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氟化工巨头Q3净利有望加速增长,这家实控人却减持套现近3亿
氟制冷剂行业两家公司率先发出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双双预测第三季度净利润增速进一步提高。不过,其中一家公司的实控人刚完成减持。
三美股份预计净利涨超170%,实控人刚减持套现近3亿
2025年10月14日,三美股份(603379.SH)发布业绩预增公告。
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5.24亿元到16.46亿元,同比增长171.73%到193.46%;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15.13亿元到16.35亿元,同比增长175.83%到198.05%。
中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9.95亿元,同比上涨159.22%。由此看来,公司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有望进一步提高。
公司认为,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上涨原因是2025年第二代氟制冷剂(HCFCs)生产配额进一步削减,第三代氟制冷剂(HFCs)继续实行生产配额管理,竞争格局持续优化,下游需求增长,市场价格稳步上行。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氟制冷剂产品均价同比大幅上涨,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三美股份主要从事氟碳化学品和无机氟产品等氟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上半年,公司主要产品氟制冷剂、氟发泡剂营业收入分别为24.19亿元、0.98亿元,分别占营业收入的46.71%、15.33%;销售均价分别为3.9万元/吨和2.27万元/吨,同比分别上涨56.53%、36.87%。
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方面,上半年,公司稳步推进各项目建设,子公司福建东莹已建成的1500吨/年六氟磷酸锂产能处于试生产及技改阶段。子公司浙江三美5000吨/年聚全氟乙丙烯及5000吨/年聚偏氟乙烯项目、年智能分装3500万瓶罐制冷剂生产线及配套设施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处于设备安装阶段。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盈利节节攀升,但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胡荣达进行了大额减持。
8月1日至9月25日,胡荣达通过集中竞价减持公司568.4819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9312%,减持总金额为2.99亿元,减持价格区间为49.35元/股至62.30元/股。二级市场信息显示,在其减持期间,公司股价上涨了18.5%。
今年上半年,公司股价累计上涨26.56%,前三季度累计上涨54.7%,有两名时任高管也发生减持。4月1日至5月6日,时任董事、常务副总经理占林喜通过集中竞价累计减持公司股票475.87万股,减持金额2.06亿元。3月26日至5月6日,时任董事、副总经理吴韶明通过集中竞价累计减持公司股票15.5万股,减持金额646.52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半年报显示,占林喜、吴韶明上半年已经离任。
行业高景气度延续+产业链协同,永和股份预计净利涨超210%
10月9日,另一家氟制冷剂企业永和股份(605020.SH)也发布前三季度预增公告,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56亿元到4.76亿元,同比增长211.59%到225.25%。
其中,预计第三季度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85亿元到2.05亿元,同比增长447.64%到506.85%,环比增长6.34%到17.83%。公司归母净利润在上半年同比增长140.82%的基础上,同样加速上涨。
此外,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4.42亿元到4.62亿元,同比增长212.93%到227.10%。其中,预计第三季度单季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1.74亿元到1.94亿元,同比增长396.82%到453.92%,环比增长1.71%到13.40%,同样加速上涨。
永和股份表示,业绩上涨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首先,制冷剂行业高景气度延续。受益于供给侧配额政策与下游需求稳步增长,制冷剂行业整体维持高景气态势。一方面,HCFCs生产配额持续缩减,HFCs继续实行生产配额管理,行业供给端约束强化,推动供需结构进一步优化。另一方面,下游空调、冷链等领域需求稳步增长,共同支撑产品价格持续上行,毛利率稳步提升。
其次,公司产品结构优化,产业链协同。公司通过优化子公司邵武永和等生产基地的产线运行效率,提升HFP、FEP、PTFE、PFA等产品的优等品率与产销规模,推动邵武永和从“产能建设”向“效益释放”阶段转型,邵武永和自2024年第四季度起实现持续盈利。同时,依托从萤石上游资源到含氟精细化学品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布局,公司进一步拓宽盈利空间,推动公司运营效率持续提升。
永和股份主营业务为氟化学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公司已形成从萤石矿、氢氟酸、甲烷氯化物、氟碳化学品到含氟高分子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的完整产业链。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氟碳化学品单质、混合制冷剂等化工原料。
在盈利持续上涨的背景下,前三季度公司股价上涨41.2%。自7月22日至8月25日,公司股票已有15个交易日收盘价格不低于“永和转债”当期转股价格的130%(即25.584元/股),触发“永和转债”的有条件赎回条款。
氟制冷剂出厂价坚挺,行业指数涨超六成
我们前期曾发表文章《制冷剂配额政策下:四大氟化工巨头齐报喜,中报业绩频现翻倍》并提到,氟制冷剂行业公司业绩向好与制冷剂生产配额政策有关。
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5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使用配额核发表》,2025年,国内HCFCs合计生产配额为16.36万吨,与2024年生产配额21.35万元相比,减少了约23.4%。
2024年起,我国将HFCs生产和使用冻结在2020-2022年基线水平,采取配额管理。2029年、2035年、2040年和2045年起,HFCs的生产和使用将分别不超过基线水平的90%、70%、50%和20%,逐渐下降。
供不应求之下,氟制冷剂价格纷纷上涨。根据Choice金融终端数据,今年9月底,太仓中化R125、内蒙永和R134a、山东华安R152a氟制冷剂出厂价分别为4.5万元/吨、5.1万元/吨、3.05万元/吨,而年初/去年12月分别约4.35万元/吨、3.9万元/吨、1.95万元/吨。
行业指数方面,氟化工及制冷剂指数(843036.EI)前三季度上涨66.63%,其中,第一、第二、第三季度分别上涨3.92%、16.38%、37.77%。
成份股中,中欣氟材(002915.SZ)前三季度股价累计涨幅达107.75%,排在首位。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