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营利双降,增设首席运营官,降本增效“救”得了华夏银行吗?

10月23日,华夏银行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

报告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华夏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48.8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79.82亿元,分别同比减少8.79%、2.86%。

同一日,华夏银行还披露一则董事会最新决议,宣告最新高管变动——增设首席运营官,由原首席风险官转任;他行调任一名首席风险官;行内提拔一名首席财务官。

2025年,华夏银行全行上下实施“南泥湾”行动,意在进一步加强费用精细化管理,深化降本增效,增设首席运营官或许也与此有一定关系。从三季报来看,“南泥湾”行动的实施有明显成效,但可持续性存疑。华夏银行面临的更大的挑战,是盈利能力的下行、资本补充压力的上升、风险抵补能力的下降等。

交易性金融资产持续高增,加剧营收波动

营收端,华夏银行前三季度表现较好的是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加8.33%至46.94亿元。

不过,这一增长是建立在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大幅下降,增长基数较低的情况下,事实上,华夏银行前三季度的中收业务净收入,仍未回到2023年同期的水平。

作为营收支柱的利息净收入有462.94亿元,同比减少1.62%。自2020年达到峰值后,华夏银行的净息差逐年下跌,利息净收入也持续下行。

乐观的一面是,华夏银行的息差水平已经有所好转。前三季度,华夏银行的净息差为1.55%,同比下降5bps。据有关测算,若按单季度来看,华夏银行第三季度的息差为1.58%(测算值),环比还上升了7bps。对应的,该行三季度单季利息净收入为157.2亿元,同比增长 2.47%,环比二季度也呈上升趋势。

导致营收大幅下滑的最主要因素,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从2024年33.26亿元大幅下滑至-45.05亿元。在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华夏银行行长瞿纲也明确表示,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债市波动影响,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减少。

华夏银行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工具两项。其中,衍生金融工具包括外汇远期、外汇掉期、利率互换、期权合同、信用风险缓释凭证;交易性金融资产则包括政府债券、金融机构债券、公司债券和同业存单。

进入2025年后,华夏银行的衍生金融工具规模大幅下滑,截至二季度末,衍生金融工具的资产、负债公允价值都不足百亿。即使有公允价值变动,对整体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影响也比较小。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亏损,主要来自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近几年,华夏银行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配置力度持续加大。截至三季度末,该行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为5353.95亿元,较年初增长22.24%。

近两年,银行信贷投放持续低迷,华夏银行的贷款规模增长也十分缓慢,2023年、2024年的年内贷款增速仅1.61%、2.46%。加大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投放力度,一方面可以填补贷款增速放缓导致的资产负债缺口,另一方面,也可以开拓新盈利渠道,进一步增厚收益。

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使其收益与市场波动挂钩,这也扩大了华夏银行的市场风险敞口,削弱业绩稳定性——一旦市场转向,公允价值下跌将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拉低利润甚至造成亏损。

华夏银行配置大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该行的业绩波动性,前三季度的营收下滑便是最好的佐证。

大力压缩营业支出,利润仍未回归增长赛道

三季报中,华夏银行特意在“经营情况分析”板块提及净利润降幅收窄。营收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净利润的降幅反而收窄,主要原因是华夏银行在营业支出端进行了大幅压缩。

前三季度,华夏银行的营业支出为405.55亿元,同比减少12.03%。其中,信用减值损失为181.97亿元,同比减少16.19%;业务及管理费为194.33亿元,同比减少9.42%。

信用减值损失与资产质量变动相关,截至三季度末,华夏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58%,较年初下降2bps。二季度末,该行不良率还与年初持平,三季度末便出现下降,意味着华夏银行在第三季度或加大了不良信贷的处置力度,或加强了风险管控,优化了不良指标。

同时,该行还有565.15亿元的关注类贷款,占总贷款的2.32%,较高的贷款关注率意味着华夏银行的信贷资产仍存在较高的潜在不良风险。但该行的拨备覆盖率仅149.33%,较年初大幅下滑12.56个百分点。尽管释放拨备可以修复利润,但在问题贷款(不良+关注)占比仍较高的情况下,拨备覆盖率下滑一定程度上也会削弱华夏银行的风险抵补能力。

业务及管理费是华夏银行降本增效的另一个重要板块。上半年,华夏银行的业务及管理费仅同比减少0.66%。到三季报时,这一降幅立马被拉大到9.42%,意味着该行在第三季度加大了降本增效力度。

根据往年年报,华夏银行的业务及管理费中,占比最高的是员工薪酬,不过2024年和今年上半年该行的员工薪酬都是同比增长的,持续下降的是“业务费用”。

业务费用主要是银行在日常业务运营中直接发生的,与业务拓展和客户服务相关的费用支出,包括营销费用、差旅费、会议费用、系统与技术支持费用等,华夏银行此前降本增效主要也是拿这一部分“开刀”。

不过,三季报并未披露职工薪酬、业务费用等指标,而三季度的业务及管理费降幅远高于上半年,这一降幅是全靠压缩业务费用,还是同时压缩了职工薪酬,外界无从知晓。

三季报披露的同一日,华夏银行宣告一系列高管变动。其中一条是,该行首次设立了首席运营官,由原首席风险官刘小莉担任。

作为核心高管之一,首席运营官需统筹全行运营管理、提升效率、控制运营风险。A股上市银行中,设立首席运营官的并不多,这一职位在外资银行、非银金融机构中较为常见。

首席运营官的核心工作之一,是通过优化运营流程减少冗余环节,降低运营成本(如人力、时间成本)。这与华夏银行今年的“降本增效”相吻合,如今增设首席运营官,或意味着该行将进一步推进降本增效工作,优化支出结构,提升利润。

但降本增效只能解一时之渴,提升长期盈利能力才是保障业绩稳定,展现成长性的主要途径。2024年,华夏银行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有所增长,进入2025年后,这一指标又出现下降。今年前三季度,该行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41%,较去年同期下降 0.38 个百分点,从这一点来看,华夏银行的盈利能力仍不稳定。

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华夏银行的资本补充压力也逐渐显现。截至三季度末,该行核充率为9.33%,较年初下滑44bps。长期来看,如何补充资本实力,提升盈利水平,才是华夏银行提升长期价值的重要挑战。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