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七折仍无人接盘,恒丰银行3亿股股权流拍
10月16日上午10时,阿里资产交易平台上,一笔约3.02亿股的恒丰银行股权,因无人出价而悄然流拍。
这笔股权早在9月上旬就上架拍卖台,于本月13日正式启动拍卖,期间吸引了超4000人围观。只可惜,这长达一个多月的“预告”,并没能为这笔股权寻得买家。
就在上月,重庆捷尔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持有的3197.1万股恒丰银行股权,也因无人出价流拍。今年上半年,恒丰银行回归地方国资体系,经营业绩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每股净资产远高于两次拍卖底价,为何股权却屡屡流拍?
拨开繁荣的业绩表象,恒丰银行的实际盈利能力、股东回报、成长性等,都有可能成为劝退潜在接盘者,导致股权成为“烫手山芋”的影响因素。
1
七折起拍,持有者为原第四大股东
拍卖信息显示,这笔股权的评估价约为3.71亿元,起拍价则为2.6亿元,折合每股约0.86元,比重庆捷尔医疗设备的每股起拍价0.63元更高一些,相较于评估价打了七折左右。
股权持有者是被执行人上海国之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国之杰”)。截至2024年末,上海国之杰持有恒丰银行30190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0.27%,是恒丰银行的第十大股东。
该公司总持股数与本次拍卖股权总数一致,若该笔股权能成功寻得接盘方,上海国之杰将退出恒丰银行股东行列。
而恒丰银行与上海国之杰的渊源还远不止于此。根据公开信息,早在2007年,恒丰银行的前十大股东行列就有上海国之杰,且排名靠前。该年年末,上海国之杰持有恒丰银行4500万股股权,占总股本的4.5%,是该行第四大股东。
到2014年末,上海国之杰的持股数量在多年的分红配股下,已逐渐上升到4.77亿股,是恒丰银行的第六大股东,与关联方烟台中淮投资、上海国正投资合计持有该行9.88%的股份,是该行重要股东。
随后,恒丰银行先后进行市场化改革、战略引投等大动作,上海国之杰的持股比例被持续稀释,到2024年末便仅剩0.27%了。
而上海国之杰持有的这3亿股股权之所以被送上拍卖台,源于申请执行人国泰君安证券与被执行人上海国之杰、湖北同济堂投资控股之间的证券纠纷。近几年,上海国之杰陷入经营危机,不仅频频成为被执行人,法定代表人高天国也多次被限制高消费。
此外,上海国之杰的关联方——上海国正投资管理(持有上海国之杰22.4755%股份,是第二大股东),也是恒丰银行的第九大股东,截至去年末持有该行3.08亿股股份。
近一年里,上海国正投资管理有3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达16.02亿元。最新一条执行信息就在今年8月4日,因中融国际信托与上海国之杰、上海国正投资管理等公司的营业信托纠纷,上海国正投资被判执行4.98亿元。
此外,恒丰银行第六大股东福信集团,在今年7月被申请执行人厦门国贸控股集团申请执行3.77亿元,法定代表人吴迪也被限制高消费。
目前,上海国正投资管理与福信集团的执行案件都未涉及、影响到恒丰银行股权。但问题股东的经营状况,犹如悬于恒丰银行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影响恒丰银行的股权结构稳定性。
2
常年不分红,核充率仍然偏低
回到股权拍卖上来,近期内两笔折价拍卖的股权都以流拍告终,折射出恒丰银行股权在拍卖市场并不吃香的事实。
股权难觅买家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客观因素来看,恒丰银行作为未上市银行,股权流动性较差,股东退出渠道狭窄,劝退了部分潜在买家。
此外,恒丰银行现控股股东山东金资,曾在2023年通过司法拍卖,以0.44元/股的底价,竞得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盛瑞衡青投资持有的957.84万股恒丰银行股权。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市场对恒丰银行股权“低估值陷阱”的认知。最近流拍的两笔股权,尽管都是折价拍卖,但起拍价仍高于两年前的0.44元/股成交价。
股权结构方面,山东金资持有恒丰银行46.61%的股份,国有资本合计持股比例超80%,形成国有主导的股权格局。这一结构下,恒丰银行的股权价值更为依赖大股东资源注入,中小股东话语权有限,难以影响战略决策。
除了这些非主观因素,恒丰银行自身的盈利、股东回馈表现,也影响着该行股权在拍卖市场的表现。
盈利方面,在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3.74%后,次年恒丰银行便扭转下降趋势,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的双增,并将双增趋势延续至2025年。
今年上半年,恒丰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40.8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0亿元,分别同比增加14.51%、12.32%。
业绩增长的基础上,恒丰银行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也在上升。2023年,受净利润下滑的影响,该行的ROE从上年的5.5%下降到3.95%,2024年回升至3.96%。有关报道显示,今年上半年,恒丰银行的年化ROE为4.17%,同比提升了16bps。
同时,根据东莞证券发布的银行业2025年半年报业绩综述披露,今年上半年上市银行的年化后平均ROE为10.99%。相比之下,恒丰银行的盈利能力虽然有所提升,但依然处于较弱的水平。
股东回报方面,近几年恒丰银行一直未进行分红,留存利润用以补充资本、支持业务发展。不过,尽管如此,恒丰银行的核充率始终偏低,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该行的核充率仅8.72%,较年初又下降了20bps。
无论是短期股东回报还是长期盈利能力,恒丰银行的表现都多有不足,或许也正因如此,该行的股权拍卖才频频遇冷。
当前,恒丰银行正处于剥离旧疾、迎接新生的关键时期,既需要补齐历史遗留问题带来的内控、风控短板,又背负冲刺IPO、突围市场竞争的期待。待各项经营指标趋于稳定,恒丰银行能够向外界展现出高成长性,提振市场信心吗?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