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收缩与进击贵州茅台转型野望

独立 稀缺 穿透


越是压力处越是修心时!

作者:闻道

编辑:一晨

风品:俊逸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变则通,通则久,久则达。聚焦白酒一哥转型之路,有成长也有挫折。

2025年1月5日,乙巳蛇年贵州茅台酒正式发布,市场指导价2499元/瓶。回望2014年,茅台推出了第一瓶甲午马年生肖酒,受到市场热捧。在大哥带领下,各高端品牌纷纷发布生肖酒,俨然成为每年春节的一场酒界盛宴。

随着蛇茅推出,意味着茅台生肖酒系列完成了12年的轮回收官,对藏友而言意义非常。

01

“蛇茅”降温为哪般

LAOCAI

出乎意料的是,其价格热度不及往年。今日酒价显示,1月2日“蛇茅”每瓶报价3800元。1月5日回落至2850元,1月17日下一步下滑至2730元。

据宁波晚报,1月14日,记者走访浙江当地多家酒类经销商行发现,相较2499元/瓶的官方零售价,500ml“蛇茅”终端市场成交价2700元/瓶至2800元/瓶。“今年都不敢囤货了,与‘龙茅’发售时没法比。”当地一位酒类经销商表示。甚至一些黄牛担心亏损直接表示“蛇茅”回收只接受现货,也有人明确称“不收‘蛇茅’”。

图片

回望2024年,“龙茅”上市时一度被炒至8、9千元,溢价明显。且当时市场上少有现货,拿货周期要一周以上。而今年“蛇茅”尽管发售不久,但不少门店均有少量现货供应。2023年“兔茅”上市被炒到近6000元,2022年“虎茅”顶峰价格则在7000元上方。“今日酒价”1月17日数据显示,更早发行的“马茅”、“羊茅”批发参考分别为15500元/瓶、25200元/瓶。很明显,2025年“蛇茅”价格低调了很多。

有业内声音分析认为,主因茅台公司主动调整“蛇茅”投放量。i茅台申购数据显示,2025年1月1日—5日,“蛇茅”自预平均每日投放近10万瓶。而2024年“龙茅”首日投放量仅约1.6万瓶。同时,生肖酒品种增多、同质化加剧,稀释了消费价值认同,渐渐沦为一种噱头。加之白酒业正处新一轮调整周期,导致了生肖茅台的市场降温。

对此,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对铑财表示,生肖酒作为民俗文化产品之一,具有礼品、尝新、宴席、收藏与投资等多元化需求。2025年“蛇茅”价格回落,主要受产品投放节奏、消费者消费日益理性双重影响。

蔡学飞认为,“蛇茅”价格走势平稳,对维护茅台品牌形象,提升产品竞争力,以及推动整个生肖酒系列长期销售都有非常正面价值。价格是价值体现,大潮退去,才知谁在裸泳,随着企业积极引导、产品正常供应、市场情绪理性回归,叠加春节消费放大,茅台蛇年生肖酒将平稳运行。也释放出茅台稳定生肖酒价格,维护消费者利益等积极信号。

02

业绩增速三年新低 、股价承压

“三个转型”能解?

LAOCAI

生肖茅台价格降温,体现了企业营销策略变化。

2024年7月,在半年市场工作会上,贵州茅台首次提出做好客群转型、场景转型、服务转型的“三个转型”,并围绕产品、渠道、品牌、终端的“四个聚焦”。

8月,贵州茅台首次提出“新商务”概念,主动向“新商务”转型。‌

当年12月底,2025年经销商联谊会上,茅台管理层再次表态,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持续做好三个转型。强化渠道协同、增强消费触达、促进消费转化,解决供需不适配问题。

行业分析师王婷妍表示,2013年因限制三公消费及塑化剂危机,白酒业陷入低谷。茅台借助产品转型、营销渠道建设,拓展了大众、商务消费市场,稳住了价格及市场地位。而2024年以来行业去库存压力加大,贵州茅台再次面临降速考验。“三个转型”可视为新任管理层应对挑战、新周期穿越的一个抓手。

不算多夸言。2025年1月2日晚,贵州茅台发布2024年度生产经营情况公告,预计营收约1738亿元,同比增长约15.44%;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约857亿元,同比增长约14.67%。

而2022年、2023年,公司营收增速为16.53%、18.04%。净利增速为19.55%、19.16%。2024年增速为三年新低。环比来看,2024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营利增速均高于全年,意味着四季度增长遭遇放缓压力。若以上述预告计算,四季度茅台净利约248.72亿元,同比增长13.8%。而上年同期为218.58亿元,同比增长19.33%。营收约507亿元同比增长约14.1%;而上年同期为444.25亿元,同比增长20.26%。

众所周知,四季度是白酒消费传统旺季,国庆节与元旦等节日用酒需求增多,且全国气温降低,有利白酒消费。茅台在传统旺季业绩增速放缓,也凸显了调整转型必须性、紧迫性。

图片

主力产品价格也是一个折射。2025开年以来,茅台飞天价格走势进一步承压。据今日酒价披露的批发参考价显示,1月17日,24年飞天茅台散瓶报2220元/瓶,相比2024年初降幅超15%。同期另一百亿级单品茅台1935,价格跌穿1188元指导价,跌至目前的730元/瓶。

公司股价也出现调整,截至2025年1月17日收盘报1454.75元。距离年初的1524元,累跌近5%。距离“9.24”反弹行情高点1886.12元累跌近15%。最新市值约1.83万亿,位列工商银行、中国移动、建设银行之后,排在第四位。

看预期下菜碟是资本常态。从市值第一到滑出前三,反应了市场对公司及行业发展的观望疑虑。上述三转型、蛇茅策略调整可谓必须之举,但效果如何还需时间市场来验证。

03

收缩与进击 护城河之思

LAOCAI

主动对产品服务做加法的同时,也在对过去多元扩张做减法。

1月10日,据北京商报消息,多地茅台冰淇淋店开始闭店,广州市场茅台冰淇淋团队已解散,相关人员被清退,2025年茅台或将全面退出冰淇淋市场。

消息一出吸引众多目光。回望丁雄军时代,冰淇淋曾是茅台多元化的一个重要标志。2022年5月19日,茅台官宣全国首家冰淇淋旗舰店开张营业。承接茅台高端属性定位,上市之初,相关产品价格一度被炒到100元/盒以上。

对于闭店,茅台相关负责人表示,茅台冰淇淋在培育年轻消费群体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当下冰淇淋业务战略上选择了主动收缩。消费者仍可以在遵义茅台镇茅台国际大酒店、三亚海棠湾茅台度假村等线下销售渠道购买。

除了推出冰淇淋,2024年3月,茅台还曾发布蓝莓味、香柚味等五种风味气泡酒,酒精度6%vol,市场售价118元。也被视为茅台产品年轻化的一次破冰尝试。

品牌年轻化方面,茅台做得最多的还是跨界联名。如尝试与瑞幸联名推出咖啡、与德芙联名推出巧克力等,2023年公司销售费30.63亿元,同比增长27%,增幅超过营收利润。

酒业专家欧阳千里认为,茅台多元化需慎之又慎。走上神坛,付出了几代人努力,而跌下神坛或许是一夜间。自2024年4月张德芹接任董事长后,茅台有意对过去多元路径进行调整。未来发展还是更聚焦白酒主业。

不过需注意的是,回归主业后,茅台销售费不减反增。以2024前三季为例,销售费达42.35亿元,同比增超38%。2021年—2023年同期增速为8.28%、25.12%、27.31%,持续提速且2024年创下近四年新高。

2023年,贵州茅台整体销售费46.49亿元,同比增长40.96%,增幅创2018年来新高。公司对此解释称,主要是广告及市场拓展费增加所致。

据财联社,茅台董事长张德芹认为,目前茅台系列酒400多人的销售团队规模,与其200多亿元销售额并不匹配。对于2025年,茅台系列酒市场投入费用将较2024年增加15亿,增幅超50%。同时,全年预算市场活动投入费用支持约6.75亿元,较2024年增加83%。

换言之,在做多元减法的同时,贵州茅台也在做市场加法,保持相关投入的进击状态。

在行业分析师王彦博看来,行业压力加大、茅台谋求新一轮转型,销售费随之增加有逻辑所在。但也要把好尺度节奏,一直以来高毛利是茅台万亿市值的坚固护城河,需警惕过度依赖费用增长、造成业绩虚胖、侵蚀利润,继而对股价市场构成负面影响。

04

三任落马VS法治引领

“组合拳”畅想

LAOCAI

除了增长隐忧,企业内部治理同样任重道远。

2025年1月2日,贵州省纪委监委通报,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丁雄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这已是近5年来,贵州茅台落马的第三位原董事长。袁仁国、高卫东分别于2019年5月、2022年5月被官宣“折戟”。

回顾丁雄军的茅台任期,仅短短2年时间。改革最大看点是力推茅台产品多元化、品牌年轻化,上文所述的冰淇淋、低度酒跨界等均为其任内的主要工作。外界对此评价也褒贬不一。

支持者认为,年轻化、多元化是茅台品牌发展的必修课,有利培育新增长曲线,对白酒业转型升级也是一次积极探索。反对声音则认为,频繁跨界与多元化会破坏消费者对茅台的产品高端认知,稀释高端稀缺价值,因小失大损伤茅台基本盘。

行业分析师孙业文表示,如同硬币有两面,茅台当前关键问题不是多元化、年轻化的对与错,而是夯实合规治理、保持管理层稳健,以维护改革转型的前瞻力、精准度、持续性。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年5月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被通报“双开”至2020年7月,短短一年间茅台集团及其子公司至少13名高管被查。

2024年4月,在集中学习会议上,张德芹提到要坚持“防腐才能走远”,持续深化茅台酒问题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断巩固茅台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当年5月,红色教育和廉政教育上,张德芹再次强调充分运用身边人、身边事再敲“警示钟”,切实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2025年1月9日,茅台集团法治工作会上,张德芹强调,2025年要涵养法治文化,深化法治建设,持续以高质量法治工作推动茅台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要从国有企业的定位和责任、茅台作为市场主体、茅台的自身发展三个角度,深刻理解“依法治企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法治引领未来、合规创造价值”的逻辑关联。

从“三个转型”到“法治引领”,成长性合规度双轮并举,张德芹上任不足一年,一套“组合拳”打的虎虎生风、可谓良苦用心。但能否标本兼治、真正提振股价业绩涨姿,仍需时间来观察。

05

转型三板斧

2025变与不变

LAOCAI

越是压力处越是修心时。作为白酒业风向标,茅台如何顶住市场变阵,穿越周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纵观1988年、1993年、1998年、2008年、2013年的五轮调整,茅台每次都给出了较出色答卷。具体来看,1988年,因列入管控名单茅台酒遭遇业绩压力,为此公司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尝试建立代销点,开启了渠道变革转型。

1993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波及,国内经济面临短期降速考验,茅台凭借渠道开拓与品质提升顺利渡过危机。

1998年,山西朔州“假酒事件”冲击整个白酒业,茅台通过统一设计、统一装修、统一标志、统一服务规范、统一指导价,化解了行业信任危机,并登上“中国营收最高白酒企业”宝座。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白酒消费遭遇短暂冲击,借助强大品牌力、销售网络,茅台再一次担当了行业指引灯塔。

2013年,对茅台是调整较大的一年,“三公”政策限制政务型消费,高端白酒进入深度调整。对此茅台抓住消费升级东风,大力拓展大众消费、商务消费市场,顺势开辟了稳优黄金成长的新航道。

2023年以来,面对新一轮产业调整、去库存周期,茅台提出客群转型、场景转型、服务转型,聚焦“新商务”人群,如新能源、生物科技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打造符合其偏好的宴饮场景,探索开发酒、餐、茶搭配等新消费场景。同时,满足消费者多样个性需求,让“卖酒”转变为“卖生活方式”。提供既“悦自己”,也“悦知己”的情绪价值。

梳理贵州茅台一路生长、长盛不衰的密码,可概括为四个字——变与不变:变化的是市场战略、渠道策略、产品线规划,不变的是产品卓越的品质、用户体验口碑。

当然,转型很难一蹴而就、需克服重重关隘、极考验战略定力、精准度,茅台也不例外。以“新商务”为例,难度在于客群、场景、服务三者转型较依赖于创新,目前白酒业库存较重、“同质化”内卷,叠加消费风向回归理性,茅台想实现真正意义的创新突破,绝不是几句口号就能实现的,开文的蛇茅降温就是一个折射。

好在,经历了无数市场变阵、风雨洗礼,贵州茅台不缺创新经验、进化意识。张德芹上任9个月以来,大刀阔斧的改革、呈现的企业变化有目共睹。

所谓危中寻机,新人新企新气象!往期看,正是在一次次正视危机、化解危机中,贵州茅台完成了一次次跳跃、坐稳行业一哥。那么此番波折后,离股价业绩再现神勇还有多远呢?

 

 

 

本文为铑财原创

如需转载请留言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