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跨过“历史的三峡”,南京按下新旧动能“转换键”

文 | 萧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历史学家唐德刚提出著名的“历史的三峡”理论。他以江水穿越三峡之险,比喻人类历史在两种社会形态转换间必经的转型期——那瓶颈般的艰难阶段,便是“历史的三峡”。

正如一个民族文明的进程会经历“历史的三峡”,一座城市的发展同样如此。

南京,这座拥有超过两千五百年建城史与深厚都城底蕴的文化名城,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誉,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见证者。

同时,凭借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坐拥江港与海港双重功能,南京孕育出独具特色的商业文明,成为兼具深厚文化底蕴与强劲经济实力的新星。

江宁,便是其中的缩影。

作为南京区域面积最广、经济体量最大、人口最多的行政区,江宁区连续五年位列中国工业百强区前十,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创新百强区前十,跻身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前十,堪称南京经济发展的生动写照。

当前经济形势下,所有城市和地区都面临一个共同课题:增长何以持续?

产业是生产力的载体,“产业强市”已成为南京的“头号工程”。近年来,南京着力构建“4266”产业体系,以“择高处立、寻平处坐、向宽处行”为路径,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富有生命力、创造力与想象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展现中国城市新旧动能转换的鲜活实践。

高峡侧立,潮涌浪奔。南京,正穿越“壁立千仞”的转型峡口,迎向“别有洞天”的新明天。

1、往高处立:从“江宁织造”到“南京智造”

“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雀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这是明末清初诗人吴梅村对巧夺天工的南京云锦技艺的赞叹。

自明清始,江宁织造便位列三大官办织造之一,“江宁”二字,成为高端织造的代名词。而今,在新质生产力浪潮推动下,南京正凭借高端制造与创新引擎,重塑“智造”新名片。

位于江宁高新区的上汽大通南京工厂,是这一转型的典范。

它是全球首家入选工业4.0“灯塔工厂”名单的中国整车制造企业,也是全球首家实现C2B模式下的智能化汽车生产企业。其通过独特的C2B智能定制模式,不仅支持大量用户的个性化选配组合,还展现了其他“灯塔工厂”所不具备的全生命周期客户连接的数字化体系和能力。

以“蜘蛛智选”为例,这是上汽打通自主研发的智能选配系统,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私人定制”个性化车辆,实现千人千面。

也正是基于这一模式,上汽大通南京工厂不仅创造了一个能够高效支持高达10万亿种定制需求的“神奇工厂”,同时也在众多中国整车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这样的“神奇工厂”,在南京并非孤例。

走进江苏道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江宁开发区的无尘车间,只见一台台OHT智能天车沿着屋顶交错的轨道来回穿梭,仿佛置身科幻电影的世界。

一片晶圆要经过成百上千道工序,才会诞生数百颗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因此对晶圆的良品率、洁净度和生产效率要求格外高。所以在12英寸半导体厂中,OHT天车是不可缺少的关键设备。

然而,OHT天车复杂程度高、技术攻关难度大且市场准入门槛高,长期被日本的大福和村田高度垄断。直到道达科技凭借自主研发,打破了这一局面。

以旗下产品麒麟OHT天车为例,它具备大规模集控系统、充足的能源供应和实时控制体系三大核心技术优势,是国内唯一交付客户5.3/秒的国产半导体OHT天车.一台天车的价值就相当于一辆宝马7系,而一个半导体工厂就需要成百上千台。

如今,道达科技的客户遍布半导体、FPD、新能源等诸多新兴行业,它也成为了业内为数不多为半导体产业提供智能工厂软硬一体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

往高处立,就是要走好“爬坡”向上之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高端制造业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实现制造强国战略以及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今天的南京,已汇聚了埃斯顿、汇川、科远智慧、亿嘉和、极智嘉等一批专注产业赛道,引领技术突破的高端智造产业集群和发展生态,他们正在各自的领域图谱里抒写着“南京智造”的故事。

2、寻平处住:从“江宁药匠”到“南京药都”

朱自清在《南京》一文写道:“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你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

“打开”南京的方式从来不止一种。

鲜为人知的是,南京江宁在中国的医药史上曾经扮演过极其重要的角色。明代,江宁的稀有药材“骨牌草”被列为宫廷贡品;郑和七下西洋时,每次都带“江宁夏枯草”,大受东南亚国家欢迎......

更鲜为人知的是,相比药材,历史上南京江宁的药匠更加出色。

江宁药匠自汉代闻名全国。据南宋《景定建康志》记载:“汉,李南……卖药自给,寿八十五。”这个叫李南的江宁人据说就是江宁药匠的“祖师爷”。明代的御药房和惠民药局中的很多药材和人员也都来自于江宁。

穿越千年,薪火相传。

生物医药被誉为“永不落幕的朝阳产业”,是创新最活跃、发展最迅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南京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核心构成。

南京的生物医药“家底”堪称雄厚:拥有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一批医药领域顶尖高校,20余所高校开设医药相关专业,汇聚王广基、郭子建、应汉杰、黄和等院士领衔的高端人才。

在这场关乎人类健康的科技竞赛中,南京企业正以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攀登生命科学的新高度,不断攻克“卡脖子”环节。

位于江宁高新区的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起源于江苏省最早的民营新药研发机构之一的南京海光应用化学研究所。

多年来,奥赛康基于临床需求,通过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双轮驱动,药物治疗领域已覆盖消化、抗肿瘤、抗感染、慢性病等多个医药细分领域。

它身上有着多个“第一”:全国抗肿瘤药品种最多的公司之一,全国最大的质子泵抑制剂注射剂生产地之一,同时也是全国拥有质子泵抑制剂品种最多的企业之一。

近三年,奥赛康研发投入平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7%。上半年,奥赛康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利厄替尼片(商品名:奥壹新)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这一精准靶向药是今年全省获批的首个1类创新药,标志着奥赛康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同在江宁,奥赛康的“邻居”——正大天晴药业集团南京顺欣制药有限公司,坚持高端创新药物开发,构建了长期发展战略体系。

前面栽树,后面乘凉。近两年,顺欣进入了集中收获期,已上市产品包括贝伐珠单抗、曲妥珠单抗、贝莫苏拜单抗、帕妥珠单抗等共计10个大分子药物,在国内医药领域中上市大分子药物数量显著领先。

尤其是在生产建设上,建成了江苏省第一条“单克隆抗体不锈钢生产线”、国内第一条实现“无工程批一次性放大成功的10000L抗体药物生产线”,累计共8条符合GMP标准的大分子药物生产线和4条符合GMP标准的小分子药物生产线。在全世界都遥遥领先。

在南京,像奥赛康、正大天晴这样不断结出“硕果”的医药创新企业不在少数:

宁丹新药先必新^®舌下片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三迭纪医药达成12亿美元国际大单,刷新全球药物递送领域合作金额纪录,普爱医疗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大功率三维C形臂上市,前沿生物原创药艾可宁^®被纳入《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4版)》.....

寻平处住,就是要走好“过坎”之路。如何迈过这个“坎”?

南京给出的答案逐步清晰——通过雄厚的产业基础、完整的产业链条、密集的创新人才、丰富的科研资源和优质的营商环境,为生物医药产业的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合作提供得天独厚的沃土。

3、向宽处行:从“in在南京”到“赢在未来”

在商业咨询领域,有一个著名的“麦肯锡三层面理论”。它指的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最三个最核心的问题:基本盘、新动力以及新机会。

由西陵始,至瞿塘出,历史的三峡指向大江大河,而城市的三峡同样如此——

看一个城市和地区是否具备长足的增长潜力和动能的关键,要看它是否守住了基本盘,是否精心培育涌现增长动力的新产业,是否把握住产业趋势、开创未来的新机会。

在此之前,南京已经用一系列亮眼的成绩给出了答案。如今的南京正在通过一个又一个创新平台(孵化器)牢牢把握住驶向星辰大海上的方向盘。

坐落在江宁的中科南京生命健康高等研究院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它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多方共同组织成立,也是中科系麒麟区域创新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环。

它拥有一支由院士、中科院领军科学家牵头的科技人才团队,建有最前沿的新型疫苗、抗体及分子、免疫诊断三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转化平台,保证了实验室里的前沿突破,能够走上企业的生产线,最终裂变出真正的竞争力,推动新质生产力蓬勃生长。

不仅如此,江宁还与华瑞时尚集团打造了一个南京华瑞智汇产研生态社区。

众所周知,机器人产业被誉为 “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它在机器人研发、制造、应用上的表现。而华瑞智汇产研生态社区已经成功引进了多个机器人相关产业项目,成果颇丰。

比如南京因克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为新一代人形和具身智能机器人提供最优质的关节模组解决方案。创立仅3年,就已经获得2轮融资。

在今年4月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比赛中,超过半数参赛机器人的关节模组产品均来自“因克斯”。其中,获得冠亚军队伍的机器人更是全身的所有关节均使用了因克斯的产品。

再比如,南京神源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这是国内率先突破六维力传感器多项技术壁垒的高新技术企业。

从常规的几十公斤的机器人用六维力传感器,到小至10克的昆虫六维受力测试传感器,和大到100吨的巨型装备测试六维力传感器,神源生科技的产品覆盖了人形机器人、汽车、航空、新能源、科研等各个行业的需求。

眼下爆火的新松机器人、埃斯顿、云深处科技等行业龙头皆为其合作客户。此外,也已向特斯拉Optimus送样。

向宽处行,就是要走好战略布局之路,开辟新赛道。引领未来发展、带来颠覆性创新、实现爆发式成长的新兴产业和细分领域越多、越强,发展之路也就越宽。

按照唐教授的理论,一个民族一旦走出“历史的三峡”,便意味着天光顿开、晴川历历的美好时代。

历史的转型,需要在漫长的时间标尺下展开。而一座城市和地区的转型,无疑是看它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谋略与智慧。

显然,南京,早已洞察到这一变化,并已积极付诸实践——守正拓展核心产业、建立新兴增长产业、开创未来产业,以铆足干劲、全力奔跑的奋进姿态迎接属于它的新时代。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