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天道宇宙理性护航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 刘浩锋 张金成

摘要:和学创始人刘浩锋基于天道太极图原理的研究,发现了微观经济学“看不见的手”市场的“择优分配”主张“机会均衡与效率至上”,与宏观经济学“看得见的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张“系统均衡、公平至上”,彼此之间存在阴阳辩证关系,提出了经济学理论发现“率极均衡原理”,从逻辑上论证了效率至上为何陷入周期两极分化的科学原因,也论证了如何对治两极分化,指出了社会公平与效率之间的辩证转化关系,提出“效率竞争是局部的公平,社会公平是整体的效率竞争”,当生产力发展进入到了过剩阶段,国家应该运用“率极均衡原理”揭示的道理,通过货币手段对社会进行调控,精准有效的配置资源财富,弥补社会两极分化,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达成共同富裕,逾越文明层次。本文旨在提出并阐述同样以天道太极图衍化出来的“球形政治经济学”的跨学科思维范式。该范式源于对自然界天体普遍呈球形这一现象的深度洞察,提炼其背后的数学物理本质—–能量最低原理系统均衡态,是对“率极均衡原理”的进一步丰富论证与补充推进,并将作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全球化理论,应用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态及个体生活等多个领域。论文将依次探讨球形的自然成因与其根本规律,并论证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制定稳健经济政策以及追求个体与集体健康生活的深刻启示。分析了习近平“绿水青山理论”, “共同富裕理论”等与“天道球形原理”的统一性,本文认为,“天道球形原理”所蕴含的均衡、稳定、包容与和谐的理念,为应对当前全球性的复杂挑战提供了一个极具解释力与指导意义的框架。

关键词:天道球形原理;政治经济学;系统均衡;能量最低;公正和平;可持续发展。

引言:从宇宙到人间的统一法则

当我们仰望星空,会发现一个令人惊叹的普遍事实:从炽热的恒星到浩瀚的行星,从旋转的卫星到遥远的白矮星,宇宙中的天体大多呈现出一种近乎完美的几何形态—–球形。这并非造物主的随心所欲,而是自然法则在最宏大的尺度上写就的必然篇章。这种形态背后,隐藏着宇宙的一项基本定律:在引力作用下,系统总是自发地趋向于能量最低、最为均衡、最为稳定、最为“和平”的状态。

除宇宙中的天体之外,空气中的肥皂泡、荷叶上的露珠、雨后树叶上的水珠、浴室墙壁上的水汽都呈现球形。在无重力或重力影响很小的情况下(如太空),液滴是完美的球体;在河流中,卵石与砾石所有的棱角都被磨平,最终形成一个光滑的、通常呈卵形或圆形的石头;在生物生命中,许多植物的果实(如樱桃、柑橘、西红柿)在生长过程中都近似球形;自由生长的细胞(如卵细胞、酵母菌、一些藻类和细菌)倾向于呈球形;在微观的原子电子量子领域,几乎所有的粒子都是球形……等等,我们观察到自然界很多物体都是自发地趋向于最为均衡、最为稳定、最为“和平”的球形状态。自然界为什么有“球形偏好”?

这一物理学原理,我们称之为“天道球形原理”,其意义远不止于解释天体或微观世界等自然物体的最终形状。它揭示了一种宇宙普适的系统观:任何复杂的、由多重力量构成的系统,其内在的稳定与可持续性都依赖于各种力量之间的动态平衡与有机统一。此外,天道球形原理还蕴含着朴实的数学原理:在面积相等情况,一定是圆的周长最小;周长相等的情况下,圆的面积最大。对于球体,在体积相等情况,一定是球的表面积最小;表面积相等的情况下,球的体积最大。本文将尝试将这一自然科学的元原理,延伸至人类社会这一复杂巨系统之中,构建一种“球形政治经济学”的思维模型。我们试图论证,人类在构建政治制度、设计经济框架、处理生态关系以及规划个体生活时,都可以从“天道球形原理”中获得深邃的智慧与宝贵启示。

一、 为什么自然界的天体大多数都是球形?

天体呈球形,是宇宙间一场无声竞赛的最终结果,这场竞赛的裁判是万有引力,而竞赛的规则是能量最低原理。

首先,引力提供了向心的凝聚力。任何具有显著质量的天体,其自身物质都会产生巨大的引力。这种引力作用于其自身的每一个质点,从所有方向均匀地、持续地将物质拉向共同的质量中心。在天体形成的初期,其形态可能是不规则的(如一些小行星),但当其质量超过一个临界值(通常直径大于500-600公里)时,其自身的引力将强大到足以克服构成物质的机械强度(如岩石的内聚力)。此时,天体便进入一种“流体静力平衡”状态。

其次,能量最低原理决定了球形的终极胜利。在流体静力平衡下,天体像一团巨大的、可塑的流体。引力会驱使物质流动,不断重塑自身,以寻找一种势能最低的构型。在所有具有相同体积的几何形体中,球体拥有最小的表面积。这意味着,物质聚集为球形时,其表面每一个质点与质量中心的距离都尽可能相等,从而实现了引力势能的最小化。这是一种最经济、最稳定、无需额外能量维持的“和平”状态(其数学物理原理见附1)。

因此,天体的球形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自发的优化过程。它告诉我们,在一个由单一主导力量(如引力)支配的系统中,系统最终会演化成一个高度对称、内部张力最小、最为稳定的均衡结构。这一自然现象,为我们理解人类社会的理想形态“共产主义大同世界”提供了第一个隐喻:一个稳定和平的社会结构,或许也应当追求这种内在张力的最小化。而均衡的社会意义,在于财富分配以及权力来自于民来自于公信力。

二、 球形有哪些数学物理性质以及遵循的根本规律

球体的形态并非徒具其表,它拥有一系列非凡的数学物理性质,这些性质共同构成了“天道球形原理”的坚实内核。

1.极高的对称性:球体拥有最高阶的旋转对称性。从球心出发,任何方向都是等价的。这种对称性意味着没有特权方向,所有点在规则面前都是平等的。这映射到社会领域,即代表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核心原则,社会规则不应因方向(阶层、地域、出身)而异。

2.最小表面积与能量最低:如前所述,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球体的表面积最小。这不仅是几何学上的最优解,更是物理学上的稳定态。它遵循着能量最低原理,即系统总是倾向于停留在其能量最低的基态。这对于经济政策的启示在于,一个高效的经济系统应追求在既定资源约束下(体积固定),实现交易成本、摩擦成本(表面积)的最小化(其数学原理见附2)。

3.压力均衡与流体静力平衡:在球形天体内部,从核心到表面,每一层的压力都与该点所承受的引力完美平衡。核心压力最大,向外逐层递减,形成一个平滑的压力梯度。这种平衡态意味着内部没有无法承受的应力集中点,力量得到了均匀的分布。在社会模型中,这要求资源和压力都应在不同阶层和地区之间形成一种平滑的、可过渡的梯度分布,避免出现资源过度聚集的“压力核心”和资源极度匮乏的“脆弱外壳”,从而防止社会结构出现两极分化后的断裂。

4.强大的自我修复与稳定性:对处于流体静力平衡的球体施加一个小的扰动(如形变),引力会立即将其拉回球形。这种稳定性源于其能量最低的本质——任何偏离球形的状态都具有更高的势能,因而不稳定。一个健康的社会系统也应具备类似的韧性,在遭受外部冲击(经济危机、自然灾害)或内部扰动(社会矛盾)时,能够通过自身的制度和文化力量,迅速恢复均衡,实现社会稳定与和平。

这些根本规律共同指向一个核心:球形是复杂系统在单一主导力作用下,实现内部均衡、外部稳定、系统和平,运行高效的最优解。 它为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人类社会中寻找“最优解”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可借鉴的范式。

三、 “天道球形原理”对人类与地球生态环境的启示

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球体,虽然微观之,有高山有丘陵有平原有海河等,但其整体而言处于一种均衡的球体运行,其生态系统恰是“天道球形原理”最直观、最宏大的展现场所。人类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我们的生存与发展必须遵循这一原理,否则将破坏系统的平衡,引发灾难性后果。

1.循环与均衡:无废料的球面系统:在宇宙中,天体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地球生态系统同样近似一个封闭系统(能量来自太阳,物质总量基本不变)。天道球形原理启示我们,一个可持续的系统必须是循环的、均衡的。自然界的碳循环、水循环、氮循环等,正如天体内部的物质流动,构成了一个完美的球面循环网络,没有真正的“废物”。工业文明以来的开采-制造-废弃“线性经济”模式,粗暴地打破了这种循环,造成了资源的枯竭“凹陷”和污染的堆积“凸起”。因此,我们必须转向“循环经济”,模拟地球的球面循环,使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重新达成均衡。

2.承载力的均匀分布与全球性:球体的表面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任何一处的过度开发(如热带雨林的砍伐)所产生的影响(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都会通过大气和海洋环流等“球面通道”传递全球。这揭示了生态问题的全球性与共通性。“天道球形原理”要求我们摒弃零和博弈的旧思维,认识到任何国家都无法在生态危机中独善其身。它呼吁一种全球治理的“球面观”,即像维护天体平衡一样,共同承担维护地球生态平衡的责任,推动《巴黎协定》等全球性公约的落实,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全球性均衡。

3.多样性互补统一于稳定性:一个球体是简单的,但其表面和内部可以孕育极其复杂的生态系统。地球的稳定性恰恰来自于其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多样性。不同物种、不同生态系统各居其位、各司其职,共同维持着全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韧性。这启示我们,保护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并非只是道德选择,而是维持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这个“球体”稳定存在的战略必需。单一化会降低系统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当生物多样性导致系统失衡,比如古代的恐龙事件,只有恐龙在天灾中消除从而出现生态系统的新均衡。

同理,当文化多样性之间矛盾斗争导致生灵涂炭,社会陷入恶性循环的噩耗,乃及可能导致核弹互毁,出现人类文明整体死亡的结局,就需要文化多样性之间走向形式多样性互补与文化本体价值的统一,使之趋向一个价值统一、形式多样互补的整体均衡的稳定结构

“天道球形原理”在此处的核心启示是:人类必须将自己视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一部分,我们的经济活动必须被重新嵌入并模仿生态系统的循环与均衡模式,从征服自然的“立方体思维”转向和谐共生的“球体思维”。

四、“天道球形原理”对政治与社会公平、公正与和谐的启示

将一个社会类比为一个天体,“天道球形原理”为构建一个公平、公正与和谐美好的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框架和形象蓝图。

一个遵循“天道球形原理”的政治社会,其目标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就像高山丘陵平原海河存在差异与分工各异一样,但它们是彼此互补交流,富有活力的动态均衡。它承认差异的存在,但致力于将差异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平滑的、可流动的范围内,从而最大化社会的整体稳定与和谐,实现长治久安。

1.对称性即公平性:球体的完美对称性,在社会政治领域中的映射就是社会公平与司法公正。这意味着法律的规则必须像引力一样,普照于球面的每一个点,对所有公民一视同仁,不因财富、权力或地位而产生扭曲。要建立一个“球形社会”,必须首先致力于消除特权、歧视和不公,确保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权利平等,让每一个“社会质点”都能感受到规则的公平引力。

2.防止两极分化:平滑的财富与压力梯度:天体最忌惮的是形态上的极端“凸起”和“凹陷”,这会导致内部应力集中而崩裂。同理,一个健康的社会最忌惮的是财富和权力的过度集中(巨大的凸起)与贫困和边缘化的极端深渊(巨大的凹陷)。这种两极分化是历史周期律社会动荡的根源。“天道球形原理”要求通过政治和经济手段——如累进税制、消除城乡官民悬殊的社会保障体系、教育与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均等化、反垄断法等——进行积极的“引力再分配”,将资源和机会从“高势能区”向“低势能区”引导,塑造一个中产阶级占主体的“橄榄型社会”。就好比将肿瘤区域占据的大量营养向患有营养不良的小儿麻痹症处引导重构,让躯体重新均衡循环起来。这个社会结构就像一个密度均匀的球体,内部张力最小,最为稳定。

3.凝聚力与向心力:核心价值认同:天体的球形靠引力维系,社会的“球形”则需要强大的文化认同感和核心价值观作为向心力。缺乏共同信仰和集体认同的社会,如同一盘散沙,极易在外部冲击下分崩离析。政治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培育和强化这种文化的、价值的“引力”,使社会成员产生归属感和共同体意识,自愿维护社会的整体稳定与和谐。

4.韧性:社会的自我修复能力:正如球形天体在受扰动后能自我恢复,一个伟大的社会也应具备强大的制度韧性和社会韧性。这需要通过健全的法治、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有效的矛盾调解机制和强大的社会保障网来实现。当社会出现不公(凹陷)或冲突(凸起)时,这些机制能够像引力一样,迅速发挥作用,抚平伤痕,恢复均衡。

5.圆心即圣心光明心;驾驭公天下体系,引导政治经济朝向善与清明:所有圆满的天体都是宇宙大生命体,都拥有大灵魂,它们的精神生命在宇宙中获得大自由大福祉。这是和学诠释中国文化核心智慧天人合一,揭示的生命真相。众生的精神生命都是宇宙大生命树上的种子,每个精神生命都包含有大宇宙同样多的信息,都可以遵循天理护持心念成长为虚空中圆满的星辰大生命。天体的球心就是大生命的圣心圣灵居所。它的存在才能维系大生命体的均衡修复,对照于社会就是维护天下为公的价值体系,引导政治经济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并构建一切以善为方向的制度体系,实现清明政治。

五、“天道球形原理”对宏观经济学、经济政策的启示

经济系统是人类社会巨系统中的一个核心子系统。将“天道球形原理”应用于宏观经济学,可以驾驭微观经济学追求效率至上出现的周期两极分化,为我们设计螺旋形前进的国家文明提供经济政策的全新视角,其核心是追求效益增长(资本主义自由主义竞争)与社会公平(社会主义威权主义调控)之间的动态平衡,实现国家平稳与全球治理的共同发展。

1.经济系统的“流体静力平衡”:一个理想的经济体应处于一种均衡状态,即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大体平衡。过度需求会引发通货膨胀(经济过热,形成“凸起”),而需求不足则会导致失业和通货紧缩(经济过冷,形成“凹陷”)。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公共福利政策的作用,就如同调节天体内部的压力,旨在“熨平”经济周期,通过逆周期调节(经济过热时加息、增税,过冷时降息、减税)来维持经济的整体稳定,防止系统因内部压力失衡而崩溃。

2.平滑的“密度”分布:区域与产业均衡:“天道球形原理”反对经济的过度集聚和单一化。资源过度集中于某一地区(如超级城市)或某一产业(如房地产),会像天体质量异常集中一样,造成区域发展失衡和产业结构性风险。因此,经济政策应注重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如中国的西部开发、乡村振兴)和产业政策引导,促进资本、人才、技术在不同地区和产业之间形成更均匀、更合理的流动与分布,增强经济系统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3.最小摩擦表面: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球体拥有相同体积下的最小表面积,寓意着一个高效的经济体应追求交易成本、制度性成本、物流成本的最小化。这要求政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壁垒,建设高效统一的全国大市场,让商品和要素流动得像在光滑球面上一样顺畅。在国际层面,则意味着支持全球化,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降低国际循环的“摩擦系数”。

4.可持续的“球体”增长:循环经济:正如地球生态系统是一个物质循环的球体,未来的经济增长模式必须是循环的、绿色的。线性增长模式终将碰到资源边界这个“球壁”。经济政策必须强力引导从“资源-产品-污染”的线性模式转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将经济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压力降至最低,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终极均衡。

宏观经济管理的艺术,就在于运用各种政策工具,及时发现微观经济领域出现的各种两极分化问题,不断微调使之 “球体”内部的压力、密度和流动速度,使其在动态中保持整体稳定、高效和可持续的旋转。

六、“天道球形原理”对人生与人类生活健康的启示

最终,“天道球形原理”可以内化于我们每个人的精神修持与生活哲学乃及健康实践之中。一个均衡、稳定、和谐的“球形”人生,是高质量生活的真谛。一个与宇宙实现同心圆同构的精神生命,他的内在根基深广通达,可以经历任何的波折而稳步的成长为虚空中的球形星辰大生命。

1.生命的均衡:工作、休息与娱乐的球面分配:一个完美的一天、一周、一生,其时间分配应像一个均衡的球面。工作、休息(睡眠)、娱乐、社交、学习就像是球体的不同扇面,任何一方面的过度膨胀(如工作狂)或严重缺失(如社会孤立)都会让人生这个“球体”变形,产生巨大的内部压力,最终导致(燃尽)、疾病或幸福感缺失。健康的秘诀在于寻求各方面的动态平衡。

2.健康的身心:营养、运动与情绪的平衡:我们的身体本身就是一个追求内在平衡的“小宇宙”。饮食:需要均衡的营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如同球体需要均匀的质量分布,不可偏废。运动:需要动与静的平衡。运动好比离心力,拓展生命活力;静养(冥想、睡眠)好比向心力,恢复身心能量。二者结合,方能保持身体系统的稳定运行。情绪:需要理性与感性的平衡。持续的极端情绪(狂喜或抑郁)都是能量的不稳定状态。心理健康的目标是达到一种平和、稳定、有韧性的“情绪球体”,能够从容应对生活的起伏。

3.中医认为“阴阳平衡”,就是天道球形原理的具体体现。事物的内部矛盾决定事物的变化,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是宇宙的组成体。阴阳平衡乃是生命之本,阴阳的对立制约,疾病等于阴阳失调,治疗就是重建阴阳平衡,重建阴阳失衡之后人体病变的部分,可以自动恢复。《黄帝内经》讲“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惧,而尽终其天年”。身体,工作适度,轻松自由是阴阳平衡,过度劳作、劳累,是阴阳失衡。中医认为,阴阳不平衡,就会引发疾病得产生。阴阳平衡就会正气足,保持正气在身体中占据主导作用,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内经》在谈到人体内部阴阳之间的平衡关系时强调“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现代社会广泛存在的癌症、三高、糖尿病,都是各种物质能量、湿寒与病毒病原体的摄入导致内体淤堵失衡,比如各种化工添加剂长期累积与塑料PC食品制品形成体内微塑料颗粒堆积,疫苗里的重金属铝、氧化石墨烯与各种真菌病毒体耐氧环境下的繁殖扩散,层层叠加导致体内毒素无法代谢淤堵,内体紊乱造成的。

七、“天道球形原理”与习近平主席“绿水青山理论”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其深层逻辑与“天道球形原理”高度契合,完美诠释了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球生态系统之间必须达成的动态平衡。

1.生态系统的“流体静力平衡”是不可逾越的物理边界。“天道球形原理”揭示,地球作为一个宏观天体,其生态系统经过亿万年的演化,已达到一种精妙的、全球性的流体静力平衡。碳循环、水循环、物种平衡等构成了这个“生态球体”的内在稳定机制。“绿水青山”理论深刻认识到,人类的经济发展(金山银山)必须建立在对这一生态平衡的绝对尊重之上。破坏绿水青山(破坏生态平衡),就如同强行改变天体的形状,会引发系统内部应力的剧烈反弹(表现为气候灾难、环境危机、资源枯竭),最终不仅无法获得“金山银山”,甚至会丧失生存根基。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在势能和未来可能性。

2.从“线性经济”到“循环经济”的球面观转型。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线性经济模式是一种典型的“立方体思维”,它粗暴地在地球生态球体上挖掘“资源凹陷”和堆积“污染凸起”,破坏了球体的完整性与稳定性。“绿水青山”理论倡导的绿色发展模式,其本质是推动经济体系向“球面循环”模式演进。它要求我们将经济系统视为生态球体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模拟自然界的生产方式,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循环,使所有物质和能量都能在球面上高效、清洁地流动,最终实现“绿水青山”生态价值与“金山银山”经济价值的统一。这正是在人类社会尺度上,对天体能量最低、循环稳定原理的自觉实践。

3.“绿水青山”是全球共同的生存表面。“天道球形原理”强调球面的连续性与整体性。雾霾、海洋塑料污染、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无视国界,如同在球面上扩散的波纹,无人能独善其身。“绿水青山”理论因此不仅是中国的国家战略,更彰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视野。它呼吁国际社会共同承担起维护地球这个唯一“生态球体”的责任,携手合作应对全球环境挑战,正如我们需要共同维护天体的稳定结构一样。中国的“双碳”目标(碳达峰、碳中和)正是主动为维护全球生态平衡承担大国责任,是“天道球形原理”在全球治理中的具体应用。

综上所述,“绿水青山”理论是“天道球形原理”在人与自然关系领域的思想升华和战略表达,它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人类的发展必须是内嵌于地球生态球体之中的、顺应自然规律的、追求系统整体互补均衡的和谐发展。

八、“天道球形原理”支持习近平主席“共同富裕理论”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天道球形原理”为其提供了深刻的科学隐喻和系统论支持,阐明了为何共同富裕是社会稳定、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1.“共同富裕”旨在防止社会结构的“两极分化”。“天道球形原理”警示我们,一个质量(财富)分布极度不均的天体是内部应力巨大、极不稳定的结构,存在解体的风险。映射到社会领域,贫富悬殊、社会撕裂正是这种危险的“两极分化”。少数人占据巨额财富(质量高度集中的“引力奇点”),而多数人份额很小(质量稀薄的“边缘外壳”),会导致社会凝聚力(向心力)衰减,社会张力(离心力)激增,最终危及整个系统的稳定。“共同富裕”理论的核心要义,就是要通过政府积极向善的政策与法律,实施合理的制度安排,防止财富的无限度集中,主要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社会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这种结构宛如一个密度分布均匀的球体,内部张力最小,稳定性最强,是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石。

2.“先富带动后富”是实现“引力均衡”的动态过程。“天道球形原理”中的天体形成是一个物质在引力作用下逐渐聚集、均衡化的过程,而非瞬间完成。这类似于“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承认发展初期的不均衡),然后主要通过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精准红利、税收、转移支付、区域战略等)以及先富仁富群体的示范效应、帮扶机制,就像引力引导物质流动一样,带动后富群体和地区发展,最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平衡过程,而非静态的、绝对的平均主义。它追求的是发展机会的公平和成果共享的普遍性,是“天道球形原理”中系统从非均衡态向更稳定均衡态演化的生动体现。

3.“共同富裕”为经济系统提供持续稳定的“内需引力场”。从天体视角看,一个财富过度集中的社会,其有效需求结构是畸形的,如同一个表面凹凸不平的球体,无法形成稳定旋转的经济动能。少数富人消费倾向低,多数穷人缺乏消费能力,会导致社会总需求不足,经济增长依赖外部市场或投资驱动,脆弱性高。“共同富裕”通过提升大多数人的收入和消费能力,能够构建一个强大、稳定、统一的国内消费市场(内需)。培育庞大的内需市场如同一个强大而均匀的引力场,能为国内企业提供持续稳定的增长动力,增强经济抵御外部冲击的韧性和循环畅通的活力,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更是展现国家文明竞争力。

因此,“共同富裕”理论是“率极均衡原理”、“天道球形原理”在社会分配与经济运行领域的光辉实践。“率极均衡原理”、“天道球形原理”为共同富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它科学地论证了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关系,揭示了社会公平与共同富裕是经济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率极均衡原理”、“天道球形原理”也展示了中国文化自信。一个追求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内部和谐、运行稳定、充满韧性的“中国式现代化球体”。

九、“天道球形原理”与习近平主席其他诸多理念的契合

习近平主席的诸多思想、发言和论述,其内在的哲学逻辑与“天道球形原理”所强调的系统性、整体性、均衡性、稳定性和内在有机联系高度契合。以下是一些关键方面的对应分析:

1.“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球治理的“球面观”,这是与“天道球形原理”契合度最高、最宏大的理念。论述:“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与“天道球形原理”的契合:整体性与不可分割性:地球是一个球体,其表面是连续且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一地发生的事件(如疫情、金融危机、气候灾难)都会像波一样在全球球面上传导,无人能独善其身。这直观地印证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判断。

共同利益与共同责任:维护天体的稳定是所有物质的共同利益。同样,“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利益交融、休戚与共,必须超越零和博弈的旧思维,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共同维护地球这个家园的和平与稳定。这正是在全球治理层面追求一种“球体的动态均衡”。

合作共赢的路径:球形结构的稳定性依赖于内部力量的均衡与协调。“共同体”理念倡导的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国际关系,正是旨在构建一种能容纳多元力量、保持全球系统稳定和平的“政治多极球体”。

2.“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的“系统平衡论”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相互贯通的整体,完美体现了“天道球形原理”的系统平衡思想。

协调理念:“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与“天道球形原理”的契合:防止发展“畸形”:如同天体忌讳巨大的质量凸起和凹陷,发展也忌讳严重的不平衡、不协调。协调理念直接针对我国发展中存在的区域、城乡、经济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等“不平衡”问题,旨在通过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平滑发展梯度,减小内部张力,使中国的发展巨轮成为一个更加稳固、行稳致远的“球体”。

五大理念的有机统一:创新是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提供能量),绿色是发展的普遍形态(保障可持续性),开放是发展的必由之路(与外部交换能量物质),共享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实现内部均衡),而协调是贯穿其中的内在要求和方法论,确保这五大力量相互支撑、协同发力,形成一个完整、平衡、高效的发展系统。

3.“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安全的“多维球体”模型

论述:“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与“天道球形原理”的契合:系统的、多维的安全:国家安全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和政治安全,而是一个涵盖了十多个重要领域的复杂系统。这就像一个多维度的“安全球体”,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网络、生态、生化等安全都是这个球体不可或缺的“维度”或“扇面”。任何一个方面的安全短板(“凹陷”)都会成为整个球体的脆弱点,危及整体安全。

内外统筹的平衡:总体国家安全观既重视内部安全(政治、经济、社会),又重视外部安全(国际、海外利益);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这种内外兼修、统筹应对的思维,正是维护一个系统在复杂环境中整体稳定性的“球形”策略,要求安全防护没有方向上的死角。

4.“一带一路”倡议—–互联互通的“球面网络”

论述:“‘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与“天道球形原理”的契合:构建“互联互通”的网络:“一带一路”旨在通过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和人民“心联通”,将亚欧非大陆乃至更广区域紧密连接起来。这像是在地球表面上编织一张更加密集、高效的“流通网络”,极大地降低了货物、资本、技术和人员流动的“摩擦系数”(相当于减小了球体的表面积),符合“天道球形原理”追求系统运行效率最优化的方向。

打造开放包容的合作平台:球形没有边界方向之分,是开放包容的几何体。“一带一路”倡议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而是向所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开放。这种开放性有助于将更多发展能量纳入合作网络,扩大合作的“体积”和“质量”,从而形成一个更大、更稳定、更具韧性的共同发展“球体”。

5.“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讲话)—–政治系统的“向心力”本源

论述:“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与“天道球形原理”的契合:人民是执政的根基,执政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心为“引力源”:在天体系统中,引力是所有物质围绕的中心,是维持系统稳定的向心力。在政治系统中,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是执政党力量的源泉和永恒的“引力中心”。一切工作围绕人民利益展开,才能获得最广泛、最牢固的支持,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

脱离人民是最大的危险:一旦一个天体失去其引力中心,就会分崩离析。同样,一个政权如果脱离了人民,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根基和维系稳定的“向心力”,最终必然走向垮台。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政治系统稳定性的最根本来源。

习近平主席的诸多思想论述,虽然并未直接使用“球形”这一比喻,但其内在蕴含的系统思维、整体观念、均衡思想、可持续理念和对内在联系的深刻把握,与“天道球形原理”的科学内核高度同构、遥相呼应。这些思想共同描绘了一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内部实现均衡发展、和谐稳定,在外部推动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这幅蓝图的理想形态,正是一个在动态发展中保持高度稳定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中国式现代化文明球体”。

十、违背“天道球形原理”会产生哪些不良后果

违背“天道球形原理”——即破坏系统的均衡性、稳定性、循环性与包容性,将在各个层面引发一系列连锁性的不良后果,从系统的“畸形”发展到最终的“崩解”。

1.在自然界与生态领域:系统的崩溃与反噬

生态失衡与物种灭绝:如果生态系统中某一物种过度繁殖(成为“凸起”),或关键物种灭绝(形成“凹陷”),食物链会断裂,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功能紊乱、稳定性下降,最终可能崩溃。例如,过度捕杀狼导致鹿群泛滥,进而过度啃食植被,造成水土流失。

资源枯竭与环境污染:违背“循环”法则,推行“开采-使用-废弃”的线性经济,必然导致两个极端:一端的资源枯竭(“凹陷”,如矿产耗尽、森林消失)和另一端的污染堆积(“凸起”,如垃圾围城、气候变暖)。地球这个“生态球体”的平衡被打破,其反噬便是更频繁、更剧烈的极端气候、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

地球如果背离了“天道球形原理”,就会“山崩、海啸、地震”,通过“山崩、海啸、地震”重新回到平衡态。

丧失韧性:一个失去平衡、多样性锐减的生态系统,其应对干旱、洪水、火灾等外部冲击的自我修复能力(韧性)会大大降低,变得脆弱不堪。

2.在国家与社会领域:动荡、冲突与暴力甚至战争。

社会撕裂与两极分化:当财富和权力极度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巨大的“质量凸起”),而大多数人陷入贫困和无权(巨大的“质量凹陷”)时,社会结构就从“橄榄形”的稳定球体变成了哑铃形的不稳定结构。这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张力和阶级仇恨,成为社会动荡、犯罪率上升甚至暴力革命的温床。

治理失效与认同危机:当法律和规则不能平等地覆盖所有公民(失去“对称性”),出现“特权阶级”时,政府的公信力会丧失,法治基础会动摇,社会凝聚力的“向心力”将衰减。地区发展极度失衡(如沿海与内陆、城市与乡村的鸿沟)则会滋生分离主义情绪,威胁国家统一。

系统性风险累积:一个在政治、经济、社会领域处处失衡的系统,其内部累积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就像一个内部充满高压气泡和不稳定物质的畸形天体,看似平静,实则一触即发。任何一个黑天鹅事件(如一场疫情、一次金融危机)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引发全面的系统性危机。

3.在经济领域:危机、低效与不可持续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违背“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原则。过度刺激投资和信贷会导致资产价格泡沫(“虚胖的凸起”,如房地产泡沫),而居民消费能力不足(“购买力凹陷”)最终会使泡沫破裂,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这是经济“球体”失去压力平衡的典型表现。

内需不足与增长乏力:贫富差距过大(社会领域的失衡)会直接导致经济领域的失衡。少数富人消费覆盖面低窄,多数穷人没钱消费,结果就是社会整体消费能力(内需)不足。经济增长只能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模式不可持续,且极易受到外部冲击。

产业畸形与资源错配:资源过度集中于某一个或几个行业(如房地产),会导致其他行业(如制造业、科技创新)发展受阻(“产业凹陷”),造成国民经济结构畸形,抗风险能力脆弱。一旦主导行业衰退,整个经济将被动陷入内卷下行的困境。

4.在人生与个人发展领域:痛苦、疾病、倦怠与迷失

身心健康的全面崩溃:长期违背“工作-休息-娱乐”的平衡法则。过度工作(“工作凸起”)会导致 burnout(燃尽)、焦虑、抑郁以及心血管疾病等身体问题。而完全躺平、缺乏目标和运动(“停滞凹陷”)则会导致意志消沉、身体健康状况下降。

人格发展与关系危机:只发展单一技能(极端专业化“凸起”),忽视其他能力和兴趣爱好(“综合能力凹陷”),会让人在面对行业变迁时异常脆弱。忽视家庭关系、社交活动(“情感支持凹陷”),全身心扑在工作上,会导致家庭破裂、朋友疏远,陷入情感孤岛。

幸福感的丧失:一个失衡的人生无法获得持久的幸福感。无论是追逐无限财富的焦虑,还是无所事事的虚无,都是人生“球体”变形后无法找到稳定状态的痛苦表现。真正的幸福源于生命各个维度的和谐与统一。

从微观到宏观,违背“天道球形原理”的路径虽各不相同,但最终都导向同一个结局:从失衡到失稳,从失稳到失控,最终走向系统的解体。

对于天体:质量分布不均会导致自身结构撕裂。

对于生态系统:平衡的打破会导致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功能丧失。

对于国家社会:极度的不公和失衡会引发内战、分裂和文明的倒退。

对于经济:结构性失衡会引发大萧条式的危机和长期衰退。

对于人生:长期的失衡会导致身心崩溃和生活意义的彻底迷失。

因此,“天道球形原理”不仅仅是一个优美的科学隐喻,更是一个严肃的警告。它告诉我们,无论是自然演化还是人类社会的构建,都必须尊重均衡、稳定、循环与包容的核心法则。任何试图挑战这一基本法则的短期行为,无论其动机如何,都将在长期受到系统本身无情的纠正,甚至惩罚。历史的教训无数次地证明了这一点。

从浩瀚宇宙中天体的自发成形,到人类社会命运的共同体构建,再到个体生命的幸福追寻,太极图“天道球形原理”以其深刻的数学物理内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统一而强大的认知框架。它告诉我们,均衡优于极端,稳定优于波动,包容优于排斥,循环优于线性,和谐优于冲突。

这种基于天道衍化而出“球面政治经济学”并非一套僵化的教条,而是一种动态的、追求最优解的系统思维。它提醒我们,无论是治理一个国家、管理一个经济体、保护一个星球,还是经营一段人生,其最高境界都是在多重目标、多种力量、多元价值之间,寻找到那个动态的、优美的、稳固的平衡点。

面对当今世界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我们更需要这种从宇宙理性法则中汲取宏大智慧。拥抱太极图“天道球形原理”,就是拥抱一种强调内在联系、追求整体利益、致力于长远可持续的生存与发展哲学。它指引我们共同努力,将人类文明的方舟,锻造成为一个更加均衡、更加稳定、更加和平的“球体”,从而在浩瀚时空中,行稳致远。

太极图“天道球形原理”作为一种源于自然科学的元理论,其智慧之光不仅照亮了人类社会治理的普遍规律,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得到了卓越的体现和创新的发展。“绿水青山”理论是对生态系统平衡规律的深刻把握与自觉运用;“共同富裕”理论是对社会结构稳定规律的科学认识与战略谋划。太极图蕴含的“率极均衡原理”与“天道球形原理”这两大理论共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对发展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也是见证中国文化复兴在当代中国最生动、最伟大的实践。

(作者:刘浩锋 习近平经济思想共富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研究员、世界和智库CEO;张金成 习近平经济思想共富研究中心研究员)

参考文献

[1] Hamilton, A.G: Logic for Mathematicians, Cambridge of University, 1978.

[2] [美] S.C 克林 著. 莫绍揆 译. 元数学导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4.

[3] 温伯格 S.引力论和宇宙论.邹振隆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人民出版社,2025.

[6] 刘浩锋. 率极均衡原理:新时代建设共同富裕的经济学基础,和通社2020.

[7] 张金成. 悖论、逻辑与非cantor集合论 [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8.

[8] 郎 建. 主编. 《道德经》 《易经》 《庄子》 [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2022.

[9] 数学百科辞典 日本数学会编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4.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