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富通基金十年三现“老鼠仓”,“风控专家”掌舵下合规难题待解
证券之星 赵子祥
近日,老牌公募海富通基金再度曝出“老鼠仓”违规事件,基金经理杨某嘉借职务之便,利用未公开信息指导外部账户进行趋同交易,被处以50万元罚款。此次违规将公司系统性风控漏洞与治理难题推向公众视野。
证券之星注意到,从2014年行业首例“老鼠仓窝案”,到2018年谢志刚案,再到2025年披露的杨某嘉违规,三次违规逻辑高度重合,均暴露内控失效短板。
尽管年内海富通基金相继进行新股东入主、“风控专家”掌舵并启动高频人事调整,公司仍未堵住合规漏洞,其合规文化缺失与治理迷局,不仅拖累产品业绩,更给公募行业敲响了内控建设的警钟。
十年三陷“老鼠仓”,合规漏洞“惯性失守”
近日,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在担任基金经理期间,杨某嘉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未公开信息,明示、暗示陈某东从事相关交易活动。经上海监管局认定,“陈某东”证券账户与杨某嘉管理的基金发生趋同交易。最终,上海监管局对杨某嘉做出50万元罚款的处罚。
证券之星注意到,海富通基金的“老鼠仓”史几乎贯穿了其近十年的发展轨迹,且每一次违规都暴露着风控体系的系统性缺陷。
2014年,海富通曝出国内基金业首例“老鼠仓窝案”:5名基金经理被查,涉及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数十只股票,非法获利规模在当时创下行业纪录。
彼时监管调查显示,这些基金经理通过亲友账户同步跟进基金操作,而公司的交易监控系统未能识别出异常趋同交易,当时业内已开始普及大数据比对技术,但海富通的内控手段仍停留在人工抽查阶段。
2018年,历史重演。原基金经理谢志刚因利用管理的海富通改革驱动基金信息,控制亲友账户交易52只股票,非法获利270万元,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300万元。彼时海富通虽宣称“已升级风控系统”,但谢志刚的违规行为持续超两年,涉及交易超百笔,仍未被内部监测发现。
2025年的杨宁嘉案,更是将“风控失效”推向新的尴尬。根据上海证监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杨宁嘉在2021年9月至2024年10月管理海富通电子信息传媒产业股票、新内需混合等基金期间,向好友陈某东泄露基金持仓变动、操作策略等核心信息,后者控制的账户与基金的交易方向、时间、标的高度趋同。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违规行为发生在2024年,此时金融科技已能实现AI实时监控、交易行为回溯等功能,但海富通的内部系统仍未捕捉到异常。
与此同时,杨宁嘉管理的产品业绩表现不佳,海富通电子信息传媒产业股票A任职回报率亏损39.52%,其于2024年6月接手的海富通数字经济混合基金,仅100余天便因规模缩水至36万元(较成立时缩水99.87%)而清盘。
“三次老鼠仓,涉及不同基金经理、不同产品线,但违规逻辑完全一致,都是基金经理泄露信息+亲友趋同交易,反映出公司合规要求没有渗透到业务层面,监控系统形同虚设。
“风控专家”掌舵,人事震荡下的治理迷局
证券之星注意到,在此次老鼠仓事件爆出之前,海富通基金曾相继进行人事与股权变动,本被视为“破局合规困局”的契机,最终却成了“风波叠加”的节点。
1月21日,海富通公告主要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获证监会批复;3月18日正式披露,原控股股东海通证券的持股被整合至国泰海通证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上海国际集团。这一变动被解读为“券商系公募资源协同的尝试”,但也意味着公司进入“新股东主导”的调整期。
到了4月23日,国泰海通证券副总裁谢乐斌正式接任海富通董事长。公开履历显示,谢乐斌在国泰君安拥有20余年管理经验,历任稽核审计总部总经理、首席风险官等职,其“风控基因”被市场视为修复海富通合规形象的关键。
但上任仅半年,杨宁嘉老鼠仓事件便被监管披露,该违规行为的截止时间是2024年10月,恰在谢乐斌接任前,却也暴露了公司“旧账未清”的问题。
更值得关注的是,谢乐斌掌舵后,海富通的人事调整进入“高频期”。据公司公告,2025年1月至11月,累计发布十余次基金经理变更公告,覆盖中证港股通科技ETF、中证A500ETF、混合基金、债券基金等多类产品,仅8月单月就有3起调整,10月24日同日披露2只指数 ETF 的基金经理变更。
如此密集的人事变动,既可能是新管理层对投研团队的“洗牌”,也反映出公司内部的不稳定,多位离任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业绩低迷,如海富通电子信息传媒产业股票、数字经济混合等,均是“亏损+清盘”的结局。
从2014年的“窝案”到2025年的杨宁嘉事件,海富通基金的十年,是一部“合规漏洞反复上演”的警示录。谢乐斌的上任,曾让市场看到“风控专家修复内控”的希望,但老鼠仓的再曝与人事的高频震荡,却让这份希望蒙上阴影。
对于海富通而言,当前的困局已不仅是“个别基金经理的道德失范”,更是“合规文化缺失、风控体系失效”的系统性问题。若不能从制度层面重建交易监控、人员约束、文化建设的闭环,即便换再多“风控专家”掌舵,也难改“屡陷违规”的宿命。而对于投资者来说,这家老牌公募提供的教训也足够深刻:在业绩之外,基金公司的合规底色,或许才是资产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赵子祥)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