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极薄煤层“无人开采”密码解锁,多家公司发力智慧开采
近日,由中国煤科上海研究院研制的全国首个极薄煤层高效智能采煤机成功投入应用。据预测,该技术若在国内全面推广,可释放我国超百亿吨极薄煤层资源,相当于再造10个大型煤矿。目前,不少公司已在薄煤层等领域开启了智能化探索。
全国首个极薄煤层高效智能采煤机投入应用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以下简称:中国煤科)消息显示,由中国煤科上海研究院研制的全国首个极薄煤层高效智能采煤机已成功投入应用。
在陕煤集团黄陵矿区地下百米处,煤层厚度仅0.78至1.3米的逼仄空间里,随着智能开采装备的流畅运行,“乌金”源源不断地被输送到传送带上,整套流程却不见矿工身影。
目前,这一突破传统开采极限的智能煤矿项目已通过验收,不仅标志着我国在极薄煤层开采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让“年产能百万吨”的目标稳稳落地,更意味着全球近30%的难采煤炭资源将被破局。
我国通常把厚度小于1.3米的煤层划归为薄煤层,厚度小于0.8米的煤层属于极薄煤层。我国薄煤层煤炭资源储量巨大,高达3500亿吨,约占煤炭总储量的20%。受装备技术成熟度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开采难度大等因素影响,极薄煤层资源开采率低,仅占我国煤炭总产量的7%,资源浪费严重。
传统工艺下极薄煤层作业空间不足成人高度、设备难以施展,长期面临“采得出但采不好”的困境。
为破解行业难题,中国煤科上海煤科项目研发团队为采煤机创新设计了悬机身式传动系统与双截割电机结构,让采煤机在0.78米极限高度下仍能灵活作业。研发团队采用中压变频技术为设备“瘦身”,使采煤机在起伏不平的狭长巷道中顺畅运行。
不仅如此,研发团队还将惯性导航系统与智能截割算法深度融合,使采煤机能够自动规划最优路径,并实现厘米级操作、毫米级控制。应用这套智能开采装备,煤矿实现了极薄煤层的自动截割,并通过“无人作业+远程干预”模式,达到无人化常态开采的标准。
该项目负责人魏升介绍,据测算,该技术若在国内全面推广,可释放我国超百亿吨极薄煤层资源,相当于再造10个大型煤矿,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A股企业探索薄煤层领域智能化发展
现阶段,产业公司纷纷在薄煤层等领域开启了智能化探索。
A股领域,天地科技(600582.SH)2024年年报披露,公司在煤矿高端装备、煤矿全系统智能化核心技术和装备等方面布局了16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下设43项攻关课题,投入研发经费2.8亿元。公司研发项目预计形成薄煤层无人化成套装备、电牵引采煤机、半煤岩掘进装备、超长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煤矿井下新一代监测监控装备等。
此外,2013年至2023年,天地科技控股股东中国煤科以委托贷款形式向公司下属单位拨付中央预算内资金,截至2024年末,委托贷款余额6872万元。其中5168万元为公司承担的“薄煤层综采自动化成套装备产业化”项目。
天玛智控(688570.SH)专业从事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和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2024年,公司首创的“地面规划采煤、装备自动执行、面内无人作业”无人化采煤新模式在山东能源集团滨湖煤矿、杨村煤矿等多个薄煤层矿井实现常态化应用。
华菱线缆(001208.SZ)开展扁形采煤机电缆的研究与开发,解决薄煤层环境下采煤。公司主要产品分为特种电缆、电力电缆、电气装备用电缆、裸导线等。其中,特种电缆产品包括矿山、新能源专用耐候型特软电缆,该系列产品有采煤机系列电缆(高性能采煤机电缆、薄煤层用采煤机扁电缆、光电复合采煤机电缆等)。
永泰能源(600157.SH)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公司所属各矿井固定场所均实现了无人值守,已建成投用3个薄煤层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和18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
平煤股份(601666.SH)在地质保障治理方面,引进应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随采地震监测技术、微震监测系统,探索薄煤层回采工作面高密度全波场探测成像技术,制定出煤矿切顶卸压技术操作规范。
兖矿能源(600188.SH)2024年承办了全国煤矿薄煤层智能开采经验交流现场会、全国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会,展示薄煤层高效开采、掘进工作面自动截割、“长压短抽”灭尘等先进技术。
山东矿机(002526.SZ)研发了极薄煤层专用电液控,子公司华能装备拥有“一种极薄煤层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的专利。
此外,2025年1-2月,新天然气(603393.SH)旗下潘庄、马必区块全口径实现煤层气总产量3.34亿方,同比增长7%以上。其中,潘庄区块实现总产量1.69亿方。公司披露,2025年会积极推进潘庄区块薄煤层产能释放,拓展开发边际资源。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