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断供到替代:美光撤离背后的存储芯片国产化浪潮
2025年10月17日,一则来自知情人士的消息——美光计划停止向中国数据中心供应服务器芯片,在存储行业掀起轩然大波。
近期存储行业涨价成风,头部厂商纷纷提价。9月,美光科技先暂停DDR4、DDR5等全系列存储产品报价引发关注,恢复报价时又上调约20%,再度成焦点。
内存价格的暴涨更是将这一热潮推向新高度。2025年,DDR4价格暴涨超两倍,16GB条价格突破500元,一根普通的DDR4内存条,被不少行业人士和游戏玩家调侃为今年最佳的理财产品之一。
随着普通存储芯片的供应已趋紧,全球存储芯片行业似乎正加剧迈入许多分析师所称的“超级周期”,设备制造商正疯狂囤积存储芯片。
而美光停供中国数据中心服务器芯片这一消息,之所以能震动市场,背后有着复杂的背景。2023年中国政府禁其芯片用于关键基础设施,此为导火索,也被看作是对美限制对华芯片及AI技术出口的回应。
01 美光退出将带来哪些影响?
随着这一消息逐渐明朗,美光退出对存储市场的影响呈现出短期与中长期不同的态势。
短期来看,当前存储板块已出现供需缺口,美光作为全球存储芯片的关键供应商之一选择退出,将进一步加剧供应紧张局面。
中长期而言,美光退出虽会对国内企业级存储市场带来一定影响,但直接冲击相对有限。相反,这一变动将为本土存储厂商带来发展契机。
与此同时,这一契机也将推动国内存储芯片产业的国产化进程,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从而逐步缩小与国际领先厂商的技术差距,增强国内存储产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02 何为存储芯片?
一个看似平凡的组件——存储芯片,正从幕后走向台前。要理解其举足轻重的作用,小编先带大家了解下何为存储芯片。
存储芯片是计算机中用于存储数据的半导体器件,主要分为内存(DRAM)和闪存(NAND Flash)两大类。
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如同计算机的“短期记忆”,类似于人脑的工作记忆,用于临时存放CPU正在处理的数据,具有高速读写的特点,但断电后数据会丢失。
我们使用电脑运行程序时的快速响应,正是依赖DRAM发挥作用。此次DDR4价格暴涨,就与DRAM市场的供需变化密切相关。
NAND Flash(闪存)则相当于计算机的“长期记忆”,类似于人脑的长期记忆,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即使断电也能保存,常见于手机存储、固态硬盘等设备。
我们手机中存储的照片、视频、应用程序等数据,都是依靠NAND Flash来保存的。
简单来说,DRAM相当于电脑的“运行内存”,速度快但不能永久保存数据;NAND相当于电脑的“硬盘”,速度稍慢但能长期存储数据。
从智能手机的流畅操作到智能汽车的高效运算,都离不开这两类芯片的紧密配合。
03 存储芯片产业链全景
上游环节主要包括半导体材料和设备供应商。材料方面涵盖硅片、光刻胶、靶材、抛光材料、电子特种气体等关键原材料;设备方面包括光刻机、PVD、CVD、刻蚀设备、清洗设备、封测设备等核心装备。
中游环节是存储芯片产业的核心,包括存储芯片的设计、制造和封测三大流程。按照技术类型,主要分为易失性存储芯片(如DRAM、SRAM)和非易失性存储芯片(如NAND Flash、NOR Flash)两大类。
下游应用领域广泛,涵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信息通信、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多个领域。其中,消费电子是最大的应用市场,汽车电子随着智能化程度提升,对存储芯片需求快速增长,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则成为最具潜力的新兴应用领域,对高性能存储芯片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04 券商观点
国泰君安证券在2025年10月发布的研报中指出:“存储行业已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服务器需求回暖叠加AI服务器放量,是本轮涨价的核心驱动力。”
中信证券在2025年9月的研报中分析:“在外部供应不确定性和价格高企的背景下,国内客户对国产存储的接受度显著提升。 报告预计,2025-2026年将是国产存储芯片份额提升的关键窗口期。
光大证券指出,存储芯片行业从2024年第三季度触底后,2025年第二季度已进入明确复苏通道,行业周期的反转为相关企业带来了业绩弹性。
内容来源于券商研报,媒体报道、仅供参考。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