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亏损超18亿,张蓓治下华泰人寿难成“小友邦”
文源 | 源媒汇
作者 | 陈不白
编辑 | 苏淮
复制友邦尚未成功,华泰人寿仍在努力。
近日,美国安达保险旗下中国财险公司安达保险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公司全面进入解散清算阶段。据悉,安达中国相关业务、资产、负债,将并入华泰保险旗下的财险板块华泰财险。
“其实安达集团可以将相关牌照卖掉,选择清算退出。将相关资产负债转至华泰保险,说明安达集团仍相当看好中国保险市场发展前景。”华泰保险相关人士告诉源媒汇。
不过,作为美国安达保险在中国国内的唯一业务板块,这几年华泰保险的日子过得并不好。
2021年至2023年,华泰保险的营业收入基本在170亿元左右,营业利润却由2021年的15.18亿元跌至2023年的3.43亿元。导致营业利润下滑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被寿险子公司华泰人寿拖累。
01
不到三年,亏损超18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华泰人寿净利润亏损7.54亿元,亏损幅度扩大超200%。值得一提的是,华泰人寿2024年前三季度均为亏损状态,分别亏损2.86亿元、2.03亿元、2.65亿元。
事实上,自2022年开始,华泰人寿的净利润便开始出现亏损,2022年、2023年,其净利润分别为-2.25亿元、-8.93亿元。预计2024年全年,华泰人寿的净利润将再创新低。
算下来,2022年至2024年,华泰人寿至少亏损18亿元。
即便是这样的业绩基本面,大股东还是在大力支持华泰人寿。最新股权结构显示,华泰保险在华泰人寿的持股比例高达79.73%,背后实控人美国安达保险在华泰人寿的持股比例更是超过86%。
2024年下半年,华泰人寿推出了新战略布局——“1+2+3”新战略框架,提出菁英营销员3.0、康养3.0、数字化3.0,以重塑华泰保险未来的增长点——寿险板块。
对此,华泰人寿表示,通过实施新的战略规划,公司将加速产品和渠道的转型升级,提高运营效率,从而稳步推进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华泰保险的业绩被华泰人寿拖了后腿,那么华泰人寿业绩掉队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承保端,华泰人寿的预收保费大幅下滑,退保金高企。Wind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上半年,华泰人寿的预收保费分别为1.82亿元、1.29亿元、1.37亿元、0.02亿元、0.05亿元;2020年至2023年,华泰人寿的退保金分别为3.46亿元、4.99亿元、5.08亿元、6.5亿元,四年时间接近翻倍。
在投资端,华泰人寿也面临窘境。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华泰人寿的投资净收益分别为19.51亿元、14.37亿元、12.08亿元、6.94亿元,下滑明显。
对此,华泰人寿表示,在注重资产负债匹配性及安全性的投资原则下,以固收类资产为主,公司未出现任何信用风险事件。从过去10年及更长时间维度看,投资收益水平处于行业较优水平。
从投资收益率指标来看则更明显。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华泰人寿的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38%、2.33%、2.06%,大幅下滑。
评级机构中诚信国际指出,在利率下行及权益市场震荡加剧背景下,近两年华泰人寿发生亏损,且2023年亏损有所扩大,未来需持续关注公司投资收益水平、投资资产质量及盈利稳定性。
02
从友邦和平安“挖角”救急
业绩承压,华泰人寿开始尝试通过人事调整来改变窘境,最主要的举措就是从头部公司挖人。如果说平安人寿只是从友邦人寿挖人,华泰人寿则更狠——平安和友邦都不放过。
2025年1月3日,北京金融监管局核准牛增亮出任华泰人寿副总经理、总精算师。在精算领域,牛增亮算是专家型人物,其最早在平安人寿供职,出任平安人寿产品精算部总经理助理。
和牛增亮一样出自平安系的人并不少。现华泰人寿总经理助理张昌,曾出任平安集团信息管理研发中心工程师;华泰保险副总经理丛雪松,也同样在平安保险深耕多年,历任平安保险海南分公司总经理助理、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等职务。
来自友邦的高管则更多。2024年3月初,友邦人寿江苏分公司原总经理郑少玮,出任华泰人寿临时负责人,代行总经理职权。不过,2024年8月,华泰人寿又调整了郑少玮的职务,将其任命为华泰人寿资深副总经理。而在郑少玮之前,友邦人寿四川分公司原总经理姚乃伟、友邦人寿北京分公司原副总经理暨营销员渠道业务发展总监王文旭,也先后入职华泰人寿。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告诉源媒汇,华泰保险以前主做财险,寿险是新增的业务板块。华泰人寿把友邦的几个分公司高管挖过去,应该是给了“握手费”,这些握手费应该都是有对赌(协议)的,“就是说,你半年、一年能招多少人进来,然后达到多少业绩,都是有要求的,这些进来的高管压力并不小。”(注:握手费,一般是指应聘者同意加入公司,并完成某些条件后支付的费用)
事实上,由美国安达保险控股的华泰人寿,高管团队外资背景浓厚。除了平安人寿、友邦人寿,安达保险也向华泰人寿空降了不少高管。
2024年8月,华泰人寿官宣,张蓓接任李存强,出任华泰人寿新一任董事长。
公开资料显示,张蓓1993年毕业于外交学院,曾在体制内工作多年,自2002年起在华泰保险开始其保险职业生涯,历任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执行顾问助理、安达美国北美洲保险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安达集团中国事务高级副总裁兼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从2016年3月起,张蓓还一直是安达中国的董事长。2022年6月起,张蓓出任华泰保险副董事长,同年10月出任华泰人寿董事。
上述行业人士指出,外资保险公司都有自己的一套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直接聘用相同背景的高管,能够减少磨合成本,提高团队运作效率。
不过,几经周转,华泰人寿总经理一职,仍一直处于空缺的状态。
03
成也个险,败也个险
相比高管的缺失,当下华泰人寿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个险保费增长停滞。
自2010年起,华泰人寿就开始大举发力个险业务,削减银保和趸交保费,个险保费和期交新单保费持续增长。这一策略,直接助力华泰人寿结束了长期亏损的局面,实现了连续盈利。2014年,个险业务已经成为华泰人寿的主渠道。
个险业务的增长,还带来了高续期保费。高峰时期,华泰人寿的续期保费占比一度超过80%。此外,华泰人寿的个险保费在整个保费组合中的占比,也一度保持在80%以上。这种“黄金比例”,让华泰人寿一度在行业内,成为中小寿险公司中“小而美”的典型样本。
理论上,较高的个险保费和高续期,有助于降低整体业务成本。然而,在寿险行业业务转型进入深水区的背景下,华泰人寿的个险新单标保,已经从2019年的近12亿,在2020年腰斩到6.46亿,并始终在这个水平徘徊。
与此同时,个险总保费也出现了负增长,个险销售人员数量从1.6万人减少到1.2万人。规模不够,再好的模式也是“水中花,镜中月”。
一位寿险行业资深人士告诉源媒汇,越小的人力盘子越脆弱,个险业务容错空间也越小。
接下来,张蓓能否带领华泰人寿走出困境,尚需时间验证。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