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存贷规模缩水,营收利润双降,光大银行增长持续失速

10月30日,光大银行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

报告显示,光大银行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42.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70.18亿元,分别同比下降7.94%、3.63%。

股价变动是最直观的市场反馈。市场对光大银行这份三季报似乎反应格外强烈,财报发布的第二日,股价便下跌了3.19%,领跌银行板块。

2025年,光大银行的经营业绩仍未回暖,不仅营收仍未回到增长轨道,利润端也开始下滑,除此之外,存贷规模收缩、资产质量下行、内控合规等问题也环绕着光大银行,亟待光大银行管理层一一解决。

存贷规模收缩,多项业绩指标下滑

半年报发布时,尽管光大银行的营收同比下滑,但净利润仍是微增的。到三季报时,就变成营收净利润双降,一个重要原因是第三季度的单季业绩下跌严重。

第三季度,光大银行的单季营收为283.52亿元,同比减少13.01%,环比减少13.65%;归母净利润为123.96亿元,同比下滑10.99%,环比微增1.96%。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光大银行董秘张旭阳对业绩的下滑作出解释,表示今年以来,债券市场的利率整体上行,再加上去年同期的市场利率下行,共同带动估值损益基数较高,导致其他非息收入的同比降幅较大,最终导致营收与净利润下降。

从利润表来看确实如此,尤其是今年第三季度,多家银行都出现了投资端的大额浮亏,光大银行也不例外,单季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30.75亿元,直接导致单季营收同比、环比都出现大幅下滑。

但市场震荡并不是前三季度业绩下行的唯一因素。事实上,利息净收入也依旧在下滑。自2022年利息净收入达到峰值后,该行的利息净收入便逐年下滑,今年前三季度,光大银行的利息净收入为688.81亿元,同比减少5.11%。

不过,如果单看第三季度,该行的利息净收入为234.49亿元,虽然同比减少4.21%,但环比二季度回升了2.42%。这似乎是光大银行利息业务逐步回温的征兆。

据招商证券测算,今年第三季度,光大银行的单季测算净息差为1.42%,环比提升了3bps。不过,整体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的息差较2024年进一步削薄。年报利息净收入能否同比回升,还要看第三季度的息差回升之势能否稳住。

此外,影响利息净收入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存贷规模变化也出现“意外”。截至三季度末,光大银行的资产规模为72177.17亿元,虽较年初有所增长,但环比二季度末下滑0.29%。下滑原因是贷款余额环比二季度末缩水1.37%,余额下降到39538.3亿元。

负债端同样如此,三季度末负债余额为66128.58亿元,环比二季度末减少0.43%;其中,存款余额为41846.94亿元,环比二季度末减少1.61%。

在光大银行的生息资产端,贷款是平均成本率第二高的生息资产(第一高的应收融资租赁款,今年也持续缩水,三季度末余额为819.07亿元,较年初减少13.58%);计息负债端,客户存款是平均成本率最低的计息负债。

客户存贷的规模出现收缩,不仅抑制了资产负债规模的整体扩张速度,还对光大银行稳定息差,推动利息净收入回升造成一定阻碍。

营收端表现较好的是中间业务。前三季度,光大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55.02亿元,同比增长2.18%。其中,第三季度的单季中间业务净收入为50.59亿元,环比同比都实现增长。

业绩说明会上,董秘张旭阳谈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便将“着力发展中间业务,提升非息收入贡献”作为重要部分提及。只是,中间业务净收入的增长,是建立在2024年前三季度利息净收入同比大跌的基础上的,事实上,该行前三季度的中间业务净收入还没能回到2023年同期的水平。

年内多次转让不良,资产质量压力反弹

营收同比大幅下降的前提下,为了留存更多利润空间,光大银行沿袭了前几个季度的做法,降本增效以及减少计提信用减值损失。

前三季度,光大银行的业务及管理费为264.03亿元,同比减少6.51%;信用减值损失为188.38亿元,同比减少23.41%。

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的持续减少,进一步削弱了光大银行的拨备覆盖能力。截至三季度末,该行拨备覆盖率为168.92%,较年初下降了11.67个百分点。但不良率并没有同比降低,反而较年初上升1个基点至1.26%。

目前,三季报仅披露了不良率和拨备覆盖率,最新的贷款关注率、逾期率等数据仍停留在半年报。但从光大银行今年以来的种种动作来看,该行面临的资产质量压力不小,尤其是个贷端。

就在三季报发布的同一日,银登网发布三则信息,披露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第1、第5、第9期个人不良贷款(信用卡透支)的转让结果。这三期个贷不良资产都由江西省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受让,协议签署日为6月24日。

2025年,光大银行先后两次批量转让个贷不良资产。先是5月中旬在银登网集中发布1-10期转让项目公告,批量转让未偿本息合计约115.6亿元的个人不良贷款(信用卡透支),转让起始价仅5.94亿元。

10月下旬,光大银行又通过公司公告披露11期-25期个贷不良转让公告,合计转让的未偿还本息总额约为78.81亿元,转让起始价也只有5.07亿元。从两次集中转让的不良规模和起始价来看,光大银行的个贷不良处置较为迫切。

截至二季度末,该行的零售贷款不良余额为206.06亿元,零售不良率为1.38%,略高于整体不良率。如今,整体不良率出现抬升,是对公信贷不良率上升,还是零售信贷资产质量恶化,有待年报揭开真相。

值得一提的是,光大银行利润表中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指标是该行的“营业外支出”,前三季度一共支出了5.06亿元,同比增加218.24%。这也是该行大力压缩信用减值损失却依然无法维持净利润正增长的原因之一。

银行的营业外支出通常包括捐赠支出、罚没支出、赔偿支出、资产报废、非常损失等,光大银行并未披露该项指标的明细。2025年至今,光大银行一共收到了27张来自监管机构的罚单,罚单数量较2024年大幅减少,其中,百万级大额罚单有8张。除了罚没金额,光大银行前三季度应该还存在其他营业外支出,对整体盈利造成影响。

当前,这家7万亿股份行正背负着盈利、资产质量、内控合规等多重压力彳亍向前,如何切实提升息差水平,增强盈利能力,展现出更多发展韧性,或许是重塑市场信心的关键。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