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改造小微基金

导语:业内已出现“内部招标”、“定制化策略转型”两种模式。

在公募基金行业中,小微基金始终是一个棘手的存在——这类规模长期保持在5000万元以下的基金产品,不仅持续消耗着行业资源,更成为各家基金公司管理上的难点。

具体来看,这类基金大多存在三个典型特征:首先,成立之初募集规模有限;其次,后续业绩表现平淡;再者,受投资者赎回影响,规模持续萎缩。

三重因素叠加之下,导致小微基金普遍陷入“长不大”的困境。

Wind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全市场小微基金的数量超过1700只,占全部公募基金产品数量的11%。

即便是头部公募也面临小微基金扎堆的难题,华夏、鹏华、博时、招商等基金公司旗下的小微基金数量均超过40只。其中,绝大部分小微基金很难通过业绩带来规模的自然增长,却长期占据着公司资源,增加了投研、运营的工作负荷。

因此,如何妥善处理小微基金,始终是考验各家基金公司运营能力的重要课题。

如今,面对这类基金,一些基金公司通过差异化的处理方式,形成颇具代表性的运营模式。其中,头部公司凭借其雄厚的人才储备和完善的投研体系,开创了“内部招标”机制来盘活小微基金,广发基金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

据悉,由于公司旗下部分小微基金此前因投资策略固化、市场适应性不足导致业绩难以突破,公司便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鼓励内部优秀基金经理主动竞聘。

成功获聘的基金经理将重新制定投资策略,例如契合市场轮动的行业策略,或聚焦海外资产配置的“出海主题”策略。

通过策略迭代,原本缺乏竞争力的小微基金被赋予了清晰的产品定位和市场卖点。

中小基金公司则普遍采用另一种打法——“定制化策略转型”,其主要服务对象是保险机构。

对保险机构来说,参与这类定制合作具有明显吸引力:一方面,可直接介入投资策略的设计,明确投资方向与操作规则,掌握更强主动权;另一方面,小微基金规模较小,通常在几千万元级别,资金进出灵活,不仅能够快速应对市场变化,也更适合机构进行小规模资产配置,避免大额资金对市场产生冲击。

而从中小基金公司的角度来看,它们在大规模产品管理上往往不具优势,但在提供灵活、高效的定制化服务方面却潜力突出。因此,不少公司主动将“定制化策略转型”作为盘活存量小微基金的关键举措,针对性对接保险机构的个性化需求。

例如,若保险机构追求高流动、低波动的资产,基金公司便为其定制“微盘策略”,重点配置小市值、高流动性的个股;若希望把握市场轮动的投资机会,基金公司也可以设计量化的“行业/主题轮动策略”,紧跟热门赛道动态调仓。

据悉,新华基金、国联基金等中小基金公司已落地此类合作。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