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易会满被查无人为他喊冤,刘纪鹏却因“民意代言人”封神

竹未晞/文

2025年9月5日,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消息,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易会满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作为2019年至2024年执掌证监会的核心人物,易会满任内主导的科创板开板、北交所开市、全面注册制落地等改革,始终伴随市场争议。

而其中,他与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著名资本市场学者刘纪鹏的持续观点碰撞,堪称贯穿其任期的标志性事件。

随着易会满被查,这些过往争议再次进入公众视野,成为解读当下资本市场生态的重要切口。

矛盾初显:从学术干预到舆论限制的两次冲突

易会满与刘纪鹏的矛盾并非始于注册制改革,而是源于一场关于监管体系权责划分的学术讨论。

据公开报道称,刘纪鹏曾经就监管制度及证监会与交易所关系等问题撰写过一篇文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却因此遭到来自校方领导的批评。

据其称,这是因为易会满方面曾致电学校领导,要求对刘纪鹏的“学术讨论”进行约束和限制,认为他不该对监管制度说三道四。

刘纪鹏也曾表示,易会满这样做开创了对学者讨论学术问题直接给其单位领导打电hua告状的先例。

如果说学术文章撤回是二人矛盾的初次显现,那么后来的抖yin账号封禁事件,则让冲突进一步升级到整个资本市场领域。

早在2023年,刘纪鹏的微博、抖yin、今日头条等多个平台账号就被提示“禁止关注”,当时就有网友认为,是因为刘纪鹏的语言太过偏激,触动了资本的蛋糕,所以才引火上身,但平台也只是提示“账号敏感”,并未说明具体情况。

2024年9月,刘纪鹏的微博和抖yin的账号又被封禁,而彼时他的账号才刚刚解封三个月。

而这次刘纪鹏再次被封禁的导火索是他对退市制度的看法。刘纪鹏认为,在公司退市时,应该对无辜的小散户进行补偿,并呼吁制定有利于投资者的政策。

显然,他的观点是站在了资本市场的小散户一方,直接挑战了现有的资本利益格局,再次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

尽管学术干预是二人矛盾的外在表现,而围绕注册制推进节奏与大股东减持监管的分歧,才是双方争议的核心。

这两大议题不仅涉及具体政策设计,更关系到中国资本市场“融资功能”与“投资功能”的平衡。

核心争议:注册制与大股东减持的理念对立

2019年,易会满接任证监会主席时,注册制改革已被列为资本市场改革的“牛鼻子”工程。从2019年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到2020年创业板推行“存量+增量”改革,再到2021年9月北交所开市并实施注册制,最终在2023年实现主板注册制落地,易会满任内完成了注册制在A股市场的全覆盖。

根据公开消息,2019年至2024年易会满在职期间,A股共发行新股1906只,募集资金2.22万亿元,日均一家公司登陆A股,募资金额占32年来A股IPO总量的41.59%,被称为“IPO之王”。

但在刘纪鹏看来,这样的改革节奏“脱离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实际国情”。作为长期研究资本市场的学者,他对注册制改革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他最核心的观点是,中国资本市场与美国存在本质差异。刘纪鹏解释,美国搞注册制比较成功的原因是因为美国证券市场历史比较长,监管经验丰富,投资者的队伍比较成熟。

而中国处在的环境并不相同,刘纪鹏曾说,“在证券市场上,我们经历了审批制,核准制到注册制的进程,但我们本身是否具备立刻推行注册制的法律环境,到底该如何理解注册制,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刘纪鹏还强调,注册制的本质应该是监审分离,即将市场监管和上市审批分开,以实现更有效的市场监管和提高市场效率。

他指出,当前的注册制实践中,虽然名义上进行了监审分离,但实际操作中仍存在问题,如审批过程中的不透明和不公正,这导致了所谓的“伪注册制”。

如果说注册制争议关乎“增量融资”,那么大股东减持监管则关乎“存量资金”。

在“大股东减持该不该被戴上紧箍”这一问题上,易会满与刘纪鹏的冲突并非停留在学者与监管者的口头交锋,而是贯穿了2019年至2024年A股制度变迁的全过程。

易会满上任之初就把“畅通退出”写进注册制配套蓝图。他曾提出“四个敬畏”,核心一条便是“敬畏市场流动性”,并直言“限制过紧会抑制交易活力”。

随后三年里,创投基金反向挂钩、再融资股份豁免、协议转让底价从九折降到七折等规则依次落地。

结果却是减持洪流汹涌,有财经媒体统计,易会满任期内3000点20次失守,即从易会满上任到被免,A股共有20次跌破3000点,被网友戏称“3000点保卫战”。

面对质疑,易会满在2022年金融街年会上仍坚持融资功能首先是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前提。直到2023年,证监会才发布《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首次把“破发、破净、分红不达标”列为减持禁令,但协议转让、离婚分立等通道依旧存在。

而刘纪鹏的“反对”则几乎与易会满的每一步“放松”同步。他认为注册制不能先放水后修渠,如果大股东5毛钱成本、10块钱套现,那这就是合法抢钱。

刘纪鹏在2024年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就表示,堵漏洞是当务之急。

他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上市公司分红额达不到IPO募资额的,就不能减持,大股东获得的分红部分还需要去掉。

第二、减持的价格不能低于IPO价格,这也能有效抑制高发行价现象。

第三、契约型协议转让不能给打折价,受让方也需要在2年以后才能流通。抛出了“破发不得减持+协议转让锁24个月”的组合建议。

同时他还认为,要把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股份控制在30%,并呼吁大股东减持要有门槛,这样才能上市。

一边是监管者用“流动性”为更大规模IPO护航,一边是学者用“回报率”要求先堵住抽血口。两条截然相反的路线,在交叉的五年里留下了可检索、可点击、可对照的完整报道链,也构成了A股从注册制全覆盖到“减持大止血”的制度拉锯史。

市场回响:网友与投资者的一致声音

易会满与刘纪鹏的争议,不仅是学界与监管层的理念碰撞,更牵动着超A股投资者的神经。

而在这场对峙中,互联网给出的不是平分秋色的“观点交锋”,而是一场情绪浓度悬殊的“民意判决”。

在中央纪委宣布对易会满立案后,这种情绪被推向顶点,微博话题#易会满被查#12小时内阅读量超高,成为当日“爆”级词条。

抖yin、雪球、东方财富股吧的热帖以“万赞”为单位累积,几乎看不到为易会满“喊冤”的声音。

社交媒体上,大量散户留言表示“终于等到这一天”“希望严查背后的利益链”,还有许多财经博主、投资者在微博上都对易会满被查一事表示“大快人心”,认为终于“善恶终有报”。

图源:微博

与之相反,还有博主则表示 “纪鹏教授始终在敢言第一线啊”,以此来表达对刘纪鹏的支持,也可见刘纪鹏与易会满的舆论冲突不止一次,但大部分网友的声音都倾向于刘纪鹏。

图源:微博

于是,一个泾渭分明的网络叙事成形,易会满被视为“抽血时代”的象征,其名字与“3000点保卫战失败”“2.2万亿大扩容”牢牢绑定。

刘纪鹏则被加冕为“民意代言人”,其五年里反复呐喊的“破发不得减持”“分红不达标禁止退出”被网民当作“迟到的预言”。

然而不论如何,在评论中可以看出,广大投资者的最终目的都是希望股市能健康发展,让投资者能少踩“业绩变脸”“大股东套现”的坑。

能真正通过长期投资分享企业成长的红利,而不是总在‘割韭菜’的焦虑中挣扎,更期待能建立一个“融资有节制、减持守规矩、造假受重罚、维权有渠道”的投资环境。

[引用]

① 刘纪鹏爆料和易会满的“江湖恩仇”.凤凰网财经.2025-09-10

② 从“请你批评”到“严令封口”:易会满的虚怀若谷与背后铁拳.市场资讯.2025-09-12

③ 经济学界又出大事了!刘纪鹏教授,这回可真是“惹上大麻烦了”.今日头条.2024-09-16

④ 专访刘纪鹏:关键时刻A股总是遇到减持问题,不能再错失良机,三点建议堵漏洞.界面新闻.2024-10-09

⑤ 原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被查 曾提出“四个敬畏”.经济观察报.2025-09-06

⑥ 易会满“IPO大跃进”往事:资本的欢呼与股民的哭泣.市场资讯.2025-09-06

⑦ 从草根银行家到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落马背后的资本市场信任危机.腾讯网.2025-09-08

⑧ 刘纪鹏:中国应搞叫“注册制”的香港核准制.新华网.2014-05-11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