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营收来自AMD,通富微电深度绑定能否穿越周期?
一石,激起千层浪!
2025年10月6日,人工智能巨头OpenAI与芯片大厂AMD宣布了一项震撼全球科技界的“史诗级”合作OpenAI将在未来四年采购价值高达约900亿美元的6GW AMD芯片。
这笔订单,对于2024年全年总营收仅为258亿美元的AMD而言,无异于“再造一个AMD”。
当市场的目光聚焦于这两位万亿级别的巨头时,资本的嗅觉却已悄然转向产业链深处。
一个关键问题浮出水面,AMD如何能独立消化这前所未有的天量订单?
答案的拼图,指向了其背后至关重要的支撑力量通富微电。这家承担了AMD超80%封测业务的A股上市公司,正随着这场世纪合作,从幕后被推至聚光灯下。
“产品+股权”:构筑坚不可摧的共生?
OpenAI与AMD的合作,之所以被称为“史诗级”,不仅在于金额之巨,更在于其跳出了传统的“买方-卖方”关系,开创了一种更紧密的“股权绑定”共生模式。
通过合作,OpenAI有望获得AMD约10%的股权,这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盟,旨在重塑全球AI芯片的竞争格局。
无独有偶,通富微电与AMD的合作,正是这种“产品+股权”共生模式的先行者与成功典范。
两者的深度绑定,始于2015年的一次关键并购。通富微电当时斥资收购了AMD位于苏州和马来西亚槟城的封测工厂各85%的股权。
这一举措,不仅是简单的资产买卖,更是一次战略性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账上仍留有此次并购所产生的11.27亿元商誉,这正是这段深厚渊源的财务见证。
与OpenAI和AMD在主体公司层面进行股权合作不同,通富微电与AMD选择在子公司层面进行股权整合。
这种架构的精妙之处在于:它既能让通富微电更专注于自身核心的封测业务,避免公司整体战略受到单一客户的过度影响,同时又为双方的合作提供了极高的灵活性和稳固的信任基础。这并非简单的依附,而是基于共同利益的战略共生。
AMD订单驱动下的业绩与主营业务透视。
要理解通富微电为何是AMD不可或缺的一环,必须深入其财务报告与业务结构。
1. 高度集中的客户依赖与共生共荣。
通富微电的财报最显著的特点,是其与AMD业务的深度交织。数据显示,AMD为通富微电贡献了约50%的营收。2024年,来自AMD的销售额高达120.25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50.35%。反过来,通富微电也承担了AMD80%以上的封测业务。
这种相互依存度,在半导体产业链中极为罕见。它既意味着风险,客户集中度高,也彰显了实力能获得全球顶级芯片设计巨头如此深度的信赖。
这正是共生关系的直接体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AMD拿下OpenAI的900亿美元大单,最直接、最确定的受益者之一,必然是通富微电。
2. 盈利能力的质变与技术溢价。
深度绑定带来的不仅是订单,更是技术实力的飞跃和盈利能力的提升。收购AMD封测厂后,通富微电的盈利能力实现了质的跨越。
2025年上半年,此前收购的两大AMD子公司净利润已达到7.26亿元,成为公司最核心的利润引擎。这也带动通富微电整体毛利率提升至14.75%,显著高于长电科技、华天科技等国内同行。
高毛利的背后,是先进封装技术带来的溢价能力。通富微电并非从事简单的低端封装,而是专注于服务于高端CPU、GPU和AI芯片的先进封装。2025年上半年,公司已实现主流的倒装芯片(如FCCSP、FCBGA)产品规模量产,良率高达惊人的98%。更为前沿的2.5D/3D封装技术也在南通生产基地顺利布局。
公司董事长石明达曾对此充满信心地表示:“我们与AMD的合作不是简单的代工关系,而是共同研发、共同进步的技术共同体。通过深度参与AMD最前沿产品的封装设计与量产,我们构筑的技术壁垒,是公司最坚实的护城河。我们对未来与AMD共同成长的前景充满信心。”
高端化路线的“杀手锏”。
通富微电的主营业务非常清晰,为AMD等顶级芯片设计公司提供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服务。其业务规模与行业地位,主要通过其高端化战略得以确立。
如前所述,来自AMD的业务占据公司总营收的半壁江山(50.35%),这部分业务几乎全部集中于高端芯片的封测。另外50%的营收,则来源于公司开拓的其他国内外知名客户,如:德州仪器、联发科等,这些业务同样聚焦于高附加值领域。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净利润在第二季度同比大增38.6%,环比增幅更是高达206.45%,显示出强劲的复苏势头和增长弹性。
高端化定位的落地,与长电科技“大而全”的平台化模式不同,通富微电自始至终走的都是“高精尖”路线。其在财报中明确将自身业务定位服务于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大数据存储等前沿领域。
这种清晰的定位,使其在全球封测市场中形成了独特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当同行还在中低端市场激烈竞争时,通富微电早已在高端赛场与全球顶尖选手同台竞技。
高端化的定位,意味着必须持续进行高强度的投入。通富微电在研发和资本开支上的“豪掷千金”,是其能够站稳脚跟的关键。
1. 无休止的研发投入,2020年以来,通富微电累计研发投入已高达65.8亿元。巨额的投入换来了丰硕的成果。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累计专利申请量突破1700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近70%。公司在光电合封(CPO)、Power产品、Cu wafer封装等前沿领域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已实现大批量生产。
2. 疯狂的产能建设,封测行业是重资产行业,进入门槛极高。2020年至2025年上半年,通富微电的资本开支合计近300亿元,在三大封测龙头中位居前列。
2025年,公司又宣布计划投资25亿元用于南通基地的2.5D/3D先进封装技术升级,并投资35亿元于苏州和槟城工厂,以满足AI服务器大尺寸芯片的量产需求。
这种高强度的投入,虽然对现金流构成压力(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净利润的比值,即净现比,常年在1以上,显示盈利质量扎实),但也构筑了极高的行业壁垒,使得后来者难以企及。
站在时代交汇点的“弄潮儿”。
OpenAI与AMD的合作,为通富微电打开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订单放量是确定性事件。AMD的MI350系列等AI芯片产能爬坡,必然需要通富微电在封装环节的全力配合。公司已提前完成MI350系列的3D封装工艺验证,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就能小批量生产,展现了惊人的协同效率。
技术外溢效应显著。通过与AMD在最高端产品上的合作,通富微电积累的先进封装经验和技术,使其有足够的能力切入其他高端客户的供应链。2025年上半年,其客户已覆盖大多数全球前20强半导体企业,这便是其技术实力得到广泛认可的最好证明。
言西认为通富微电的成功,是一个关于“选择与专注”的经典商业案例。它的成功,源于几个关键决策:
1. 战略性的“绑定”:在行业早期,果断通过股权合作与AMD深度绑定,抓住了CPU/GPU高端封测的历史性机遇,完成了从普通封测厂到高端玩家的跃迁。
2. 极致的“专业化”:没有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而是聚焦于技术壁垒最高、附加值最大的AI/HPC赛道,形成了难以复制的技术Know-How和客户信任。
3. 持续的“高强度投入”:敢于在研发和产能上进行超前投资,用今天的现金流换取明天的技术领先和市场份额,这种战略定力在制造业中尤为可贵。
当然,市场也会担忧其客户集中度风险。但在我看来,在AI芯片爆发的前夜,能与AMD这样的巨头“共舞”,共享其成长红利,这种“甜蜜的风险”是许多企业求之不得的。通富微电与AMD的关系,已超越了普通的供应商,更像是共同征战全球市场的“命运共同体”。
通富微电,已经做好了准备。
它站在了Chiplet技术成为主流、全球半导体周期复苏、AI算力需求爆发的三大时代浪潮的交汇点上。
OpenAI与AMD价值900亿美元的史诗级合作,如同一声发令枪响,不仅为AMD注入了核动力,也为其身后最重要的“护航者”通富微电,开启了新一轮高速增长的航道。
这家藏在巨头光环背后的“隐形冠军”,正用它的技术实力与战略智慧,向世界证明。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中国力量不仅是参与者,更是关键环节的定义者与驱动者。
注:(声明: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