目前科创芯片设计指数有一只挂钩ETF,为国联安科创芯片设计ETF(588780),截至2025年11月21日,该ETF年初至今涨幅为44.64%,最新规模为7.13亿元。

随着广发、易方达、鹏华、天弘等4家基金管理人进入,科创芯片设计ETF格局将发生改变。

“元老级”指数ETF再扩容

华宝、广发、易方达等3家基金管理人申报的上证科创板芯片ETF拿到批文。

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简称“科创芯片”)已经是科创板的“元老级”指数。

科创芯片指数于2022年6月13日发布,以2019年12月31日为基日,指数从科创板上市公司中选取业务涵盖半导体材料、设备、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与测试五大环节的证券作为样本,旨在精准刻画科创板芯片产业的整体运行态势。

该指数每季度定期调整,确保成分股的代表性与流动性。

最新数据显示,50只成分股中最大市值为9040.11亿元,最小市值为114.97亿元,中位数为346.53亿元。

以权重排序,前十大成分股包括海光信息、寒武纪-U、澜起科技、中芯国际、中微公司、芯原股份、华虹公司、拓荆科技、佰维存储、沪硅产业。前十大成分股累计权重为60.55%。

以前十大成分股为例,根据申银万国行业分类,产业链分布包括5家芯片设计、2家半导体设备、2家芯片制造、1家半导体材料。

估值水平方面,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1月21日,科创芯片指数TTM市盈率为165.99倍,位于近5年79.43%分位点,市净率为7.32倍,位于近5年93.71%分位点。

尽管估值处于历史高位,但盈利增速远超估值扩张。2025年前三季度,科创芯片指数成分股平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5.11%,平均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24.07%,基本面支撑估值合理性。

作为较为成熟的主题行业指数,已有8家基金管理人进行ETF产品布局,其中包括嘉实、汇添富、华安、南方等传统大厂。

以嘉实基金旗下由基金经理田光远管理的科创芯片ETF(588200)为例,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1月21日,其最新规模达377.29亿元,位列第一名。近三年、近一年收益率分别为87.73%、42.21%,年化回报更是达到27.36%,颇为值得关注。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不慌财说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