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AI端侧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端侧应用正逐渐成为科技领域的新热点。所谓AI端侧应用,指的是将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型部署在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等)上,实现数据的本地处理和分析,从而提供更加即时、高效、个性化的服务。这一趋势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也对提升用户体验、保障数据安全、降低网络延迟等方面带来了显著的优势。
那么,AI端侧应用究竟有哪些独特之处?它又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呢?
DeepSeek爆发引爆应用市场
DeepSeek概念近期在市场上备受瞩目,相关端侧应用企业,诸如腾讯控股、小米集团、恒玄科技等,其股价涨幅已显著超越硬件端企业。这一现象的背后,主要得益于中国AI初创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的两款重磅大模型:DeepSeek-V3和DeepSeek-R1。这两款模型凭借低廉的成本及与OpenAI相媲美的性能,迅速登顶苹果App Store和谷歌Play Store全球下载榜,成为市场焦点。以下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
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势:DeepSeek-R1模型在推理能力方面表现出色,与OpenAI的o1正式版不相上下。在AIME 2024评测中,DeepSeek-R1取得了79.8%的优异成绩,略胜于OpenAI-o1-1217。在MATH-500评测中,更是以97.3%的惊人成绩,与OpenAI-o1-1217持平,并显著优于其他模型。在编码任务方面,DeepSeek-R1展现出专家级水平,在Codeforces平台上获得2029Elo评级,表现优于96.3%的人类参与者。对于工程任务,DeepSeek-R1的表现也略胜一筹。
低使用门槛与广泛应用场景:DeepSeek采取开源模式,降低了模型的使用门槛,吸引了众多开发者加入,形成了活跃的生态系统。同时,DeepSeek的应用场景极为广泛,从自然语言处理到代码生成等多个领域均有涉猎,满足了不同行业的多样化需求。这种广泛的适用性进一步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
政策支持与监管环境有利:中国政府加大对AI技术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创新,为DeepSeek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DeepSeek的成功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虽然短期内可能面临一定压力,但长远来看,这标志着DeepSeek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市场正迎来经典的“春季攻势”的时间窗口,端侧AI技术应用的加速落地成为推动科技成长板块的重要力量。
端侧应用多点开花
如今多模态趋势渐显,AI端侧应用迎来新发展阶段。自2024年9月以来,OpenAI发布了GPT-o1,其卓越的推理能力使得业界更加关注推理过程。同时,新时代的Scaling Law正在推动大模型向更高推理能力发展,资源也逐步向推理算力倾斜。随着推理成本的降低,端侧AI的需求日益强烈。AI产品正呈现出多模态趋势,目前最常见的是语音和文字的多模态交互。随着Transformer架构对信息处理能力的提升,预计2025年开始将涌现更多综合性多模态交互产品,深度结合数据集、文本、音频、视频等,实现更高维度的人机交互,这对硬件侧主控芯片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明星产品的持续热度下,智能硬件赛道2024年投资总金额增长超六倍,Rokid、影目科技、雷鸟创新、龙旗科技等纷纷获得巨额投资。其中,AI眼镜作为新兴的智能硬件产品,消费级爆款首次出现,科技巨头纷纷布局。2024年,Ray-Ban Meta眼镜发售销量突破100万台,展现了AI与传统眼镜结合后的巨大市场潜力。
目前AI眼镜可分为AI、AR、AI+AR三种技术路径,代表产品如Ray-Ban Meta、Meta Orion、Rokid Glasses,在售价、功能、重量等方面各有特色。除海外科技巨头外,国内OPPO、百度、小米、闪极等厂商也纷纷开始布局AI眼镜产品。未来,用户体验仍有提升空间,市场上现有的产品难以同时满足各项消费者需求,预计2025年将是技术持续演进、产品快速迭代的一年。
AI耳机作为端侧中最早接入AI的硬件设备,由于其产品成熟度高和轻量化等特点,成为众多厂商快速切入的契机。2024年10月,字节跳动发布了AI耳机Ola Friend,随后AI耳机市场增长势头迅猛。据洛图科技数据,2024年8月中国在线电商平台的AI耳机销量同比增长763.3%,销售额增长近14.5倍。预计全年销量有望突破20万副,同比增长488.7%。
AI耳机相较于传统耳机的优势在于场景化的AI互动、办公内容的智能化生成以及AI降噪等音质提升功能。未来,受限于算力瓶颈,目前市场上的AI耳机无法脱离手机APP等外部应用使用。但展望未来,AI耳机有望成为AI生态中最轻便的接口,甚至更进一步成为独立设备应用,市场空间巨大。
相较于其他AI硬件,AI PC与手机可视为个人AI应用的核心,将整合用户的所有AI生态,改变消费者的使用习惯,重塑使用场景。核心AI设备需求更适配AI时代的硬件升级,以iPhone 16为例,其A18芯片相较于iPhone 15的A16芯片,在CPU和GPU性能上均有显著提升,且拥有一颗16核心的NPU模块。未来,NPU等专用硬件加速器对于核心端的端侧设备将至关重要,国内各SoC厂商已开始布局相关领域。
在AI生态方面,经历万物互联时代后,未来AI生态将呈现出场景化、综合化的特点。爆款产品的出现将带动整个周边生态的需求同步增长。AI SoC通过NPU等技术升级,将更加聚焦AI处理能力,端侧硬件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在未来AI生态下,不同设备的地位将导致其对SoC需求的侧重点不同。在功耗、性能、速度等指标无法兼得时,市场上将出现更多品类的差异化产品,为不同生态位的厂商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浙商证券建议关注AI端侧产业链:恒玄科技,中科蓝讯,乐鑫科技、星宸科技、瑞芯微、炬芯科技、全志科技等。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