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硅片巨头发力组件仍难挽颓势,TCL中环上半年亏损幅度居行业第二,一体化进展落后影响深远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陈佳鑫

编辑|韩迅

光伏硅片双雄之一的TCL中环(002129.SZ)近年来业绩表现不佳,其发力组件业务加速一体化布局能否成为突破口?

继2024年成为光伏行业亏损王后(归母净利润亏损98.18亿元),2025年上半年TCL中环的亏损幅度(42.42亿元)仍排名行业前列。拆借利润表发现,存货跌价损失、毛利润亏损、高额利息费用为其三大亏损主因。

通过发力组件业务加速一体化,今年上半年,TCL中环的组件业务收入逆势增长39.22%,带动其整体营收降幅收窄。但TCL中环加速一体化的节点恰逢光伏景气度下行周期,光伏产品价格跌幅较大,其组件业务毛利率由正转负。

一方面,多家同行早已完成一体化布局,减少硅片外采,导致TCL中环的硅片销售承压;另一方面,若不继续推动一体化布局,实现硅片自我消化,营收将继续承压。但光伏景气度下行叠加高企的有息负债,导致组件扩产受阻,TCL中环陷入两难境地。

10月9日、10日,就组件扩产、存货跌价、负债等问题,时代商业研究院向TCL中环发函并致电询问,截至发稿,对方仍未回应。

图片

业绩降幅收窄,亏损42亿元仍居行业第二

今年上半年,TCL中环实现营收133.98亿元,同比减少17.36%;归母净利润亏损42.42亿元,同比减少38.48%,业绩降幅相较2024年有所收窄。

但与同行相比,TCL中环的业绩仍较为逊色。今年上半年,另一硅片巨头隆基绿能实现营收328.13亿元,同比减少14.83%;归母净利润亏损25.69亿元,同比增长50.88%,亏损幅度已明显缩小。

在整个光伏行业内,上半年TCL中环的亏损幅度仍居前列。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光伏设备行业(申万二级)64家上市公司中,今年上半年,TCL中环归母净利润(-42.42亿元)亏损幅度排名第二。

拆解TCL中环的利润表,15.88亿元的存货跌价损失、10.14亿元的毛利润亏损、8.30亿元的利息费用是造成其巨亏的主要原因。

今年上半年,TCL中环的资产减值损失达15.93亿元,其中大部分为存货跌价损失,达15.88亿元,同比增长43.12%。受光伏产品降价影响,TCL中环的存货减值压力仍较大。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TCL中环的存货账面余额为83.39亿元,其中“库存商品”及“原材料”为两大组成部分,账面余额分别为35.58亿元、32.07亿元。但TCL中环库存商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远高于原材料,“库存商品”及“原材料”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分别为13.96亿元、2.03亿元,占总存货跌价准备的比例分别为69.04%、10.4%,可见硅片、组件等库存商品降价是造成大额存货跌价损失的主要原因。

毛利润方面,今年上半年TCL中环的毛利润为-10.14亿元,同比减少5.55亿元;毛利率为-7.57%,同比减少4.78个百分点,毛利润亏损仍在放大。

TCL中环的存货减值损失及毛利润损失放大主要受光伏产品降价影响,而在光伏反内卷呼声下,光伏产品价格有望企稳。在8月末的投资者调研公告中,TCL中环表示:“目前各环节厂家希望经过一段时间能做到不低于全行业的成本价。从 7—8 月的情况看,不管是晶体、晶片或者多晶方面价格都在有序恢复。”因此TCL中环的存货减值损失及毛利润亏损下滑趋势有望缓解。

而高企有息负债所带来的大额利息压力短期内仍难缓解。截至今年6月末,TCL中环的长期借款高达458.05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达84.58亿元,合计542.63亿元,占总资产的43.47%。仅今年上半年,TCL中环的利息费用便高达8.30亿元,拖累了整体盈利。

整体来看,后续TCL中环的盈利下滑趋势有望缓解,但扭亏难度较大。

此外,需要警惕的是,今年第二季度,TCL中环应收账款大幅反弹。同花顺iFinD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末、第四季度末及2025年第一季度末,TCL中环的应收账款分别为56.93亿元、47.88亿元、44亿元,持续下行,但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末快速反弹至60.72亿元,需警惕下游客户经营恶化带来的回款速度放缓及坏账风险。

图片

一体化布局进度落后,押注BC组件能否破局?

TCL中环营收降幅收窄很大程度上受益于“组件收入”的逆势增长。今年上半年,TCL中环的光伏组件业务收入达38.46亿元,同比增长39.22%;收入占比提升至28.70%,同比增加11.6个百分点。

TCL中环大力发展组件业务与“产业一体化趋势”有关。近年来,隆基绿能(601012.SH)、通威股份(600438.SH)、晶澳科技(002459.SH)、晶科能源(688223.SH)等企业均已完成从原先的单一环节向其他环节延伸的一体化布局,如隆基绿能以硅片优势为基础,大力拓展电池和组件,并布局下游电站;通威股份从硅料、电池片向下游组件和电站延伸,形成完整闭环;晶澳科技则从电池、组件向上游硅片环节延伸,增强自供能力。

2024年,隆基绿能的组件及电池销售收入占比超过80%,而硅片及硅棒销售收入占比不足10%,多数硅片已完成自我消化;截至 2024 年末,晶澳科技的组件产能达100GW,硅片与电池产能分别达到组件产能的80%和70%以上,实现多数硅片及电池自我供给。

光伏企业一体化布局必然会减少甚至停止对外采购,尤其是电池及组件企业,一定程度导致较为依赖硅片销售的TCL中环销售承压。2024年全年,TCL中环的硅片市场占有率为18.9%,虽仍维持行业第一,但已较当年上半年23.5%的市占率显著下滑,而2025年的半年报罕见地未披露市占率。

TCL中环的一体化布局相对落后,硅片自我消化能力有限,也是导致其近年来业绩表现不佳的原因之一。2021年,TCL中环开始单独列示组件业务收入,2021—2023年其组件业务收入占比在15%左右徘徊;2024年以来,其开始发力补强电池组件短板,当年组件收入占比提升至20.45%;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至28.70%。

在2024年年报中,TCL中环称持续补强电池组件业务的短板,2024年对组件产线进行结构调整,改善工艺技术及制造能力,筹建新的组件产线,补齐产品结构短板。

但TCL中环加速一体化的节点恰逢光伏景气度下行,行业产能阶段性过剩,直接融资困难,加上自身有息负债高企,很大程度上限制了TCL中环组件产能拓展。在8月末的投资者调研公告中,TCL中环表示,公司目前有三个组件生产基地,整体产能在 24GW 左右,主要通过持续提升产能的效率以及技术迭代,去提升产能。

而组件业务的毛利率水平也难言理想。TCL中环今年上半年组件业务毛利率为-6.20%,同比减少7.14个百分点。

在技术路线方面,N型电池组件竞争格局已定,TCL中环只能将目光转向较新的BC技术路线(背接触电池技术),BC技术被认为是当前最接近晶硅电池理论效率极限(29.56%)的技术路线之一。

在8月末的投资者调研公告中,TCL中环表示,从市场的接受度来看,当前BC技术的比例越来越大。同时,在不同的区域,BC技术因为性能、效率的优势有一定的溢价,所以该技术已经是公司发展的重要方向。

当前,隆基绿能与爱旭股份(600732.SH)在BC技术路线上的布局相对领先,今年以来BC产品产、销两旺。TCL中环则在2024年底通过控股Maxeon获取BC专利技术。

Maxeon是光伏行业的技术先驱,持有IBC(背接触电池)、TOPCon和叠瓦组件等关键技术的系列专利,但已连续亏损多年。TCL中环原希望能通过Maxeon进军美国高壁垒市场,但因政策变动,Maxeon 输美组件被海关退回。

两者的技术与资产整合效果仍有待观察,相较于已开始大批量生产销售BC电池组件的隆基绿能与爱旭股份,TCL中环的进度又有所落后。

(全文2819字)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业研究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时代商业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