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南方基金:崭露锋芒!半导体自主可控之剑磨砺出

昨天两市三大指数全线上涨,上证指数收涨0.05%,深证成指收涨0.09%,创业板指收涨0.13%。沪、深、北交所合计成交量9928.9亿元。概念上,光芯片、金融科技等行业概念涨幅靠前。(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4.2,过往数据不预示未来)

作为科技板块中的“顶流赛道”之一,半导体成为当下众多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今日,F姐特邀业内资深小伙伴,为大家拆解当前半导体行业的底层逻辑与前瞻机遇,一起来看看吧!

半导体国产化加速进展

板块止跌企稳

过去两三周时间A股市场有所起伏,整体成交额和换手率明显收缩,同时诸如半导体、机器人等此前表现突出的板块都有一定程度的调整消化。

如果要讨论原因的话,一方面可能是受到外部关税预期等扰动影响(在这一点上美股的日子也不好过),另一方面是进入24年报和25一季报业绩密集披露期,资金整体的选择还是比较谨慎;总体来看就是市场风险偏好较前期回落不少。

图:A股市场情绪

数据来源:南方基金,截至2025.3.31。

不过,就在部分投资者产生对科技行情是不是逐渐远去疑虑时,A股硬核科技代表、AI产业链明珠半导体及时站出、有所企稳,从近期市场表现看,半导体行业精选指数(932066)相较沪深300等宽基指数优势明显。

消息面上,上周SEMICON China 2025大会如期召开,自1988年首次在上海举办以来该大会已成为中国最受关注的半导体行业盛事之一,其囊括当今世界上半导体制造领域主要的设备及材料厂商;过去SEMICON China见证了中国半导体制造业茁壮成长、加速发展的历史,未来也必将为中国半导体制造业未来的强盛壮大作出贡献。此次大会上,国产半导体厂商大放异彩,既有北方华创等老牌半导体设备龙头持续发力延拓国产替代边界,也有新凯来等新兴力量首次亮相便展现国产半导体创新力量,在此催化下半导体板块得以提振、整体有所回暖。(注: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具体看看这次半导体盛会的

亮眼环节

半导体设备龙头北方华创推出首款离子注入设备,离子注入是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生产的核心工艺之一,与光刻机、刻蚀机和镀膜机并称为芯片制造的“四大核心装备”。据中金公司统计,目前我国在离子注入环节国产化率不足10%,此次龙头厂商进军该环节,有望撬动国内超百亿的市场空间,推动中国半导体装备在高端市场实现进阶发展,同时进一步延拓国产替代边界。

图:离子注入是半导体产业链主要环节之一

数据来源:中金公司,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国产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新凯来震撼亮相,重磅发布半导体装备产品体系,包括四大类三十款左右设备,全面覆盖半导体制造需求,涵盖先进制程及第三代半导体,且实现系统架构、硬件、器件和算法的全方位布局;相关业界媒体甚至称此有望成为国内半导体的“DeepSeek时刻”,标志着国产半导体实力进一步提升,同时毫无疑问为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

总的来说,本次SEMICON大会充分展现了国内半导体设备技术实力进展,国内外投资者高度关注,本土半导体产业链建设持续加速,自主可控主旋律延续。

广阔空间大有可为

毫无疑问,AI大模型和端侧应用端在未来将会持续催化甚至是全面爆发,其背后蕴含对半导体强有力的需求支撑,未来半导体规模仍具备想象空间。

全球市场看,2019-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从4110亿美元增长至6276亿美元。疫情时购买力受到负向影响,进而影响半导体产业的营收表现。受通货膨胀和终端市场需求疲软,23年全球半导体市场经历下滑,但23年底市场迎来反弹。24年市场强势反弹,首度突破6000亿元,较2023年增长19.1%。

中国市场方面,面对全球市场波动和地缘紧张局势,国内半导体行业需求持续增长,加快自主创新和国产替代的步伐。同时,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进一步推动半导体行业的发展,预计到2028年国内半导体市场规模有望增至2990亿美元,预计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4.9%,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和市场潜力。(以上数据来源:SIA,弗若斯特沙利文,南方基金)

国产替代任重道远

虽然国内半导体持续突破发展,但客观来说当前产业链多数环节国产化率仍相对较低,同时在外界管控持续加码之下,国产替代仍然任重道远,未来仍有较大空间。

过去三年,在美国限制政策推动下,中国半导体设备/材料产业链已逐步从敲门试用走向规模使用,据华泰证券整理,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从23Q4的15%提升至24Q4的25%。

不过,目前在芯片制造的部分核心环节,如光刻、离子注入等,国产化率仍很低,未来希望能看到国产厂商更多突破性进展。

图:半导体主要设备国产化进展

数据来源:华泰证券,SEMI,Gartner,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回归市场本身

不可否认的是,最近随着港股互联网巨头财报落地,A股逐步进入业绩密集披露期,同时“对等关税”窗口临近,市场风险偏好有所回落,部分资金开始重新聚焦偏防御资产。

目前来看,本轮AI带动的产业趋势催化处于基础层突破、应用层挖掘的阶段,考虑到产业本身及下游需求端的支持,科技中期仍可作为主要关注点,积极投资者可关注珍贵逢低买点。

两会全面布局新质生产力发展,6G、具身智能、AI+等重点产业趋势方向均有政策支持覆盖,全面支持科技创新成为共识,同时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旨在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投硬科技。

半导体作为AI领域明珠、硬科技领域代表,有望进一步享受到政策支持及产业链资本开支大幅上行下,行业红利带来的快速上升。

来源:泡财经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