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扎克伯格拍板350亿,为什么Meta非要入股依视路陆逊缇卡?



英国时间2024年7月18日,金融时报刊登了一笔还未正式对外公布的计划入股消息,在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

这则消息中的入股主角是拥有Facebook社交软件的美国科技巨头Meta,而被入股方同样声名赫赫,那就是拥有雷朋、OAKLEY以及依视路镜片的全球第一眼镜集团EssilorLuxottica依视路陆逊缇卡。

消息一出,市场快速反应,在还未被确认的情况下,依视路陆逊缇卡的股价在盘中涨幅被迅速推高至8%,当天交易日这家价值近千亿欧的眼镜巨头市值涨幅高达60亿欧,也就是一天之内涨了近500亿人民币。

为了顺利吃下依视路陆逊缇卡5%的股权,Meta聘请了摩根士丹利作为这项世纪交易的执行方,以900亿欧目标市值简单计算,这项交易的资金规模可能高达45亿欧。

尽管在过去三年Meta完成了从3000亿美金到1.3万亿美金的市值跃迁,但这显然也是一笔不小的交易金额。要知道,在此之前Meta已经为扎克伯格提出的第二增长曲线元宇宙付出了超过550亿美金的亏损,而单单去年度的亏损也高达161亿美金。

市场普遍认为,Meta市值的提升受益于市场对科技股的情绪,Meta的业务层面并没有取得重大突破,内部外部质疑之声此起彼伏。尽管扎克伯格和他的CFO一直标榜元宇宙的万亿美金市场,但却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他从实际行动上从最开始的雄心勃勃,已经开始做妥协,在公司内部开始做大量减法,收缩资金投入,重组业务,裁撤人员。

基于这样的背景,扎克伯格仍然要向另一个行业的巨头公司进行这笔可能高达45亿欧的投资性入股,这个决策显然压力不小。他是在什么样的背景和思考逻辑下,做出了这个决定、这个决策寄托了他什么样的期望与野心,这个决策还会有什么更广泛意义的影响,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揣摩。

Meta是科技巨头,依视路陆逊缇卡是眼镜时尚巨头,基因和业务天差万别。

过去这十年,科技行业和时尚行业且战且走。

两个行业之间有过竞争,最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苹果公司推出的Apple watch,提升了时尚手表行业整体的市场空间天花板,但是苹果却一举拿走手表行业中出货量最大、利润最丰厚的市场份额,就好像是取走了牛肉汉堡中那块牛肉。尽管藏品手表市场被影响不大,但是单价在2000美元以下的传统手表市场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智能手表

时尚行业和科技行业也有过合作。爱马仕、LV等奢侈品品牌争相出iPhone手机壳和Apple watch表带,但终究也只是配件。

最让时尚行业扬眉吐气的案例来自于依视路陆逊缇卡的核心竞争对手开云集团,通过旗下的Gucci品牌,将欧拉ring的出货量拉升到百万级别,使得智能戒指这个一直难以被接受的新品类开始走向台前,背后这家来自芬兰的小科技公司开始受到市场关注,在一级市场突飞猛进、估值快速蹿升。

依视路陆逊缇卡是一家什么样的集团?一家美国第三方数据机构曾评价,这是一家从材料、技术、生产、品牌、渠道上几乎垄断了全球眼镜行业60%以上市场份额的公司,只要戴眼镜,就大概率逃不开在依视路陆逊缇卡消费。

除了欧洲大本营之外,在北美,它不仅拥有雷朋和OAKley等知名品牌,还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线下零售渠道,前不久它还刚刚买下了这几年兴起的潮牌Supreme。在东亚,众多耳熟能祥的眼镜品牌和渠道背后都有它身影,木九十、AOJO、暴龙等等,同时,中国乃至全球眼镜行业规模排名前三的工厂,它拥有两个,分别位于东莞和厦门。而此外在镜片方面,它还入股了中国上市镜片公司万新、明月,再加上自身的依视路和尼康镜片,形成了低中高超高的全链条覆盖体系。

Meta和依视路陆逊缇卡之间的唯一联系就是在智能眼镜上的合作,对于智能眼镜这个新品类而言,要想取得成绩显然并非易事。分别来自于两个行业的从业者,需要在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等层面充分磨合,反复拉扯,而且不一定能取得理想的结果。

为了取得依视路陆逊缇卡高层的支持,扎克伯格多次亲自躬身飞赴法国和意大利进行游说,最终为这个产品取得了足够多的来自于眼镜行业的筹码。

除了在设计研发层面双方工程师和设计师的全力合作,依视路陆逊缇卡也诚意满满,甚至为这款产品拿出了雷朋的品牌进行背书,再搭配其全球生产规模最大的中国东莞华宏工厂进行量产配合,同时辅以其在全球超过7000家眼镜销售零售网络进行宣传销售。

扎克伯格则也压上了重注。Meta想方设法从高通那里获取定制化AR1芯片的支持,将Facebook的社交端口为这款眼镜开放,同时还用AI大模型为其加持。

双方在通力磨合近三年之后,经历了第一代的失败,推出的第二代智能眼镜Meta Rayban在市场上初见成效,第三方预估今年整体的出货量可能突破130万台,一举成为有史以来出货量第一的智能眼镜产品,完成了像Google Glass这样的先驱产品未曾达到的目标。

尽管油管上仍然有多名数码博主对这款产品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这样一款众多顶层资源加持的消费产品,很难判断消费者到底是因为什么因素产生了购买决策,到底是因为雷朋的品牌,还是大量宣发资源的堆叠,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毕竟一款299美金的雷朋眼镜不算太贵,当前的推荐复购和活跃使用数据也难以支撑这是一款成功产品的评价。

但是之所以Meta Rayban的爆量能迅速成为球科技行业一二级市场核心关注的原因,还有AIGC大模型落地情绪的市场因素。这款产品销售爆发的时间节点是2023年底,对于AIGC大模型技术产品落地和资产泡沫化的担忧情绪开始泛起涟漪,一些国际投行中开始通过媒体和研报发出这种声音。

在美国,先后有多款宣称自身为AI native硬件的消费产品在拉高行业热情后相继宣告市场失败,例如AI Pin、Rabbit等获得大量媒体曝光的产品和团队。

相比于所谓的"创新硬件"定义的产品形态,智能眼镜更加贴近于人们对下一代终端革命的构想形态,也是AI最理想的交互终端,但是多年以来没有一款产品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这也是扎克伯格一直以来对外界所传达的观点。在这个时间节点下,Meta RayBan的成功不仅能承载扎克伯格对于AR的期望,毕竟在元宇宙的梦想上Meta已经付出了超过500亿美金的亏损,也能让满足大家对于AIGC落地的期待,找到"通往AGI之路",影视作品里钢铁侠送给蜘蛛侠的伊迪丝眼镜呼之欲出,硬件就是AR,软件就是AI。

对于全新的消费电子品类而言,相较于手机、智能手表和耳机等动则上亿的出货量,百万级别的销量还不足以说明这个品类已经获取到消费者的认同。

尤其是在Meta RayBan这个产品从设计、研发、生产、销售过程中,两家行业巨头公司投入巨量资源的情况下,这个产品的商业模式是不是真正成立,更加难以验证,你甚至都无法判断这款产品是不是能够真正赚钱。一个来自于硅谷机构的分析师在Substack上直言,"我真的很难判断它是不是真的有PMF(产品市场匹配)。"

但是在达成的客观出货量面前,依视路陆逊缇卡在整个过程中所贡献的作用显而易见。从产品形态层面,Meta RayBan这款由双方一起定义的产品从外形上采用的是雷朋的经典框型设计,再搭配上RayBan的品牌图标,尽管镜腿还有一些为了保留功能器件而产生粗壮感,但第一眼观感会先带入RayBan这个绝对全第一大墨镜品牌。

在曝光与渠道上,纵使Meta利用社交平台的优势,结合AI概念,为这款产品在网络层面大量造势,但是真正促成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很大原因是依视路陆逊缇卡结合其数千间家的LensCrafters给出的推广资源,在商场的核心广告位,并在店铺内部的为其开辟主推位置,还有专门培训的销售人员来为用户提供体验与介绍服务,更关键的是结合其专业高效的配镜服务,消费者直观感受不到和购买普通处方眼镜的直观差别,在售后层面也有天然的信任感。这一定是第一性的购买决策。

而上百万的销售数据背后还隐藏了看不见的信息,那就是依视路陆逊缇卡的眼镜工业化生产体系与资源。为什么Meta RayBan 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这是一个必须要重视的问题。对于智能眼镜这个全新品类而言,它的生产环节究竟是该放在眼镜产业链的工厂,还是消费电子经验的工厂,例如富士康、立讯精密等?从商业链条来看,眼镜产业链的工厂无疑是更佳的选择,从眼镜工厂到眼镜渠道,再匹配眼镜的服务。

从现实结果来看,消费电子经验的工厂也不具备大批量生产智能眼镜的经验,而依视路陆逊缇卡通过和Meta的三年合作,已经让旗下全球最大规模的东莞华宏工厂具备了这样的经验和能力,才能得以支撑如此数量的生产需求。在全球视角内,短时间内无法找到同等的产能支撑。

不难看出,从设计、生产、销售与服务层面,依视路陆逊缇卡都在这款眼镜销量增长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博弈的角度来看,这会触发另一个敏感问题,眼镜行业和数码行业的定价与分润机制差异。Meta和依视路陆逊缇卡具体的协商比例不得而知,但是这个博弈中Meta显然不是占上风那家。这或许就是扎克伯格计划入股的直接原因。

Meta的主要竞争对手Google也给足了压力。这是两家从基因层面就天然竞争的公司,一家搜索引擎巨头,另一家是社交巨擘,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分析师都知道他们赚的是同一个铜板——企业的广告营销预算。

Google也做智能眼镜,它比Meta整整早了10年,没有人会否认Google glass是绝对意义上的智能眼镜鼻祖,但是第一个达到百万出货量的Meta RayBan。

扎克伯格在Facebook上说,"眼镜是AI最好的载体。"Google联合创始人立马就对外界表态,"Google glass太早了,现在是时候重新开始了。"Meta在今年3月为Meta RayBan远程更新了AI功能,Google在两周之后就对外发布了大模型交互demo,尽管使用手机配合眼镜实现的功能,但科技爱好者们发现这些都是基于眼镜设计的交互demo。

Google来势汹汹,敏锐地洞察了依视路陆逊缇卡在Meta RayBan能有当前销量的决定性因素。市面上立马传出了,Google和依视路陆逊缇卡寻求合作的"暧昧绯闻",并且计划重金投资入股。然后,扎克伯格筹划投资入股依视路陆逊缇卡的消息也随之见诸报端。

两家科技行业的美国巨头同时瞄准了同一个时尚行业的巨头,这还是历史上首次。

在时尚行业一向以买买买著称的依视路陆逊缇卡,从以前常常扮演的收购方变成了两大科技巨头竞购的对象。

纵观全局,对于扎克伯格而言,来自于内部和外部的压力,都迫使他不得不做出投资入股依视路陆逊缇卡的决策,这注定不会是简单意义的资本动作。

Meta RayBan爆量开始在市场上出现是2023年底。

自此之后,在中国出现了大量的追随者与效仿者。根据中国一家头部FA的map数据,到了2024年中,一级市场上已经涌现了不少于50家以AI眼镜在融资的初创团队。大量以前从事充电宝、手机壳、充电线和耳机的公司和团队都调转枪头,瞄准这一热门赛道。

他们的商业模式简单粗暴,没有产品的团队就描述成功的产品长什么样,就拆解一下它的元器件和供应链,跟着这条路走,誓要完成"国产替代"。

已经被快速推出的产品也显得足够怪诞,华为眼镜的第一代,小米的音频眼镜与字节跳动所投资的李未可推出的眼镜,似乎就像是"一个母亲孕育的三胞胎"。也有颇具审美的公司,就选择姜文同款的林德伯格9704来进行复刻。

与此同时,二级市场上风声水起。一场炒作"AI眼镜"概念的精准狩猎行动,在7月底Meta宣布投资依视路陆逊缇卡后,吹响了号角。打法高效成体系,配方熟悉,西方擅长资本运作与收购,东方熟悉资本收割韭菜。

在刚刚过去的8月中旬,一份半生不熟的投行卖方报告,搭配媒体端的造势,与炒股平台上的氛围营造,以"博士眼镜"为代表的股票,纷纷被贴上"AI眼镜"的概念,股价连拉几个板,市值短期蹿升数倍,相关席位低位提前布局,高位清仓离场,两周之内结束战斗,空留无数入场股民死守筹码,关灯吃面。

对于中国创业者而言,机会仍旧是存在的。其实不难看出,Meta RayBan的销量成功是客观的,但它的产品定义不一定是正确且唯一的,况且从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全链路上也不具备同等的资源。

如果说眼镜的智能化升级趋势是一定的,AI和AR方向是明确的,不管大公司小公司国内国外在当前的阶段,其实都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那就是产品定义。Meta RayBan至少启发了一件事,那就是传统眼镜行业的参与很重要。

那么接下来,谁能够真正定义出,满足消费者的智能眼镜产品,就能够在这个方向跑出来。

作者:Even


欢迎来稿,投稿邮箱:insightfocus@163.com,如稿件经采用,会有丰厚稿酬,将获邀加入合作作者名单,成为签约作者。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