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消金公司经营分化,城商行消金子公司崛起

今年上半年,国家及地方密集出台消费刺激政策,为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注入新动能。国家层面,聚焦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通过补贴、以旧换新等政策激发居民升级需求;地方层面,多地推出消费券、数字人民币红包等直接促消费工具,并针对文旅、餐饮等服务业发放专项补贴。

这些政策对消费金融公司也产生多重积极影响,政策带动居民消费意愿回升,为消费金融公司提供场景合作资源,助力精准获客与产品创新。

最近随着国内20多家消费金融公司今年上半年的财务状况出炉,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整体运营情况也有了梗概。整体来看,各机构上半年业绩回暖明显,绝大多数机构实现了营收净利双增长,20家公司总资产合计超过1.247万亿元,净利润近84亿元,15家披露的合计总营收超550亿元,多家机构的净利润增速超过了100%。总体来看,城商行控制的消金子公司在资产增长和利润表现上更优。

TOP5放缓规模优化质量

截至今年6月底,21家消费金融公司当中,只有三家的资产规模较年初出现下滑,其余18家均是保持了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金融TOP5的资产扩张速度明显放缓甚至下滑,其中尤为明显的就是蚂蚁消金,今年6月底的资产规模较年初下降了2.32%。而过去两年蚂蚁消金的资产规模却保持着30.91%和125.61%的速度在增长。而TOP5其余四家——招联金融、中银消金、兴业消金和中邮消金的资产规模分别较年初增长-3.68%、2.55%、-0.7%和7.62%。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蚂蚁消金的资产规模没有扩张,但是营业收入却达到了100.41亿元,同比增长67.77%,净利润达到14.61亿元,同比增长57.84%。过去蚂蚁消金的收入增长主要源于资产规模驱动,而今年没有资产规模没有增长,却实现了快速的营收增长,结合今年息差的下压,因此可以推测蚂蚁消金的增长源于轻资产业务,尤其是一些手续费相关的业务增长较快,总体性推升了收入规模乃至净利润。这一状况实际上也是向好的信号,说明蚂蚁消金的大财富管理利润缓解了息差压力,新的收入中心正在逐步比肩息差收入。

消费金融“老二”招联金融虽然上半年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17.7%,却是TOP5只当唯一的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时下滑的消金公司,再结合招联金融上半年营业收入78.99亿元,同比下降14.77%,净利润15.04亿元,同比下降12.76%,不难看出由于招联金融的资产规模较为庞大,惯性沉重导致其调整业务结构、收缩风险敞口的动作不够灵活,目前仍处在艰难调整的阵痛期。

最后,从中银消金、兴业消金和中邮消金的状况来看,均呈现出营收表现一般,净利润焕然一新的状况,这说明随着上半年头部消费金融公司在积极调整业务,不再以做大规模为最大目标,而是主动调节优化资产结构,降低信用减值损失,从而提升了利润。

实际上纵观21家消费金融公司,大部分呈现出净利润的增速远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速,甚至有一些营业收入增速大幅下滑,反而净利润还大幅上升,行业呈现稳健复苏特征。

消费金融行业上半年业绩向好的核心驱动因素可归结为以下三点:首先,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和监管框架逐步明晰,为持牌机构提供了更为稳定的经营环境;其次,宏观经济复苏带动居民消费信心修复和信贷需求回升;再者,各机构通过持续优化风控体系、降低不良率与资金成本等举措提升了经营效率。综合来看,在完成阶段性风险出清后,头部消费金融行业已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城商行消金子公司扩张动力更强

就资产扩张的角度来看,今年上半年头部消费金融公司基本上放缓了脚步,反而是行业中游的消费金融公司凭借决策链条短的优势,快速调整产品利率和免息期,适应Z世代对灵活还款的需求,资产扩张大展拳脚。

截至6月底,宁银消金的资产规模701亿元,同比增长17.2%;苏银凯基消金的资产规模630亿元,比年初增长22.74%;杭银消金总资产630亿元,比年初增长22.21%;湖北消金资产规模255.05亿元,比年初增长35.19%,海尔消金资产规模338.87亿元,比年初增长15.47%;长银五八消金资产规模341.56亿元,同比增长15.21%;南银法巴的资产规模565.59亿元,同比增长5.82%;中原消费金融并没有公布资产总额,但是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大增。

其中宁银消金、苏银凯基、杭银消金和南银法巴这个大股东分别是宁波银行、苏州银行、杭州银行和南京银行,这4家银行都处于江浙地区。而中原消金、湖北消金和长银五八消金背后的股东是中原银行、湖北银行和长沙银行,这三家均是中部地区的核心银行。

总体来说,除了海尔消金,其余7家存在多个3个共同点。

第一是大股东今年上半年业绩表现都相对较好。宁波银行、江苏银行、杭州银行、南京银行、湖北银行、长沙银行、中原银行今年上半年均实现了资产规模和净利润的双增长,依托母行的支持,带动了旗下消费金融公司协同扩张。

第二是这7家消金公司所处的位置长三角和中部地区工业表现不错,其中江浙地区稳中有进,高技术产业引领增长,上半年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51.8%,浙江以5.8%GDP增速领跑东部,而中部地区的湖南、湖北和河南,上班年GDP增速也相当亮眼,工业与外贸双驱动,呈现出呈现“总体平稳、向新向好、韧性增强”的态势。

第三是这7家消金公司背后的大股东均是省份或城市的核心城商行,与地方政府深度合作服务区域实体经济,也是营业网点数量最多的当地城商行,有利于消金公司洞察市场,开发更贴近下沉市场的金融服务,且更容易开展自营业务和触达客户。

例如,湖北消费金融去年增资扩股后,优化了融资结构,显著降低资金成本,借助湖北银行的网点数量优势,构建“技术驱动产品—场景连接用户—数据优化风控”的全流程闭环生态体系,聚焦于场景金融与客群精细化运营,深耕个人消费信贷、家居家电等重点垂直领域,实现了业务规模与资产质量同步提升,增强了客户黏性与市场竞争力。

相对于以上7家消金公司,海尔消金算是一个异类。虽然海尔消金不是银行系消金公司,但上半年的资产规模增速超过15%,营业收入的同比增速2.27%,净利润的增速却高达19.77%,显著高于资产规模的增速。

仅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海尔消金虽然也面临息差下压,但是通过产业贴息的方式,与1800余家海尔终端门店的场景化合作推行“用户0首付、0利息、0手续费”的智家分期方案,下放了更多的消费贷款,最终实现了“以量补价”,并且基于消费场景的贷款风险较低,也由此降低了信用减值损失,提升了利润水平。

总体来看,在母行竞争力持续增强、助贷政策逐步落地的背景下,经历风险出清的腰部消费金融公司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中游消金公司未来将呈现“区域深耕为主、科技与场景双轮驱动”的格局,长三角机构凭借母行与产业优势或率先突围,中部机构需平衡规模扩张与区域风险,而海尔消金的产业协同模式或成为非银系标杆。行业整体从“规模竞赛”转向“质量竞争”,头部与中游的差距可能进一步缩小。

尾部消金主动收缩或是大势所趋

如果看榜单尾部而言,情况就不容乐观了,资产规模低于250亿以下的消费金融公司,绝大多数资产规模增长较为缓慢,即便拥有“富爸爸”大股东。

其中建设银行持股80%以上的建信消金,今年上半年的资产增速只有0.78%,而且净利润只有300余万元,同比下降95%以上;而大股东是光大银行的阳光消费金融,虽然今年上半年资产规模增加了47.38%,但是净利润只有1700余万元,同比下降了72.58%。

北京银行居国内城商行“一哥”多年,然而旗下的北银消金资产规模只有154.21亿元,上半年的增速是8.83%,利润只有1.02亿元,同比增长50%。另外上海银行持股40%的上尚诚消金资产规模也只有249.14亿,上半年增速为5.39%,净利润为1.26亿元。而成都银行控制的锦程消费金融资产规模是168.62亿元,上半年的增速是5.94%,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37.5%。

从规模上看,这些消金公司背后的银行体量都相当庞大,网点众多,资金成本也相对较低,能够提供的支持力度也相对较高,那么为什么旗下的消金公司却规模较小,发展速度缓慢呢?

反观成都银行最近几年个贷规模始终在保持增长,个人消费贷和经营贷的规模也呈现稳步增长的势头,更重要的是锦程消金早在2010年就成立了,然而至今锦程消金的资产规模仍然在行业尾部,可能是股权关系所致,目前来看锦程消金的股权相对比较分散,可能是缺乏强势股东的主导,以及众多股东的协力扶持。

建设银行是国内大型国有行,论资金规模和资金成本都是国有行中的佼佼者,对建信消金的持股83.33%,不过由于建信消金2023年6月才注册成立,面对全行业在场景端的激烈竞争,建信消金似乎很难找到大突破口,而与建设银行零售业务部门合作必然会涉及到权利的再分配问题,加上当下消费疲软,若是不能理清协作关系,恐怕建设银行很难下定决心大力扶持建信消金。

总体而言,尾部消费金融公司普遍面临以下困境:或成立时间较晚错失市场先机,或因股权结构分散导致决策效率低下,又大股东个人信贷业务收缩无暇顾及,部分尾部机构自身风控与获客能力薄弱,长期依赖助贷模式扩张,在新规落地后或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将头部、中部和尾部消金公司对比,或许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发展壮大的消金公司,并非是因为大股东实力较强,大型国有行也不一定能够管好消金子公司,反而一些城商行的消金子公司却能做得有声有色。究其底层逻辑在于,优秀的城商行在难以突破区域壁垒的情况,更有积极性高比例持股消金公司,并且借助消费金融牌照拓展全国市场,从而弥补自身无法全国性经营的不足。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