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经理遭股东“逼宫”澜沧古茶何振“普洱茶第一股”荣耀
独立 稀缺 穿透
能否力挽狂澜,搏出一个全新开始?
作者:大鹏
编辑:晨晨
风品:俊逸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2025开年不久,“普洱茶第一股”便遭遇人事风波。
1月6日,澜沧古茶对外宣布,总经理王娟因个人身体原因,已于前一日递交辞呈,将调任为非执行董事。
另一厢,董事长兼执行董事,也是公司创始人的杜春峄“出山”,临时接任总经理职务,直至公司找到并聘任新总经理。
值得注意的是,王娟的离开似乎也有压力一面。1月3日,澜沧古茶公告,董事会接到股东提交的临时书面提请议案,要求董事会在即将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上增加免去王娟执行董事职务的议案。该议案认为王娟的经营管理理念与公司当前发展需求存在偏差,现阶段无法匹配业务发展。
遥想2023年12月22日,在安溪铁观音、华祥苑、八马茶业、中茶股份等IPO混战中,澜沧古茶成功摘得“普洱茶第一股”光环,然上市首日便遭遇破发。截止2025年1月13日收盘价5港元,较10.7港元发行价仍累降约五成。叠加上述重要人物被股东“逼宫”,不禁疑问兜兜转转一年多,市场在踌躇什么?澜沧古茶又该如何打破僵局?
01
总经理被提议免职
业绩股价双压
LAOCAI
公开资料显示,现年50岁的王娟,2007年9月就加入澜沧古茶,算得上妥妥的公司元老。在股份改制前,其担任澜沧古茶营销中心总经理等职,2018年2月开始担任执行董事和总经理,负责公司整体管理及业务营运,拥有丰富的茶行业经验,第二十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王娟还获评“2024年度优秀企业家”称号。
除了高管身份,王娟还是重要股东,与杜春峄是一致行动人,共同成为澜沧古茶控股股东。截至目前,王娟仍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9.915%。
据金融界,股东们也表示认可王娟过去为公司所做贡献,但认为其经营管理理念与集团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发展需求已存偏差,为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升管理及经营效能,确保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股东们因此提出这一提案。据当日公告,提议免去王娟执行董事职务的股东合共持公司股份总数855万股,占总股本比6.79%,从绝对值上占比并不算高。
不过,看看业绩股价表现,或许也有急迫所在。
拉长时间维度,澜沧古茶近年业绩单不算尽人意。公司巅峰期还停留在2021年:营收和利润分别达到5.59亿元、1.31亿元,2022年则均出现双位数下滑,分别下降17.15%、45.88%。
好在上市当年复苏回暖,2023年收入5.27亿元,同比增长13.9%;净利8008万元,同比增长10.9%,不过未触及2021年水平。2024上半年又再次下行:营收1.95亿元,同比下滑15.9%,归母净利508.9万元,同比下滑79.1%。
对于2024上半年业绩下滑,澜沧古茶表示:一方面终端消费仍处缓慢恢复中,且行业竞争加剧;另一方面公司品牌宣传及产品销售推广方面的投入增加,导致整体销售开支增加。
确实,为提振业绩,澜沧古茶宣传投入可谓不予余力。据蓝鲸财经,2020年至2024上半年,销售及营销开支合计达到5.85亿元。然遗憾的是,营收未见明显增长,反拖累了利润。
这样的基本面表现,自然不利投资者信心。2023年12月22日上市首日,公司股价就遭遇破发,当日大跌19.4%,收报5.53港元/股。好在随后逐渐回暖上行,2024年4月一度涨至11.06港元,然之后又开始震荡向下,截止2025年1月13日收盘价5港元,较10.8港元的发行价仍累缩过半,市值不足7亿港元。
所谓大海航行靠舵手。股绩双压下,投资者对高管有意见也在情理之中。如今压力给到了杜春峄,其是否真的决定重新“掌舵”、还是后续另有人选?无论结果如何,能否带领澜沧古茶扭转颓势才是关键。
02
存货超9亿
线上培育还需加劲
LAOCAI
得渠道者得天下。想要改善业绩,渠道首当其冲。
往期看,澜沧古茶销售模式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据红星资本局,2019年至2021年,公司向经销商销售额占比在80%左右。2024半年报显示,集团营收主要源于线下经销商采购,上半年占总收入比63.15%。销售收入则同比下降29.9%。直营客户销售额也下降2.3%。
2019年,澜沧古茶经销商门店量为649家,2023年为548家。对于经销门店数下滑,澜沧古茶曾在招股书解释称,主要由于提高了经销商筛选门槛及终止与若干经销商的业务关系,因为该等经销商的往绩未能达到已提高的经销商遴选要求。
众所周知,伴随线上购物的如火如荼,线下实体店经营难度明显提升,企业纷纷采取线上渠道发力。澜沧古茶也在积极尝试。通过积极发展在线电商和大型客户,2024上半年茶销售收入较2023年同期分别增加30.5%、143.2%。
成绩可圈可点,但整体看,有限的线上市场份额,仍没帮助企业有效提升业绩。以2024上半年为例,线下营收1.639亿元,占营收规模84.01%,线上营收虽同比增加30.5%,但占比仅为15.99%。
需要更快些了。以线上渠道崛起的新锐品牌“李陌茶”为例,飞瓜数据显示,2023年其DY电商的GMV(商品交易总额)超7.5亿元,其中有近40%的销售额来自普洱。这一销售额已超过澜沧古茶2023全年营收。足见中国茶叶市场的发展潜力与挖掘空间。
2020年至2023上半年,澜沧古茶存货分别为4.7亿元、6.36亿元、7.84亿元、8.35亿元,分别占流动资产总值的70.91%、76.86%、82.68%、84.76%。2024上半年存货净额达到9.09亿元。在存货中,原材料、在制品和制成品的存货额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是否反映出产品流转不畅、库存积压隐忧值得企业深思。
行业分析师王彦博认为,作为一家品牌历史悠久的传统企业,澜沧古茶能上市实为不易,近年来,公司也在产品、渠道等方面推陈出新,可从业绩效果看,还是没赶上新品牌的成长速度。想要做大做强不负投资者,就必须面对如何守正创新,应对渠道变革、消费者变革,以抵御越来越多新品牌的崛起分食。
03
各产品线收入下滑、应收账款连增
后路怎么走?
LAOCAI
从产品线看,经过二十多年经营,澜沧古茶已将“澜沧古茶”建成核心品牌,并在此品牌下开发和建构了“1966”、“茶妈妈”、“岩冷”产品线。其中,“1966”为经典产品线,主打普洱茶叶产品,目标顾客为普洱茶爱好者及资深茶友,是公司传统高端产品。
普洱茶是业内公认的高毛利品类。招股书显示,2020年澜沧古茶毛利率为70.4%,其中普洱熟茶产品毛利率达到81.7%。据Wind数据,A股125家食品饮料上市公司中,2020年毛利率超过70%的仅7家,均为白酒企业,其中最高者贵州茅台为89.94%。
但近年来,澜沧古茶毛利率、净利率整体呈下滑趋势。前者由2020年的70.4%降至2022年的65.9%;2023上半年再降至60.3%。净利率2021年、2022年及2023上半年分别为23.1%、15.2%、10.2%。好在2024上半年毛利率回升到63.9%、但净利率仍在下行。
追其原因,行业分析师孙业文表示,澜沧古茶代表作之一为1966系列产品,而近年普洱茶销售行情并不好,高端产品较难流转,较高的产品定位在当前大环境下使一些消费者望而却步。面对库存高企、拳头产品收入下滑,澜沧古茶还需探索多品类之路。
作为中国七大茶类之一,普洱茶市场规模并不算大。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2年按收入计,中国茶叶市场规模3318亿元,其中普洱茶174亿元,约占5.2%。餐饮行业分析师林岳表示,茶叶产业一直水都很深,普洱茶曾经的收藏热也逐渐冷却,市场整体缺乏标准和监管机制,以行业发展依赖于经济的大环境,新生代消费者对于传统茶产品并没有太多的关注。
客观而言,澜沧古茶也一直在努力路上,比如上文的“茶妈妈”、“岩冷”均肩负了新曲线重任。两产品主打方向是年轻化、大众化、便携化。前者旗下产品售价低、种类丰富,涵盖普洱茶、白茶、红茶、调味茶等多类茶叶,后者以新中产消费者为目标。
以“茶妈妈”为例,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上半年旗下产品分别创收0.95亿元、1.27亿元、1.44亿元、0.70亿元,占同期总收入23.4%、22.7%、31.2%、30.1%。整体可圈可点,但2023上半年增速露出些许疲态。而2024上半年,澜沧古茶“1966”营收1.3亿元,同比下降16.1%;“茶妈妈”及“岩冷”合计营收5660万元,同比下降19.1%,降幅甚至超过了前者,合计占比也降到了29.03%。
对此,澜沧古茶解释称:“各产品线营业收入的下降,主要与线下门店采购量下降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经销商流失,澜沧古茶在经销商回款及销售政策方面给予了不少支持以促进销售,降低门店经营压力。2019-2023年间,其应收账款分别为1242万元、580.5万元、2616万元、3584万元和7765万元。2024上半年更攀至8585.9万元同比大增110.94%。
可即便如此诚意,产品线营收、门店采购量仍出现了下降,这就必须引发企业深入思考了。毕竟这会对企业现金流造成挑战。2024上半年,澜沧古茶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为-5816.7万元,与上年同期的-179.9万元相比下降超33倍。2019-2023年间,其经营现金净流量由6385万元降至2172万元,降幅65.98%。
对此,澜沧古茶回应称“闲余资金购买理财产品,从而引起2024年上半年的现金等价物的下降”。
茶叶专家邓增永表示,多品类是茶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做到20亿甚至30亿的规模,还是要走多品类道路。中国茶叶品类多,对茶叶的消费也是多元的,所以企业单一品类做大的过程中很容易面临天花板。如果企业做多品类布局,就可以面对不同市场,开发不同茶类产品,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这就更容易去做大。
那么,澜沧古茶将何去从呢?品类还有无扩容空间?做大做多的同时,离做精做专做优又差多少火候呢?
04
让“子弹”再多飞一会
2025全新开始?
LAOCAI
好在,澜沧古茶也有持续精进的一面。选择刀刃向内,开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比如与用友YonSuite合作,通过提供SaaS服务全场景,为澜沧古茶提供全面的数智化转型解决方案。从茶叶采摘、生产、包装到销售,公司实现了全链路精细化管理,分销供应一体化,工厂运营协同化,财务管控精细化。决策效率和市场反应速度有所提高,对消费市场的洞察性、敏锐性也有改善。
从行业赛道看,茶是深深根植于中国文化的传统饮品。随着健康消费升级,整个茶叶市场仍处上行周期、还大有机会可寻。统计数据显示,过去数十年,中国人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关注不断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使中国茶叶市场按收益计算的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3518亿元增至2021年的522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8.2%,预计2026年将达7330亿元,2021年至2026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7.0%。
自身精进+赛道蓝海,这些均意味着澜沧古茶仍拥有大把的腾挪空间、反转逆袭机会。企业发展鲜有一帆风顺者,起伏螺旋向上才是常态。若从此看,业绩股价迷离、高管震荡也是一时之痛,包括铑财在内的各方还应给予企业更多的信心耐心,让子弹再多飞一会。
不过,商场毕竟如战场,战机稍瞬即逝。怎样渡过阵痛期、又何时以何代价渡过,仍是一个现实话题。所谓人生如棋,局局新。治理企业何尝不如是。现在杜春峄重回一线,能否力挽狂澜,搏出一个全新开始、重新擦亮“普洱茶第一股”荣耀,2025年的澜沧古茶不缺看点。
本文为铑财原创
如需转载请留言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