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解放日”
4月2日,美国政府将正式推行一系列关税措施,兑现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向选民承诺的经济复兴计划。特朗普称这一天为“解放日”,认为新的关税将促使制造业回流美国,并使美国工人和企业重新占据全球竞争优势。
然而,尽管特朗普政府在政策上大张旗鼓,其执行过程却充满不确定性,市场、企业和经济学家纷纷质疑这些措施的可行性及其可能引发的经济后果。
承认关税政策扰动价格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涵盖范围广泛,包括对所有出口到美国的外国商品征收额外关税,并对来自加拿大、墨西哥、欧盟、韩国、巴西和印度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商品实施特别关税。此外,他还宣布对外国汽车、计算机芯片、药品等核心行业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并对任何从委内瑞拉进口石油的国家(包括美国本身)施加25%的进口税。这一系列措施的最终目的是减少美国对外国商品的依赖,提高本土制造业的竞争力。
福克斯新闻援引特朗普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表示,新关税预计每年将为美国带来6000亿美元的收入,相当于美国政府财政收入显著增长。按此计算,美国进口商品的平均关税税率约为20%,远高于此前的2.5%。
尽管特朗普政府的表态强硬,关税的具体实施过程却经历了一系列推迟和调整。例如,特朗普最初承诺“从第一天起”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征收关税,但该计划被推迟至2月,又在3月的最后关头宣布对部分汽车制造商给予临时豁免。
对于已经宣布的关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实施过程中仍需处理大量细节问题,导致执行过程更加拖沓。税收基金会高级经济学家亚历克斯·杜兰特(Alex Durante)直言,“我不认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目前有足够的人员来落实这些关税措施。”
与此同时,特朗普的立场也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据美联社报道,他在1月时曾坚称“关税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到了2月,他承认“短期内价格可能会上涨”。3月,他又改口称“会有一点扰动”。
“特朗普本质上是一个推销员”,《卫报》援引一位分析人士评论道,“在商业上,他推销房地产,结果喜忧参半。在政治上,他推销愿景,并取得了成功。然而,现在,他的目标是推销经济政策——这是完全不同的挑战。”
特朗普的贸易政策被认为是其竞选策略的一部分。他在竞选期间成功塑造了自己“商界谈判高手”的形象,赢得了美国中西部工业州选民的支持。然而,现实经济数据的表现将决定这一策略是否奏效。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最近承认,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导致“短期价格调整”,但强调“廉价商品的获取并不是美国梦的本质”。
或致美流失50万就业岗位
杜兰特直言,美国目前的平均关税率已经上升到8.4%,创下194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如果特朗普的计划完全实施,关税水平将进一步逼近上世纪30年代的“斯姆特-霍利法案”(Smoot-Hawley Act)水平。该法案在当时对成千上万种商品征收高额关税,被认为是加剧全球经济大萧条的重要因素之一。
杜兰特警告称:“随着每一轮关税的推进,我们正迅速接近一个普遍关税制度的时代,这对经济将是灾难性的。”据他透露,特朗普政府内部已经有人开始担心可能正迈向“不可逆的临界点”。
根据美国税收基金会估算,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导致美国GDP下降0.7%,并造成50万个工作岗位流失。
康奈尔大学贸易政策教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官员埃斯瓦尔·普拉萨德(Eswar Prasad)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对全球贸易体系的“沉重打击”,它不仅可能导致美国经济的放缓,还可能引发全球贸易冲突。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已发出警告,称一旦美国的关税政策实施,欧盟将迅速采取“强有力且精准的报复措施”。
汽车行业分析师丹·艾夫斯(Dan Ives)指出,特朗普计划对外国汽车进口征收25%关税,可能导致美国消费者的购车成本上升10000美元以上。“我们仍然认为这是一种谈判策略”,艾夫斯表示,但他警告称,美国消费者可能难以承受如此高昂的额外成本。
同时,中国政府已决定自2025年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对原产于美国的所列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分别加征相应关税,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此次加征的关税不予减免。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表示,美方单边加征关税的做法严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不仅无益于解决自身问题,也对中美正常经贸合作造成破坏。
特朗普政府所谓的“解放日”是会带来美国制造业的复兴,还是会让全球贸易体系陷入混乱,目前仍未可知。但无论如何,全球市场、企业和消费者都已感受到这场贸易战的风暴正在逼近。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