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国债利息将征税,对A股有啥影响?

8月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突然发布公告:自8月8日起,新发行的国债、地方债、金融债利息收入将恢复征收6%增值税(机构投资者税率6%,资管产品3%)。存量债券(8月8日前发行)继续免税至到期,实现“新老划断”。

那么问题来了,第一个问题,为何此时出手?我们来看三大核心逻辑:

首先,财政开源迫在眉睫。

2025年政府新增债务规模达11.86万亿元,同比激增2.9万亿。地方债80%-90%由银行持有,免税政策相当于“财政补贴金融机构”。恢复征税可缓解财政压力,预计短期新增税收约337亿元,中长期或达千亿级。

其次,矫正市场扭曲。免税政策导致资金过度涌入利率债,去年地方债认购超20倍,信用债半年发行量破10万亿,市场出现“无脑抢券”的羊群效应。征税后,不同债券税负拉平,资金有望流向实体企业债,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第三,税制公平化改革。此前国债、地方债免税,企业债却需缴税,形成制度性套利空间。新政统一税制,呼应“税收法定”原则,推动金融市场与国际接轨。

第二个问题,市场如何反应?

下周,我们可能就能看到,债市“新旧分化”。由于老债免税优势凸显,因此,老券受捧,机构抢筹推高价格,收益率下行(如30年国债利率降1BP)。而对于新债而言,为抵消6%税负,新券承压,新发债券利率或上行6-10个基点。银行自营利润预计缩水75亿元,公募基金加速转向权益类产品。对于信用债来讲,税收政策不变,信用债性价比相对提升,利差可能收窄,因此,信用债会迎来利好。

​股市债市向来都有“跷跷板”效应,新政有意识的在一定程度上压缩债市规模,目的之一,是希望把大量待在银行吃利息的避险资金赶到风险资产端去。银行自营资金是国债最大买主,继去年924政策出台以来,大哥都到股市里来承担“风险”了,你银行却还躺在国债里面吃利息“避险”,显然大哥对此也不太满意。因此,股市将间接受益。

那么,股市哪些资产将受益呢?

高股息资产。比如,银行、电力、煤炭等红利股票,以及就是大型机构喜欢的中特估这类低估值高价值股票。5%股息率显著高于税后收益约1.6%的国债,吸引力增强。

科技成长股。政策引导资金流向半导体、新能源等实体经济领域。

第三个问题,普通投资者怎么办?

普通投资者其实很少直接持有债券的,通常都是通过银行理财产品间接持有。因此,对固收类理财产品,要警惕净值波动,收益恐要下滑,检查持仓中债基比例,若超50%建议减仓,避免净值下跌引发赎回恶性循环。

而对股民来讲,股市或将迎来双线布局好时机。50%高股息股,分红免税,对冲债券收益下降;30%科创ETF,捕捉政策扶持的科技成长机会;20%现金/黄金,预留机动资金应对市场波动。

用一个口诀来总结,那就是,老债捂紧、新债谨慎;理财调仓、红利打底;科创进攻、现金兜底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