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三星人寿主体评级出炉:上半年净亏5.58亿,维持AAA等级
9月18日,联合资信发布了中银三星人寿的评级报告,维持中银三星人寿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A,同时维持"20中银三星人寿"和"24中银三星人寿资本补充债01"的AA+债项评级。
2025年上半年,中银三星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达186.45亿元,同比增长8.12%,规模保费收入194.31亿元,增幅7.32%。业务结构持续优化,传统寿险保持主导地位的同时,万能险占比进一步下降。
银保渠道的推动下,中银三星人寿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06%至205.63亿元,从资产来看,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的配置策略有效规避了违约风险,权益类投资有所收缩,1.80%的投资收益率和2.39%的综合投资收益率均处于行业中位数水平。
尽管业务规模持续扩张,但公司的盈利状况出现明显恶化。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5.58亿元,主要归因于两大因素:一是市场利率下行导致保险责任准备金计提同比激增14.55%,达到180.95亿元;二是投资收益同比下降1.5%,反映资本市场波动对利润的侵蚀。
营业支出增速11.33%远超收入增速7.06%的不匹配现象,暴露出公司在成本管控方面的短板。这种"增收不增利"的经营态势,若持续发展可能影响长期偿付能力。
不过截至2025年6月末,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90.82%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62.25%,较上年末均有提升。
这一优势主要来源于三方面:长期寿险再保险的资本贡献、权益资产减持降低风险敞口,以及中国银行的资本支持。
风险综合评级连续两个季度保持AA类,证明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运行有效。但需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充足的偿付能力部分依赖于股东支持,自身盈利能力下滑可能在未来削弱这一优势。
联合资信的评级方法论显示,中银三星人寿个体信用等级为aa+,通过股东支持因素提升1个子级后达到AAA。
评级模型中的经营风险评价全部为A级,尤其在"公司治理"和"业务经营分析"等细分项获得较高评分。外部支持调整中明确的"+1"提升,凸显了中国银行作为控股股东的核心价值。
作为中国银行体系内的重要保险平台,中银三星人寿的在"资本补充、公司治理、业务开拓"方面获得的集团支持,在行业竞争中形成独特壁垒。
但挑战同样明显:利率下行周期中准备金计提压力持续,资本市场波动加剧投资收益不确定性,健康险等新业务发展缓慢。未来需要重点关注公司能否通过产品创新和资产负债管理,扭转盈利疲软态势。
当前保险行业面临低利率、严监管的双重考验。相比同业,中银三星人寿的保费增速(8.12%)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投资收益率(1.80%)略显保守。
另外,中银三星人寿发布 2025年理赔服务半年报显示,中银三星人寿上半年赔付总人次 7.48 万,赔付总金额达 1.80 亿元,其中重疾赔付金额占比 24.62%。
整体来看,中银三星人寿信用评级具有较好的业务基础和股东支撑,但盈利能力的结构性缺陷需要系统性解决方案。
长远来看,公司需要从三方面着手改进:一是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健康险等价值型业务占比;二是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对冲利率风险;三是依托银行渠道优势发展长期储蓄型产品。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