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时电子,日本人大股东减持上亿,却要增发融资5亿,这合适吗?
伟时电子的核心业务为车载显示产品,主要产品包括背光显示模组、液晶显示模组、智能显示组件等,于2020年9月上市,当时的保荐机构为民生证券,现在已经是国联民生(601456.SH)的一部分,保荐代表人为施卫东、廖陆凯。
这家公司比较引人关注的是,大股东、实际控制人是一名日本人,名叫渡边庸一,同时他还是伟时电子全资子公司、日本WAYS株式会社的董事,而伟时电子的外文名称缩写也是WAYS。
自上市以来,伟时电子的业绩表现还是可以的,营业额逐年提升,但利润表现在近两年有所下滑,2024年利润总额同比大降了63.37%,今年上半年继续小幅下降9.91%。主要原因是毛利率的走低,2023年还能达到17%以上,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直线滑落到不到13%。
伟时电子在此前发布的2024年年报中直言:中国经济在外部环境的多重挑战下,继续承压前行,各行业面临转型升级与市场波动的双重考验。
同时在近日发布的公告中,公司则将毛利率的下滑归因于两点:受到下游汽车行业终端竞争压力向上游传导的影响,以及主动采用竞争性定价策略提升市场份额。
而伟时电子逆势扩张产能的意愿倒是很强烈,最近就抛出了一份再融资计划,将通过增发股份的方式融资4.8亿,其中3.8亿将用于轻量化车载新型显示组件项目建设,这一项目总投资额将超过6个亿,并形成年产433万件轻量化结构件、185万件显示模组的生产能力。
但问题在于,目前困扰伟时电子的,可能并不是产能不足,相反却是产能过剩。根据增发募集说明书披露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公司的背光显示模组产能利用率为73.48%,液晶显示模组和智能显示组件则更低,都不到70%,且相比2024年都有所下滑。
更何况,公司在2020年上市时的募投项目,以及对应的背光显示模组产能2400万片/年产能,直到2024年末还没有完成呢,累计投入进度还只有73.72%。
也就是说,伟时电子现在面临的问题是,IPO之前已经形成的产能,尚且存在幅度不小闲置,还有大量的产能正在建设当中,而公司却还提出要募集资金进一步扩大产能,这合理吗?是不是迷之自信了呢?
反正从伟时电子的日本人大股东的举动来看,这位实控人似乎有别的想法,就在抛出融资方案前后,公司公告披露,渡边庸一计划减持3%的股票,相当于638.5万股。按照公司当前20多元的股价计算,这位日本人大股东将套现上亿元。
对此,伟时电子在最新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披露,有投资者提问:“公司之前大股东协议转让6%的股份,近期大股东减持3%的股份,未来大股东是否还会存在减持的可能?”
对此公司并未直面“未来还会不会减持”,只是强调:“大股东减持是因为存在个人的资金需求及财务安排,并不意味着不看好公司的未来。”
一边是大股东的减持套现,另一边是面对产能过剩却坚持融资扩建,以一句“并不意味着不看好公司的未来”作为解释,但不知道二级市场上的其他投资人,鞥不能信呢?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