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产业巨头入主三星财险:外资+互联网+产业"会开出什么花?
腾讯入股三年后,三星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下称 “三星财险”)再度迎来产业巨头入局。
据其公告,第三大股东宇星科技拟将 11.5% 股权全额转让给君兰酒店管理公司,该交易待监管核准后,君兰酒店将与曼巴特(张家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并列成为第三大股东。
股权穿透显示,君兰酒店最终控制方为美的控股,这标志着三星财险正式形成 “外资 + 互联网 + 产业” 的股东新格局。
回溯三星财险发展历程,其身份转变清晰折射出行业变迁。
作为韩国三星火灾海上保险公司在华首设代表处,2005 年它获批成为国内首家外资独资产险公司。
2022 年 8 月,经监管批准引入腾讯等五家新股东,注册资本增至 8.76 亿元,三星财险正式转型中外合资企业,这是其股权多元化的关键一步。
此次宇星科技退出、美的系入局,是三星财险继腾讯之后的又一战略调整,凸显其为适应市场竞争与创新融合,持续优化股权结构的决心。
这种股东结构的优势集中在三方面:其一,资源互补性强,外资股东提供风险管理经验与资本支持,互联网企业输出数字化能力,产业资本则带来客户资源与场景优势;其二,创新驱动力足,多元股东共治利于推动产品、科技与服务模式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其三,风险抵御力高,股权多元化可平衡决策、分散单一股东风险,增强治理韧性。
而且,美的选择间接持股或有多重考量:通过多层控股结构,可逐步探索保险布局,未来调整仅需操作子公司层面,灵活性更高;能更灵活调配资金,减少集团资本占用,提升使用效率;还可借助不同地区税收优惠,降低股权转让及分红环节税负。
不过,这种模式的成功关键在于建立高效股东沟通机制、明确战略共识、平衡各方利益,同时需严格符合监管要求,而且君兰酒店管理公司主营与保险业无直接关联,却成为三星财险重要股东,即便股权可追溯至美的控股,这种间接且低关联度的受让方式仍引发外界疑惑。
美的控股入局被视作产业协同的重要实验。作为涵盖智能家居、医疗设备、工业技术的科技集团,美的生态资源可与保险业务多维共振,产生团体保险、供应链责任险、设备保障险等等,还能通过客户数据与渠道资源,提升保险服务效率与产品精准度。
从经营数据看,三星财险的发展轨迹同样值得剖析。
早期作为韩资独资险企,它面临外资险企普遍问题:规模小、利润薄、分支机构少。2015-2021 年,其保险业务收入长期停滞,分别为 9.77 亿元、9.74 亿元、9.89 亿元、9.92 亿元、9.82 亿元、10.12 亿元、9.04 亿元;但依托外资险企审慎的利润导向经营理念,同期净利润保持盈利,分别为 0.34 亿元、0.08 亿元、0.15 亿元、0.52 亿元、0.56 亿元、0.65 亿元、0.72 亿元。
2022 年腾讯等入股后,三星财险转型中韩合资企业,保费收入实现突破:2022-2024 年分别达 8.99 亿元、11 亿元、21 亿元,2025 年上半年为 13 亿元。
然而净利润增长乏力,2022-2024 年分别为 0.87 亿元、0.26 亿元、0.12 亿元,2025 年上半年为 0.7 亿元。目前分支机构少是制约三星财险规模的关键因素 —— 截至目前,其仅在上海、北京、天津、山东、陕西、江苏、广东 7 省市展业。
当前保险科技进入深水区,单一技术赋能已难构建长期壁垒,深厚产业背景的战略股东成为破局关键。三星财险连续调整股东结构,正是试图在外资基因、互联网平台与产业资源间寻找最佳平衡点。
美的系的加入,使其在健康医疗、物联网保险、企业风控等新兴赛道的想象空间进一步扩大。未来,三星财险能否实现跨生态的数据打通、产品协同与服务创新,将成为检验其战略定力与执行效率的核心命题。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