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自历史高点坠落70%,唯品会走到变革图存的关口
5月20日,唯品会(VIPS.US)公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营收同比下降近5%,净利润同比降幅达近16%。
因为唯品会管理层此前曾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可能持平或同比下降最多5%。结果,唯品会的实际表现,处于管理层此前预期的区间下限。让人意料之外的是,唯品会净利润降幅高达16%。
财报发布之后,唯品会股价巨震,当日收盘跌幅超过7%,其后几日继续低位徘徊。
一直到2014年,唯品会营收增速都保持在100%以上,由此也推动股价出现数年的惊人上涨,从0.47美元/股,拉升至近30美元/股(前复权,下同)。
唯品会股价其后几经巨幅震荡,历史最高点定格在2021年3月份,达到45.09美元/股。其后,随着业绩增速好景不再,唯品会股价也出现大幅回落,并长期在低位徘徊。
唯品会模式之困:增长失速,前路何方?
近日,唯品会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其净营收263亿元,同比下降4.9%;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20亿元,同比下降15.7% 。自2024年一季度起,唯品会营收增速便持续下滑,如今已连续五个季度呈现营收、净利润双降态势。受此影响,唯品会股价大幅下跌,自2021年3月触及45.09美元的历史高点以来,已累计下跌约70%,这也凸显出其特卖模式面临的严峻挑战。
从财报数据来看,唯品会第一季度多项核心指标表现不佳。总订单量为1.67亿单,同比下降6.3%;活跃用户数量为4130万,同比下降4%。为应对营收下滑,唯品会采取控费措施,总运营支出从41亿元降至40亿元,但因营收降幅大于费用降幅,费用率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同时,为留住客户,加大获客和补贴投入,营销费用同比增长约6%,进一步压缩了净利润空间。
事实上,唯品会业绩下滑已持续一段时间。2024年全年,其活跃用户数量为8470万,较上一年的8740万有所减少;2024年第四季度,活跃用户同比减少约280万,下降近6%。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活跃用户数量继续下降4%。用户流失和订单量下滑,反映出唯品会在市场竞争中的处境愈发艰难,在电商行业,用户是核心资产,用户流失意味着市场份额的缩小和营收增长的乏力。
唯品会以“品牌折扣+限时特卖”模式起家,曾凭借独特的商业模式在电商红海中脱颖而出。但如今,这一模式的优势正逐渐减弱,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竞争压力。
长期的低价销售在影响品牌形象的同时,限制了唯品会的品类拓展,部分高端品牌不愿合作。在中小城市市场,唯品会渗透率不足,用户更倾向于拼多多或直播电商平台。
电商市场已步入存量博弈阶段,增长压力显著。Z世代消费者更偏好小红书、得物等内容电商,唯品会面临品牌老化问题。内容平台凭借直播和短视频重构交易模式,以兴趣推荐算法吸引大量用户,对唯品会造成了流量分流。而综合电商平台的用户规模仍在稳步增长,在马太效应加剧的背景下,垂直电商平台的增长困境愈发明显。
在供应链与品牌合作方面,唯品会也面临考验。价格战削弱了唯品会议价能力,获取优质商品资源和价格优势的难度加大,用户体验和忠诚度受到影响。同时,经销商清理库存有了更多选择,唯品会持续提供大牌特卖商品的压力增大。
面对业绩下滑和竞争压力,唯品会亟需变革。在用户增长方面,需重新审视目标用户群体,针对Z世代加强内容营销和社交互动,提升品牌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同时加大下沉市场拓展力度。
在品类拓展上,不能过度依赖服饰、鞋帽等单一品类,应逐步拓展其他品类,增强抗风险能力。在供应链管理上,需加强与品牌商的深度合作,优化供应链流程,降低采购成本,提升商品品质和价格竞争力。
此外,唯品会还需关注公司治理问题。近期高层震荡、客户信息保密工作不足、客户投诉居高不下等问题,都对公司形象和用户体验产生了负面影响。
唯品会已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在电商行业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唯有积极变革、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线生机。市场正拭目以待,看唯品会能否成功突破困境,重回增长轨道。
唯品会陷治理困境,业绩承压前路迷茫
唯品会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净营收263亿元,同比下降4.9%;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20亿元,同比下降15.7% 。自2024年一季度起,其营收增速持续下滑,如今已连续五个季度营收、净利润双降,公司股价也大幅下跌,较2021年3月的历史高点累计下跌约70%。唯品会在业务增长艰难之外,公司治理层面也暴露出诸多难题。高层震荡,人事变动引关注
有关唯品副总裁孙格非即将离职的消息广泛传播。孙格非拥有深厚的宝洁背景,2016年加入唯品会担任商务副总裁,全面负责商务中心管理,直接向公司董事长汇报工作。目前她的继任者尚未确定,其离职必然会对唯品会相关业务产生影响。过去多年来,唯品会还有不少高层人士变动,高层的不稳定可能会影响公司战略的连贯性与执行效率,使得公司在应对复杂市场竞争时的决策与行动受到掣肘。
不少消费者反映,自称“唯品会客服人员”的人能准确掌握他们在平台所购商品信息、姓名、住址和下单时间等,导致遭遇诈骗。这显示出唯品会在客户信息保密工作上存在严重漏洞,极大地增加了消费者对平台安全性的担忧。在高度重视数据安全的当下,一旦平台信息安全出现问题,消费者很可能会因担忧个人隐私泄露而选择离开,进而对平台的用户规模和市场口碑造成沉重打击。
若干年前,唯品会就曾因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被市场监管总局立案调查。这反映出唯品会在市场竞争中存在合规风险,一旦陷入此类负面事件,不仅会面临法律层面的惩处,还会损害品牌形象,降低消费者和合作伙伴对其的信任度,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公开资料显示,唯品会面临大量客户投诉,尽管答复率较高,但截至目前仍有高达1万多条投诉(占总体20%)处于未完成处理状态。这表明唯品会在售后服务、商品质量把控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长期高企的投诉量不仅会降低现有用户的忠诚度,还会对潜在用户的选择产生负面影响,阻碍公司的业务拓展。
唯品会目前在公司治理上问题频出,这些问题与业绩下滑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若想突破当下困局,唯品会必须高度重视公司治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上述问题,提升运营管理水平,重塑市场信心 。否则,在竞争激烈的电商市场中,唯品会的未来将愈发艰难。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