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第二大股东陷合同纠纷,东营银行1.26亿股权登上拍卖台
最近,阿里资产交易平台新增多笔银行股股权拍卖信息。
其中一则拍卖信息显示,东营银行一笔约1.26亿股股份将在9月25日开拍,起拍价约为2.7亿元,相较于评估价3.86亿元折价30%左右。
从拍卖流程来看,这次拍卖属于司法拍卖,交易源于司法强制执行程序。截至目前,该笔股权吸引了近千次围观,但暂未有人报名。近几年,东营银行经营业绩保持增势,但也面临资本充足水平吃紧、ROE持续收窄等问题,这笔股权最终能否找到接手者仍充满未知。
持有者为第二大股东,拍卖源于合同纠纷
根据竞买公告,此次拍卖涉及的案件是申请执行人天津中车投资租赁有限公司,与被执行人东营区财金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营区财金投资”)等的融资租赁合同纠纷。
因为被执行人东营区财金投资未能全部履行判决书确定的执行义务,所以东营区财金投资持有的约1.26亿股东营银行未质押股份被用于清偿债务。此次拍卖是该笔股权第一次拍卖。
东营区财金投资成立于2014年,是东营区本地国企,主要经营房屋出租、担保、工程代建等业务。根据2024年报披露的股东信息,截至去年末,东营区财金投资还是东营银行第二大股东。持有该行约3.1亿股股份,持股比例达7.05%。
本次被拍卖的股份,占该行持有全部股份的约40.78%。若拍卖成功,东营区财金投资虽然还是第二大股东,但持股比例将下降到4.18%。而股权的接盘者将成为该行第九大股东,持有该行约2.88%的股份。
根据股权结构,东营银行应属于地方政府主导型城商行,股权集中度较高,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超55%,自然人股东数量多但持股比例较小。除了持股比例高达26.18%的第一大股东东营市财政局,前十大股东中还有5家是国企,4家是民营企业,国企股东与民营企业股东数量较为平均。
年报显示,国资股东在去年一年持续“加码”,如东营市财政局2024年增持了超7亿股。东营区财金投资也增持了3410.75万股。第三大股东山东鑫都置业是民企股东,去年一年减持了8412.48万股。股权变动大致呈现国资强化控制,民营资本后撤的局面。
整体来看,东营银行的股东资质较优秀,前十大股东里没有出现股权冻结。截至去年末,仅两家大股东有股权质押情况,即第七大股东山东金达源集团质押了5854万股股权,第二大股东东营区财金投资质押了1.21亿股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被拍卖的股份是未质押股份,并不是年报中披露的1.21亿股质押股份,也就是说,东营区财金投资持有的东营银行股权中,可能还有一部分目前正在质押中。
虽然大股东经营稳定,但东营银行中小股东的股权时有变动。2024年,该行便有多条股权质押信息,到2025年,股东股权出质频率变高,仅6月初-8月末三个月期间,一共就有6条股权出质信息。
6月10日,山东银丰工贸有限公司质押了170.7543万股东营银行股权;8月13日,该股东持有的371万元东营银行股份也被冻结,冻结期长达3年。
6月19日,山东郎科光电科技持有的1000万股、900万股东营银行股权,分两次出质给东营农商行;7月18日,山东郎科光电科技又质押了930万股股权。8月7日,东营区市政控股集团也出质了1亿股东营银行股权。以上三家股东都不在前十大股东之列。
净利润连年增长,ROE却持续下降
截至发稿日,该笔股权尚未有人报名竞拍,如此大额股权能否找到“有缘人”尚未可知。从东营银行自身的客观条件来看,该行股权的吸引力可能不会很大。
一方面,非上市中小银行的股权流动性较差,投资者退出渠道也比较狭窄,与上市银行相比,吸引力相对较小,股权流拍、无人接盘是近几年中小银行们共同面临的现状。
除开中小银行的普遍现状,东营银行自身的股权结构与特征,也意味着国资大股东掌握多数话语权,即便新股东接手后可以跻身前十大股东行列,持股比例也不占优势,话语权相对较小,影响投资者的投资预期和决策。
另一方面,从自身经营状况来看,东营银行近几年始终保持着增长态势。2020年-2024年,该行的营收同比增速依次为11.62%、18.05%、14.48%、5.72%、14.31%;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7.07%、5.8%、6.72%、7.64%、11.12%。
尽管营收净利润保持着增势,但该行衡量盈利能力的相关指标,似乎并未与营收利润同步增长。这里以净资产收益率(ROE)和平均资产回报率(ROACE)两个指标作为参考。
ROACE是从管理层视角出发,看银行使用全部本钱的盈利能力,中诚信国际在出具的东营银行主体信用评级报告中,披露的数据便是ROACE。2020年-2024年,东营银行的ROACE依次为4.66%、4.3%、4.28%、4.26%、4.09%,呈小幅持续下滑趋势。
ROE则是从股东视角出发,衡量银行利用股东资本的盈利效率,是股东们更关注的指标。根据企业预警通测算,2018年及以前,东营银行的ROE还有10%以上,此后便始终保持在不足6%的水平。2020年-2024年,ROE分别为5.36%、5.57%、5.42%、5.29%、5.12%,近四年持续下滑。
净利润连年上涨,ROE却年年下滑,主要原因是银行盈利增长的速度赶不上“股东权益”膨胀的速度。结合东营银行的实际情况来看,就是该行近两年外源性资本补充较多。
如2024年8月,东营银行获准发行45亿元的资本补充工具,同时拟募集不超过7.3亿元的股份。去年下半年,该行一共进行了两轮增资,注册资本从33.02亿元增加到43.96亿元。
增资扩股叠加发行资本工具,有效补充了东营银行的资本,去年末核充率上升到8.68%,较年初提升77bps。
外源性补充虽然可以解一时之急,短暂提升资本充足水平,但并不能真正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今年上半年,东营银行的营收为19.9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6.5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55%、0.93%,两项指标的增速都出现大幅放缓。核充率也回落到8.49%,内生增长能力不算优秀。
近两年,东营银行的分红额度提高。2024年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显示,该行全年分红总额约为2.96亿元,平均每股分配约0.067元。2023年,该行全年分红总额为1.69亿元,平均每股分红0.05元。2022年,该行分红总额只有4353.15万元。
业绩增长放缓、ROE持续下行、股权较集中是事实,分红水平明显提升也无法否认,最终能否成交,还取决于投资者更看重哪一方面的投资价值。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